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油煤浆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4642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温油煤浆制备装置,包括煤粉储存罐、高温溶剂罐、卧式固液混合器以及煤浆搅拌釜;煤粉储存罐通过一个装有旋转卸料阀的煤粉输送管线与卧式固液混合器的煤粉进料口相连;高温溶剂罐的溶剂出口通过设有溶剂加料泵的溶剂输送管线与卧式固液混合器的液体进料口相连;卧式固液混合器的卸料口通过煤浆输送管线与煤浆搅拌釜的煤浆入口相连;煤浆搅拌釜内设有搅拌桨,煤浆搅拌釜的出料口通过煤浆出料管线与煤浆循环泵相连,煤浆循环泵的出口管线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煤浆循环管线与煤浆搅拌釜的循环煤浆入口相连,另一路通过反应物料输送管线与反应系统相连。该装置易于操作和控制,能够方便地制备混合均匀的高温煤浆。(*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煤浆制备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温油煤浆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常用的固液两相混合方法一般是将两种物料分别添加到搅拌器中,然后通过机械 搅拌或鼓泡搅拌的方法混合。对于粒度较细的粉体,特别是粒度小于100目的粉体在与液 体混合时极易出现“包裹”现象,即细粉与液体混合时,液体仅仅使粉体块表面溶解,不能浸 透到粉体的内部,从而产生粉末的二次凝聚粒,而要将已产生的二次凝聚粒再分散到液体 中是非常困难的。在实际操作当中,将粒度小于100目的煤粉加入到具有一定粘度的溶剂 油中进行混合时常常会发生上述“二次凝聚粒”现象,达不到固液充分混合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ZL200310101928. 0公开了一种生产水煤浆或油煤 浆的装置,是将粒径0. 1 2cm的煤炭由加料口送入混合装置中,煤浆在流经转子及孔板而 产生的多重激波和壁压作用下粉碎成粒度小于等于200目(即直径小于等于70微米)的 煤粉,再由喷嘴层,特别是末层喷入按水煤浆或油煤浆总重量的30 60%的水或油或添加 剂,得到混合均勻的水煤浆或油煤浆。由于其转子的转速为2000 5000转/分钟,以较高 的转速制备煤浆时对转子的磨损较大,而且煤粉粒度在200目左右时,只靠最后一层的喷 嘴注入溶剂与煤粉混合,混合时间过短,难于克服煤粉在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包裹现象,仍然 无法充分的均勻混合。中国专利ZL200710099148. 5公开了一种煤浆制备的方法和装置,其一级煤浆制 备罐的顶部设煤粉加料口和液体加料口,煤浆制备罐的底部设有动态煤浆快速混合机;煤 浆制备罐之内设有用于混合煤浆的搅拌桨,侧壁设有连接口,煤粉与溶剂油加入后经过搅 拌及动态卧式固液混合器的强制外循环制备煤浆,混合一定时间后,煤浆进入二级煤浆罐 循环并给予反应部分供料。该装置是间隙操作制备煤浆,且在高温溶剂进入一级煤浆制备 罐时,因煤粉中含的水分,极易引起暴沸,造成混合不均,影响后续工艺流程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高温油煤浆制备装置,以避免形 成“二次凝聚粒”,使煤粉颗粒充分分散于高温溶剂中,从而制备合格的煤浆,并连续地为反 应系统供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所述的高温油煤浆制备装置包括煤粉 储存罐、高温溶剂罐、卧式固液混合器以及煤浆搅拌釜;其中,所述煤粉储存罐通过一个装 有旋转卸料阀的煤粉输送管线与卧式固液混合器的煤粉进料口相连;所述高温溶剂罐的溶 剂出口通过设有溶剂加料泵的溶剂输送管线与卧式固液混合器的液体进料口相连;所述卧 式固液混合器的卸料口通过煤浆输送管线与煤浆搅拌釜的煤浆入口相连;所述煤浆搅拌釜 内设有搅拌桨,所述煤浆搅拌釜的出料口通过煤浆出料管线与煤浆循环泵相连,所述煤浆 循环泵的出口管线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煤浆循环管线与煤浆搅拌釜的循环煤浆入口相连,另一路通过反应物料输送管线与反应系统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煤粉储存罐通过一个依次装有插板阀 和旋转卸料阀的煤粉输送管线与卧式固液混合器的煤粉进料口相连,进一步优选地,所述 插板阀、旋转卸料阀和煤粉输送管线设置成使所述煤粉储存罐中的煤粉在重力以及设备之 间压差的作用下能够从所述煤粉储存罐输送至所述卧式固液混合器的煤粉进料口。此外,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旋转卸料阀亦可由螺旋加料器或其它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替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煤粉储存罐上设有振打器。在开启插 板阀和旋转卸料阀使煤粉进入卧式固液混合器时,开启振打器,可间隔一段时间振打一次, 如间隔1-10分钟,以防止煤粉在煤粉储存罐的出口处架桥堵塞,导致进料不畅。本技术中,所述卧式固液混合器可以选用任何型式的本领域常用的卧式固液 混合器,但优选采用具有如下结构的卧式固液混合器包括筒体、搅拌轴、犁刀、固体进料 口、固体进料口周向刮板、端面刮板、液体进料口、抽气口、挡板和卸料口 ;所述筒体与搅拌 轴同轴设置,并在筒体内部形成混合室;筒体上部设有固体进料口、液体进料口和排气口, 筒体下部设有卸料口 ;所述搅拌轴上设有犁刀;与固体进料口相对应的搅拌轴上设有固体 进料口周向刮板,与固体进料口一侧的筒体端面相对应的搅拌轴上设有端面刮板,所述固 体进料口周向刮板和所述端面刮板分别固定于搅拌轴上并可随搅拌轴在筒体内转动;所述 卸料口前设有挡板。所述犁刀可以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444705A中所述的犁刀。为了防止固 体物料对设备的磨损,在所述犁刀的表面喷涂耐磨涂层,例如,喷涂硬质合金,例如,碳化钨 (WC)或碳化钨和钴的复合镀层(WC/Co复合镀层),并对涂层作磨削和抛光处理,使犁刀具 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所喷涂的耐磨涂层厚度C优选为0. 1 0. 3mm,犁刀侧 表面涂层的长度L(即从刃口延伸到刀面的距离)优选为30 50mm。为了使所述混合器的 犁刀对混合物料具有良好的推进能力,犁刀与搅拌轴间的角度优选为55° 65°,这样搅 拌轴转旋转过程时,犁刀的运动轨迹即有径向旋转又有轴向推力,使固液两相物料的充分 混合,且混合过程可连续进行,边混合边出料,以满足相关工艺的要求。优选地,沿所述卧式固液混合器的固体进料口的内壁设置一环形的氮气吹扫管;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氮气吹扫管的内侧和/或下侧均勻设置出气口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 述出气口的开口方向向下。所述氮气吹扫管的设置使得挂壁的固体物料(尤其是细粉)在 氮气压力的作用下及时剥离,保持固体进料口的畅通。优选地,所述卧式固液混合器的液体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固体进料口的下游,且可 根据所混合物料的性质以及设备的规模在筒体上部设置2个或2个以上的液体进料口。这 种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高温液体物料的蒸汽引起粉状的固体物料的团聚,进而堵塞固体进 料口。优选地,所述卧式固液混合器的与固体进料口相对应的搅拌轴上设有固体进料口 周向刮板,与固体进料口一侧的筒体端面相对应的搅拌轴上设有端面刮板,所述固体进料 口周向刮板和所述端面刮板分别固定于搅拌轴上并可随搅拌轴在筒体内转动。在混合过程 中,所述固体进料口周向刮板和端面刮板可及时地将固体进料口周边和筒体端面处所形成 的粉团从筒体的内壁(包括端面和侧面)上刮下并推入筒体内,避免固体物料在进料口处 造成堵塞,保证了连续的进料和后续固液两相的充分混合。优选地,所述卧式固液混合器的挡板为类似半圆形,该挡板垂直安装于混合室内 并位于搅拌轴的下方、卸料口之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挡板在安装位置的垂直高度小于或 等于搅拌轴下沿至筒体内壁的垂直距离;所述挡板的厚度优选为3-5mm。这样的设置能够 保证物料在混合筒体里的填充量和混合时间,确保混合达到较高的均勻度。所述类似半圆 形的挡板与筒体内壁之间存在5-10mm的间隙,仅通过焊接使所述挡板固定于筒体内壁上。 挡板与筒体间的间隙能够起到减少沉积的作用。优选地,所述卧式固液混合器的犁刀的数量一般为4-12个,优选6-10个;进一步 优选地,所述犁刀在筒体周向上均勻设置,犁刀在轴向上的布置,要保证相近两个犁刀的头 尾旋转时的周向运动路线重叠。优选地,所述卧式固液混合器筒体上方的抽气口处设有抽气滤网,用以过滤经抽 气口抽出的气体。所述抽气口与外部的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油煤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煤粉储存罐、高温溶剂罐、卧式固液混合器以及煤浆搅拌釜;其中,所述煤粉储存罐通过一个装有旋转卸料阀的煤粉输送管线与卧式固液混合器的煤粉进料口相连;所述高温溶剂罐的溶剂出口通过设有溶剂加料泵的溶剂输送管线与卧式固液混合器的液体进料口相连;所述卧式固液混合器的卸料口通过煤浆输送管线与煤浆搅拌釜的煤浆入口相连;所述煤浆搅拌釜内设有搅拌桨,所述煤浆搅拌釜的出料口通过煤浆出料管线与煤浆循环泵相连,所述煤浆循环泵的出口管线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煤浆循环管线与煤浆搅拌釜的循环煤浆入口相连,另一路通过反应物料输送管线与反应系统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歌平张继明刘东明王黎安亮韩来喜陈茂山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