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冷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148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冷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轧辊冷却机构,轧辊(6)具有轧辊冷却腔(5);在轧辊(6)的两端分别设置空腔结构的轧辊轴(7、8);轧辊轴(7)连接,空腔结构的旋转接头(2)具有出水口(1),所述轧辊(6)、轧辊轴(7、8)、旋转接头(2)的空腔构成冷却水腔体,设置有与冷却水源连通的进水管(4),并使进水管(4)穿过旋转接头(2)、轧辊轴(7)的空腔进入轧辊冷却腔(5)内,所述进水管(4)前端的出水口位于轧辊轴(8)的空腔内,构成轧辊冷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使轧辊在热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到冷却,提高了轧辊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机械损耗并且节约了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冷却
,主要涉及一种轧辊冷却机构,适用于减径热轧一 次成型中空锚杆和热轧无缝钢管的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钢铁轧制过程中,对轧辊的冷却一般采用在轧辊的外部加水冷却;这种冷 却轧辊方式会造成冷却轧辊的水流到被轧制的钢材上,就使得被轧钢材降温较快,就必须 将被轧钢材的加热温度大幅高于轧制温度,这样就会有两个问题,一是加热温度太高,氧化 皮就多,钢材烧损多,浪费大,加热温度高,能耗高,资源浪费;二是钢管减径轧制,使得一次 性大幅减径比较困难,目前钢管大副减径轧制无缝钢管一般采用多机架(有些甚至二十架 机架)轧制,而且多个减径轧制机架之间还要加设加热炉,进行二次或三次加热,这样既浪 费能源,也增加设备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轧辊冷却机构,使其能对轧 辊在热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冷却,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降低机械损耗并节约成本。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辊冷却机构,所述轧辊的中空结构构成轧 辊冷却腔;在所述轧辊的两端分别设置轧辊轴;两端的轧辊轴均为空腔结构并采用法兰盘 与轧辊连接;其中一根轧辊轴螺纹连接旋转接头;所述的旋转接头为空腔结构并具有出 水口,所述轧辊、轧辊轴、旋转接头的空腔构成冷却水腔体,设置有与冷却水源连通的进水 管,并使进水管穿过旋转接头、轧辊一端轧辊轴的空腔进入轧辊的冷却腔内,所述进水管前 端的出水口位于轧辊另一端轧辊轴的空腔内,构成轧辊冷却机构。本技术提出的轧辊冷却机构,采用旋转接头,空心轧辊轴及轧辊中空冷却腔 的结构设计,使轧辊在热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到冷却,提高了轧辊的使用寿命,降低了 机械损耗并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水口,2、旋转接头,3、进水口,4、进水管,5、轧辊冷却腔,6、轧辊,7、8、轧辊轴,9、法兰盘。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 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轧辊冷却机构,所述的轧辊6的中空结构构成轧辊冷却腔5 ;在 所述轧辊6的两端分别设置轧辊轴7、8 ;轧辊轴7、8均为空腔结构并采用法兰盘9与轧辊6 连接,通过圆周均布的内六角螺栓固定;轧辊轴8的空腔为盲孔;在法兰盘9和轧辊6的端3面中间设置一层石墨耐热防水垫圈,使冷却水液不会流出或渗到外面;轧辊轴8与传动轴 连接,轧辊轴7与旋转接头2连接;所述的旋转接头2为空腔结构并具有出水口 1,所述轧辊 6、轧辊轴7、8、旋转接头2的空腔构成冷却水腔体,设置有与冷却水源连通的进水管4,并使 进水管4穿过旋转接头2、轧辊轴7的空腔进入轧辊冷却腔5内,所述进水管前端的出水口 位于轧辊轴8的空腔内,构成轧辊冷却机构。冷却循环水的动力是靠水泵来提供的,水泵启 动后,冷却水将会在水泵的驱动下进入冷却水腔体,吸收轧辊在热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 通过旋转接头2的出水口 1流出;而旋转接头2会依靠自身的性能,在轴及轧辊作旋转运动 的同时,不会影响轧辊及轴的工作,旋转接头2为现有技术结构。权利要求一种轧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6)的中空结构构成轧辊冷却腔(5);在所述轧辊(6)的两端分别设置轧辊轴(7、8);轧辊轴(7、8)均为空腔结构并采用法兰盘(9)与轧辊连接;其中轧辊轴(7)螺纹连接旋转接头(2);所述的旋转接头(2)为空腔结构并具有出水口(1),所述轧辊(6)、轧辊轴(7、8)、旋转接头(2)的空腔构成冷却水腔体,设置有与冷却水源连通的进水管(4),并使进水管(4)穿过旋转接头(2)、轧辊轴(7)的空腔进入轧辊冷却腔(5)内,所述进水管(4)前端的出水口位于轧辊轴(8)的空腔内,构成轧辊冷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法兰盘与轧辊(6) 之间设置一层石墨耐热防水垫圈。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冷却
,涉及一种轧辊冷却机构,轧辊(6)具有轧辊冷却腔(5);在轧辊(6)的两端分别设置空腔结构的轧辊轴(7、8);轧辊轴(7)连接,空腔结构的旋转接头(2)具有出水口(1),所述轧辊(6)、轧辊轴(7、8)、旋转接头(2)的空腔构成冷却水腔体,设置有与冷却水源连通的进水管(4),并使进水管(4)穿过旋转接头(2)、轧辊轴(7)的空腔进入轧辊冷却腔(5)内,所述进水管(4)前端的出水口位于轧辊轴(8)的空腔内,构成轧辊冷却机构。本技术的结构设计,使轧辊在热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到冷却,提高了轧辊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机械损耗并且节约了成本。文档编号B21B27/08GK201676882SQ201020172130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任懂, 尹胜, 徐艳娟, 秦建平, 衡高亮 申请人:洛阳璋泰非标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6)的中空结构构成轧辊冷却腔(5);在所述轧辊(6)的两端分别设置轧辊轴(7、8);轧辊轴(7、8)均为空腔结构并采用法兰盘(9)与轧辊连接;其中轧辊轴(7)螺纹连接旋转接头(2);所述的旋转接头(2)为空腔结构并具有出水口(1),所述轧辊(6)、轧辊轴(7、8)、旋转接头(2)的空腔构成冷却水腔体,设置有与冷却水源连通的进水管(4),并使进水管(4)穿过旋转接头(2)、轧辊轴(7)的空腔进入轧辊冷却腔(5)内,所述进水管(4)前端的出水口位于轧辊轴(8)的空腔内,构成轧辊冷却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艳娟秦建平衡高亮任懂尹胜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璋泰非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