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碳钢高能束表面改性,具体涉及一种中碳钢表面合金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中碳钢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切削性能等良好的综合性能,且加工价格低廉,工业中用途广泛。但是一般热处理后的中碳钢表面硬度较低,在高温和高应力环境下容易失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极易被腐蚀的问题,因而使用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作为新型的高能束处理材料表面技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电子束流轰击材料表面,可将90%的电能转化为热能,能量利用率高且强化效果显著等优点,在实际生产中有广阔前景。但是由于电子束作用于材料表面的单位面积内能量作用较大且不均匀,影响实际提升效果。因此,本专利提出一种中碳钢表面合金化的方法,可以同时提升中碳钢表面硬度以及耐磨性,并将强化机制与实验结论应用于其他金属材料表面改性中,进一步扩宽高能束在材料表面加工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
2、本专利技术对中碳钢工件进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碳钢表面合金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碳钢表面合金化的方法,特征在于:步骤2镶样在铣削完成的工件表面铣槽,采用数控铣床在中碳钢工件表面铣出槽的长宽尺寸为47mm×7mm,深度尺寸分别为0.3mm、0.6mm、0.9mm、1.2mm、1.5mm的试块。铣削过程中保持每个工件的进刀量一致、铣削速度相同,得到铣削后的试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碳钢表面合金化的方法,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去除铣槽后试块工件表面油污等杂质的清洗溶剂主要成分为丙酮和无水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碳钢表面合金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碳钢表面合金化的方法,特征在于:步骤2镶样在铣削完成的工件表面铣槽,采用数控铣床在中碳钢工件表面铣出槽的长宽尺寸为47mm×7mm,深度尺寸分别为0.3mm、0.6mm、0.9mm、1.2mm、1.5mm的试块。铣削过程中保持每个工件的进刀量一致、铣削速度相同,得到铣削后的试块。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海玲,赵欢,王凯,张晶,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