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AT自动变速箱及其内部制动起步换挡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AT自动变速箱及其内部制动起步换挡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4035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30
一种AT自动变速箱及其内部制动起步换挡控制方法,AT自动变速箱,包括四根轴系组件;共有6个湿式离合器,形成4×2共计8个档位,C1为倒挡离合器,C2、C3、C4为前进挡离合器;C5为低档离合器、C6为高档离合器,此传动结构可实现6个前进挡、2个倒挡。起步换挡控制方法,基于所述的AT自动变速箱实现前进档起步换挡或倒档起步换挡,采用离合器组合控制方法实现起步换挡过程中将变速箱输入转速提前降低为0,使变速箱内部由动态变为静态,而且变化的过程中无任何冲击,最终实现起步挂档的时候不产生任何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箱,具体说的是一种at自动变速箱及其内部制动起步换挡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 at自动变速箱主要实现档位切换,通过控制系统实现整个变速箱的换挡控制功能。at自动变速箱输入端为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和发动机连接,涡轮和其输出轴连接,输出轴和变速箱的输入轴相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和车桥连接,变速箱挂档后可将发动机动力传递到车桥进而驱动车轮转动,使车辆行驶。

2、配置at自动变速箱的车辆,在制动状态下起步换挡,变速箱处于空档状态,由于整车处于制动状态,因此变速箱输出轴转速为0。由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液力变矩器的输出轴,液力变矩器的输出轴和变矩器涡轮相连接,根据液力变矩器的液力传动原理,此时变速箱的输入轴转速即涡轮转速略低于发动机转速,当变速箱从空档挂上起步档位的时候,变速箱输入轴的转速(即变矩器输出轴转速)在挂档的过程中会随着离合器的结合在极短时间内变为0,而此时由于液力变矩器的输入转速即发动机转速并不会变化,变矩器在短时间内起到变矩增扭作用,这一过程伴随的是较大的惯性能量释放,从而引起很大的换挡冲击,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起步挂档的过程中,车辆出现前冲晃动,驾驶者体验不好。

3、另外在环境温度下降至0度以下的时候,at自动变速箱内部的油液在低温下黏度上升流动性变差,导致变速箱内部机械零件的不能得到油液的充分润滑,此时如果强制使变速箱挂档工作,则会导致内部零件加快磨损寿命下降,因此在寒冷气候下在行驶之前需要先对变速箱的油液进行预加热。目前普遍使用的方式为发动机怠速驱动变速箱挂空档运转较长时间,使油温缓慢上升,但是此种方式热机效率很低,在紧急情况下根本来不及使用。或者采用在变速箱油箱中增加专用的电加热装置,由于电加热装置由车辆电瓶供电,会加快电量消耗,且存在潜在安全隐患。

4、由于at自动变速箱在重型商用车以及军车的应用匹配的都是大功率的发动机,起步换挡造成的冲击远大于普通的小功率乘用车,这种冲击一方面会造成变速箱内部零部件承受冲击载荷,缩短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会造成车辆乘坐舒适性差,评价等级低,不利于产品销售推广。且军车要求在高寒低温环境下也要能够正常使用,处理紧急情况时要求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就可投入使用,因此也需要解决油液快速加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at自动变速箱及其内部制动起步换挡控制方法。该变速箱在高寒环境下,其内的变速箱油液可自动加热,并且可缩短加热时间。同时,能够实现变速箱的内部制动,并匹配相应的控制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实现起步换挡的平顺控制缩短起步时间。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t自动变速箱,包括四根轴系组件;

3、第一轴系组件设有由动力驱动传动的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上安装有z1齿轮、c1离合器、z2齿轮、c2离合器和z3齿轮,其中,z1齿轮和z3齿轮通过轴承与第一传动轴连接,c1离合器的从动部分和z1齿轮连接,c1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z2齿轮连接,z2齿轮和第一传动轴直接连接,c2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z2齿轮连接,c2离合器的从动部分和z3齿轮连接;

4、第二轴系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z4齿轮、c3离合器、z5齿轮、c4离合器和z6齿轮,其中,z4齿轮和z6齿轮通过轴承与第二传动轴连接,c3离合器的从动部分和z4齿轮连接,c3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z5齿轮连接,z5齿轮和第二传动轴直接连接,c4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z5齿轮连接,c4离合器的从动部分和z6齿轮连接,z5齿轮与z2齿轮啮合,z6齿轮和z3齿轮啮合;

5、第三轴系组件包括第三传动轴、z7齿轮、z8齿轮、c5离合器和z9齿轮,其中,z7齿轮和第三传动轴直接连接,z8齿轮和第三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c5离合器的从动部分和z8齿轮连接,c5离合器的主动部分、z9齿轮和第三传动轴直接连接,z7齿轮分别与z1齿轮和z4齿轮啮合,z9齿轮和z6齿轮啮合;z4齿轮和z7齿轮的啮合齿数比为n1,z6齿轮和z9齿轮的啮合齿数比为n2,n1不等于n2;

6、第四轴系组件设有用于动力输出的第四传动轴,在第四传动轴安装有z11齿轮、c6离合器和z10齿轮,其中,z11齿轮和第四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c6离合器的从动部分和z11齿轮连接,c6离合器的主动部分、z10齿轮和第四传动轴直接连接,z10齿轮和z8齿轮啮合,z11齿轮和z7齿轮啮合;

7、c1离合器和c2离合器结合形成对变速箱油温进行加热的预热档;

8、c3离合器和c5离合器结合形成1档,1档为前进档起步档位;

9、c2离合器和c5离合器结合形成2档;

10、c4和c5离合器结合形成3档;

11、c3和c6离合器结合形成4档;

12、c2和c6离合器结合形成5档;

13、c4和c6离合器结合形成6档;

14、c1和c5离合器结合形成倒档起步档位;

15、所有离合器都不结合则形成空档。

16、一种at自动变速箱的内部制动起步换挡控制方法,基于所述的at自动变速箱实现前进档起步换挡或倒档起步换挡:

17、实现前进起步换挡时,先结合c3离合器和c4离合器,使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及第一传动轴锁止制动转速降为0后,断开c4离合器的同时结合c5离合器,完成前进挡起步换挡;

18、实现倒挡起步换挡时,先结合c1离合器和c2离合器,使第一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锁止制动转速降为0后,断开c2离合器的同时结合c5离合器,完成前进挡起步换挡。

19、在前进起步换挡或倒挡起步换挡之前,需判断是否满足起步换挡条件,判断车速为0,车辆反馈处于制动状态。

20、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

21、1、定轴式动力换挡变速器,因轴系上布置湿式离合器、档位数量需求,一般设计的产品其横向尺寸大、重量偏重。本申请变速箱中c1~c4离合器,因传递扭矩小,可以实现2个离合器布置在同一根轴上。c5离合器为传递高扭矩、需求的摩擦片片数多,故轴向尺寸长,c6离合器传递高转速、摩擦片外形尺寸应尽量小,故将c5、c6分别布置到两个轴系上,既能保证整机的轴长尺寸、又能合理用径向的空间尺寸。采用该结构的at自动变速箱结构紧凑,整体外形尺寸相比一般的定轴式结构设计小,而且重量减轻,重心降低,有利于整车布局。同时,在保证小尺寸的情况下,增加预热档,利用变速箱的内部制动,可实现低温环境下,变速箱油液的快速加热,提升了at自动变速箱的环境适应性以及用户体验。

22、2、采用离合器组合控制方法实现起步换挡过程中将变速箱输入转速提前降低为0,使变速箱内部由动态变为静态,而且变化的过程中无任何冲击,最终实现起步挂档的时候不产生任何冲击,并进一步降低了整个起步换挡的时间,实现快速起步换挡。在配置该at自动变速箱车辆上进行应用测试,车辆起步换挡平顺无冲击,得到一致认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T自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轴系组件;

2.一种AT自动变速箱的内部制动起步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T自动变速箱的内部制动起步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进起步换挡或倒挡起步换挡之前,需判断是否满足起步换挡条件,判断车速为0,车辆反馈处于制动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t自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轴系组件;

2.一种at自动变速箱的内部制动起步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明明郭志丽刘东洋王孟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雷司达河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