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燃气炉管路换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486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07
本技术涉及工业燃气炉加热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燃气炉管路换向装置,箱体设置有进风口和排烟口,箱体上侧设置有进风气缸和排烟气缸,箱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第一闸板与进风气缸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万向节,进风气缸带动第一闸板上下运动,第二闸板与排烟气缸之间设置有第二万向节,排烟气缸带动第二闸板上下运动,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的底部均贴合在箱体内部的凸台处。该燃气炉管路换向装置,将助燃空气管路和排烟管路合二为一,简化设备结构,方便检修维护;在气缸与闸板之间连接有万向节,避免在排烟气的过程中,因炉膛温度过高导致装置频繁使用变形,出现气缸和闸板之间连接处断裂的情况,进而避免了停机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燃气炉加热生产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燃气炉管路换向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制造加工业的迅猛发展,不同的工业炉加热设备应运而生,烧嘴加热结构也有了不断的更新,用以特定的需要,现有制造业加热炉中的换向机构,传统的方式是助燃风和排烟风分管路送气排气,且气缸直接连接蝶阀闸板,以完成加热过程中的换气的过程,这种方式结构较为复杂,直接连接闸板由于高温容易变形,行程缸易断裂,随之造成设备故障停机,影响生产,且不便于高温维修,降低了生产效率。

2、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燃气炉管路换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燃气炉管路换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燃气炉管路换向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设置有进风口和排烟口,所述箱体的顶部并排设置有进风气缸和排烟气缸,所述箱体内部并排设置有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所述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均向上延伸并伸出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闸板与所述进风气缸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万向节,所述进风气缸带动所述第一闸板上下运动,所述第二闸板与所述排烟气缸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万向节,所述排烟气缸带动所述第二闸板上下运动,所述第一闸板和所述第二闸板的底部均正好贴合在所述箱体内部的凸台处。

3、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用于观察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闸板和所述第二闸板的状态。

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闸板和所述第二闸板表面均设置有筋板。

5、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进风气缸带动第一闸板上升,此时第二闸板处于箱体内部的凸台处,形成助燃空气管路,进风气缸带动第一闸板下降,处于箱体内部的凸台处,排烟气缸带动第二闸板上升,形成排烟管路,因此将助燃空气管路和排烟管路合二为一,简化了设备结构,方便检修维护;在气缸与闸板之间连接设置有万向节,满足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连接杆的位移需求,避免了在排烟气的过程中,因为炉膛温度过高导致装置频繁使用而变形,出现气缸和闸板之间连接处断裂的情况,进而避免了停机事故,并且闸板结构比传统的蝶阀结构密闭性更好,长期使用减少了能源的消耗,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投入,增强了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提高了社会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燃气炉管路换向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端设置有进风口(2)和排烟口(3),所述箱体(1)的顶部并排设置有进风气缸(4)和排烟气缸(5),所述箱体(1)内部并排设置有第一闸板(6)和第二闸板,所述第一闸板(6)和第二闸板均向上延伸并伸出所述箱体(1)的顶部,所述第一闸板(6)与所述进风气缸(4)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万向节(7),所述进风气缸(4)带动所述第一闸板(6)上下运动,所述第二闸板与所述排烟气缸(5)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万向节(8),所述排烟气缸(5)带动所述第二闸板上下运动,所述第一闸板(6)和所述第二闸板的底部均正好贴合在所述箱体(1)内部的凸台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燃气炉管路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观察孔(9),所述观察孔(9)用于观察所述箱体(1)内所述第一闸板(6)和所述第二闸板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燃气炉管路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闸板(6)和所述第二闸板表面均设置有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燃气炉管路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燃气炉管路换向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端设置有进风口(2)和排烟口(3),所述箱体(1)的顶部并排设置有进风气缸(4)和排烟气缸(5),所述箱体(1)内部并排设置有第一闸板(6)和第二闸板,所述第一闸板(6)和第二闸板均向上延伸并伸出所述箱体(1)的顶部,所述第一闸板(6)与所述进风气缸(4)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万向节(7),所述进风气缸(4)带动所述第一闸板(6)上下运动,所述第二闸板与所述排烟气缸(5)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万向节(8),所述排烟气缸(5)带动所述第二闸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特钢精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