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回转机构液压系统、方法及集成阀块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回转机构液压系统、方法及集成阀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5039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机构液压系统、方法及集成阀块,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第一油缸有杆腔通过第一油路、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四油路与第二油缸无杆腔连接,第一油缸无杆腔通过第二油路、第二液控单向阀和第三油路与第二油缸有杆腔连接,第一油路通过第六油路连接换向阀,第二油路通过第五油路连接换向阀,换向阀与液压泵和油箱连接,第一油路和第四油路之间安装有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之间安装有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与第六油路连通,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可保证回转机构制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具体涉及一种回转机构液压系统、方法及集成阀块


技术介绍

1、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2、双液压缸杠杆式回转机构是挖掘装载机的挖掘端常用的回转机构,通过控制两油缸内活塞杆的伸缩来控制挖掘端的左右转动。其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提供动力,经三位四通换向阀控制液压油的流动方向,进而实现两个液压缸活塞杆的伸缩。两液压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通过x交叉形式连接在一起,当从液压泵流出的液压油经换向阀流入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和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时,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第一液压缸活塞杆缩回,就会带动着挖掘装载机的挖掘端相应地左转;同理,当从液压泵流出的液压油经换向阀流入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和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时,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第二液压缸活塞杆缩回,就会带动挖掘装载机的挖掘端相应地右转。

3、但对于这种结构,当挖掘装载机挖掘端由回转状态快速制动时,即换向阀由左位或者右位切换为中位时,虽然换向阀已经切断了为液压缸供油的油路,但挖掘工作装置是个大的惯性体,且由于第一、第二两缸的四个腔是相互连通的,内部液压油会窜动,惯性的存在导致内部产生压力及流量脉动,这就使动臂在制动时会摆动几次后才能停下,这样大大影响了挖掘装载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机构液压系统、方法及集成阀块,减少回转机构制动时动臂的摆动幅度与次数,提高回转机构的工作稳定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转机构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第一油缸有杆腔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油路、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四油路与第二油缸无杆腔连接,第二油缸有杆腔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二油路、第二液控单向阀和第三油路与第一油缸无杆腔连接,第一油路通过第六油路连接换向阀,第二油路通过第五油路连接换向阀,换向阀与液压泵和油箱连接,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与第六油路连通;

4、第一液控单向阀沿远离第二油缸无杆腔的方向单向导通,第二液控单向阀沿朝向第一油缸无杆腔的方向单向导通。

5、可选的,所述换向阀采用三位四通换向阀。

6、可选的,液压泵与换向阀之间的油路安装有溢流阀,溢流阀与油箱连接。

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回转机构液压系统的方法:

8、换向阀通过第六油路和第一油路向第一油缸有杆腔供油,第一油缸活塞杆收缩,同时,控制油路供油,将第一液控单向阀阀芯顶开,通过第四油路向第二油缸的无杆腔进油,第二油缸活塞杆伸出,实现回转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

9、当回转机构由向第一方向的转动状态制动时,换向阀工作,停止向第六油路和控制油路供油,第一油缸无杆腔油液在第二液控单向阀的作用下无法流动,进而切断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之间油液的窜动;

10、换向阀通过第五油路、第二液控单向阀和第三油路向第一油缸无杆腔供油,通过第二油路向第二油缸有杆腔供油,第一油缸活塞杆伸出,第二油缸活塞杆缩回,实现回转机构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

11、当回转机构由向第二方向的转动状态制动时,换向阀工作,停止向第五油路供油,第一油缸有杆腔油液在第一液控单向阀的作用下无法流动,进而切断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之间的油液窜动。

1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阀块,包括阀块本体,阀块本体设有延伸至阀块本体一侧侧面的第五孔道以形成第一油口,阀块本体内设有延伸至阀块本体另一侧侧面的第六孔道以形成第二油口,阀块本体顶面设有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出口通过第一连接孔道与第六孔道连通,第一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进口通过第四孔道与第二油缸无杆腔接口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进口通过第二连接孔道与第五孔道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出口通过第三孔道与第一油缸无杆腔接口连通,第五孔道通过第二孔道连通有第二油缸有杆腔接口,第六孔道通过第一孔道连通有第一油缸有杆腔接口,第六孔道通过第一液控单向阀控制油路孔道与第一液控单向阀控制油路接口连通,第六孔道通过第二液控单向阀控制油路孔道与第二液控单向阀控制油路接口连通。

13、可选的,所述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一油缸有杆腔接口、第一油缸无杆腔接口、第二油缸有杆腔接口、第二油缸无杆腔接口处均安装有管接头。

14、可选的,所述管接头采用卡套式端直通管接头。

15、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道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一端延伸至阀块本体的顶面并与第一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连通,第一连接部一端与第六孔道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阀块本体侧面并利用封堵件进行封堵;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孔道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一端延伸至阀块本体顶面并与第二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进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连通,第三连接部一端与第五孔道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阀块本体的侧面并利用封堵件进行封堵。

17、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转机构液压系统,设置有第三方面所述的集成阀块,其中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与换向阀连接,第一油缸有杆腔接口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缸有杆腔连通,第一油缸无杆腔接口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缸无杆腔连通,第二油缸有杆腔接口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缸有杆腔连通,第二油缸无杆腔接口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缸无杆腔连通,换向阀与液压泵和油箱连接。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专利技术的回转机构液压系统,通过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以及控制油路的设置,使得换向阀处于中位进行制动时,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之间的油路是被切断的,两油缸之间的液压油会停止窜动,由惯性导致内部产生的压力及流量脉动减小,这就使动臂制动迅速、抖动幅度减小,同时还会减少对油缸和其他液压系统部件的损伤,提高挖掘装载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0、2.本专利技术的集成阀块,通过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及各个接口的设置且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油路集成在阀块本体内部,使得设置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时,无需设置多个与其配合的油管,同时也减少了液控单向阀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对回转机构原液压油路的改动幅度,改动更加简单快捷,且集成阀块体积小,易于拆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机构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其特征在于,第一油缸有杆腔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油路、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四油路与第二油缸无杆腔连接,第二油缸有杆腔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二油路、第二液控单向阀和第三油路与第一油缸无杆腔连接,第一油路通过第六油路连接换向阀,第二油路通过第五油路连接换向阀,换向阀与液压泵和油箱连接,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与第六油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机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采用三位四通换向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机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压泵与换向阀之间的油路安装有溢流阀,溢流阀与油箱连接。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回转机构液压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一种集成阀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块本体,阀块本体设有延伸至阀块本体一侧侧面的第五孔道以形成第一油口,阀块本体内设有延伸至阀块本体另一侧侧面的第六孔道以形成第二油口,阀块本体顶面设有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出口通过第一连接孔道与第六孔道连通,第一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进口通过第四孔道与第二油缸无杆腔接口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进口通过第二连接孔道与第五孔道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出口通过第三孔道与第一油缸无杆腔接口连通,第五孔道通过第二孔道连通有第二油缸有杆腔接口,第六孔道通过第一孔道连通有第一油缸有杆腔接口,第六孔道通过第一液控单向阀控制油路孔道与第一液控单向阀控制油路接口连通,第六孔道通过第二液控单向阀控制油路孔道与第二液控单向阀控制油路接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阀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一油缸有杆腔接口、第一油缸无杆腔接口、第二油缸有杆腔接口、第二油缸无杆腔接口处均安装有管接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阀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采用卡套式端直通管接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阀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道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一端延伸至阀块本体的顶面并与第一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连通,第一连接部一端与第六孔道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阀块本体侧面并利用封堵件进行封堵。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阀块,所述第二连接孔道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一端延伸至阀块本体顶面并与第二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进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连通,第三连接部一端与第五孔道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阀块本体的侧面并利用封堵件进行封堵。

10.一种回转机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集成阀块,其中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与换向阀连接,第一油缸有杆腔接口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缸有杆腔连通,第一油缸无杆腔接口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缸无杆腔连通,第二油缸有杆腔接口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缸有杆腔连通,第二油缸无杆腔接口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缸无杆腔连通,换向阀与液压泵和油箱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机构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其特征在于,第一油缸有杆腔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油路、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四油路与第二油缸无杆腔连接,第二油缸有杆腔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二油路、第二液控单向阀和第三油路与第一油缸无杆腔连接,第一油路通过第六油路连接换向阀,第二油路通过第五油路连接换向阀,换向阀与液压泵和油箱连接,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与第六油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机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采用三位四通换向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机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压泵与换向阀之间的油路安装有溢流阀,溢流阀与油箱连接。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回转机构液压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一种集成阀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块本体,阀块本体设有延伸至阀块本体一侧侧面的第五孔道以形成第一油口,阀块本体内设有延伸至阀块本体另一侧侧面的第六孔道以形成第二油口,阀块本体顶面设有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出口通过第一连接孔道与第六孔道连通,第一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进口通过第四孔道与第二油缸无杆腔接口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进口通过第二连接孔道与第五孔道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自由流动出口通过第三孔道与第一油缸无杆腔接口连通,第五孔道通过第二孔道连通有第二油缸有杆腔接口,第六孔道通过第一孔道连通有第一油缸有杆腔接口,第六孔道通过第一液控单向阀控制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王亚磊李成宇李晓伟马腾刘燕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