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3953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27
本技术涉及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转子入轴装置,转盘工位安装在工作支架上,用以驱动转盘工位中转盘上的子工位旋转至对应工位,沿转盘工位的外圆周依次布置有:转子片上料工位、转轴工位、转子入轴工位、铜套入轴工位、出料工位,实现了转子的自动入轴,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而且本装置大约是1.8秒/个,大大提高产量和工作效率,同时在安装过程中还可以对产品的合格进行检测,保证转轴铁芯与转轴的同心度和精度,成品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组装设备,尤其是一种转子入轴装置


技术介绍

1、转子入轴装置是转子铁芯内插入转轴,并套上铜套,铜套与转轴的端部具有一定的距离,在安装时,每片转子片上的缺口必须对齐,若是不齐,则无法在转子上绕线,转子铁芯与转子轴进行入轴装配时,由于转子轴与转子铁芯之间为过盈配合,需要较大的力量才能使转子入轴。

2、目前,在转子与转轴相互组装(转子入轴)的作业中,主要步骤为:人工取转轴,手工将转轴套入转子的转轴孔中,将套入转轴的转子放入压铆装置,人工将压模套入转轴,人工推动下模具到油压机上摸下方,双手启动油压机,压铆后手工取出转子,同时卸除压模,将转子放入卸料滑道,即完成一个转子入轴操作。各个动作均需要依靠人工完成,人工劳动强度大,大约是3.2~3.5秒/个;并且,人工操作误差较大,无法确保转子入轴的精度,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实现了转子的自动入轴,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产量和工作效率,保证转轴铁芯与转轴的同心度、精度、成品率的转子入轴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包括工作支架,转盘工位,安装在工作支架上,用以驱动转盘工位中转盘上的子工位旋转至对应工位,沿转盘工位的外圆周依次布置有:转子片上料工位,用以分别将串料杆件上的转子片叠压至子工位内,形成转子铁芯,包括第一散片上料工位和第二散片上料工位,第一散片上料工位与第二散片上料工位上的串料杆件上转子片的叠放面朝向相反;

3、转轴工位,用以将转轴预压入转子铁芯内,包括下压机构、落料机构以及夹料机构,下压机构与落料机构并列安装,落料机构的下端安装有夹料机构,夹料机构推动将转轴送入下压机构的下方,下压机构下压将转轴预压入子工位中转子铁芯中;

4、转子入轴工位,用以将预压入转子铁芯内的转轴下压完成;

5、铜套入轴工位,用以将铜套压套在转轴上,包括振动筛、送料组件、上顶组件以及限位组件,所述振动筛的出料口与送料组件搭接,送料组件的推料出口与上顶组件搭接,限位组件位于上顶组件的正上方;

6、出料工位,包括顶出气缸、夹爪组件以及输送轨道,所述顶出气缸位于子工位的正下方,夹爪组件位于子工位的上方,输送轨道靠近子工位。

7、进一步的,第一散片上料工位和第二散片上料工位均包括安装支架和推拉气缸,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上料工装;所述上料工装包括工装底板、推拉板以及安装板,所述工装底板的两侧上端均安装有安装板,每个安装板上均开设有用于放置串料杆件的放置孔,工装底板的长度方向的侧边安装有下压气缸,下压气缸位于两安装板之间,工装底板与安装板之间安装有推拉板,推拉板的板面上开设有与安装板数量对应的规孔,推拉气缸的输出端与推拉板连接。

8、进一步的,转子入轴工位包括第二伺服电动缸和架体,所述架体上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动缸,架体的中段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第二下压杆,架体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承压块,第二下压杆的下端安装有第二下压头,第二伺服电动缸的输出端与第二下压杆连接,第二下压杆内安装有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第二下压头上开设有用以安装转轴的安装孔。

9、进一步的,下压机构包括第一下压头和第一伺服电动缸,第一伺服电动缸的下端安装有第一下压杆,第一下压杆的下端安装有第一下压头,第一下压杆内安装有传感器,第一下压头位于第一承压块的正上方。

10、进一步的,夹料机构包括推料安装板和推料气缸,所述推料安装板的板面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滑板,推料气缸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推料安装板上,推料气缸的输出端与滑板连接,滑板上安装有可调夹持组件。

11、进一步的,可调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头和夹持板,所述夹持头安装在滑板上,夹持头的两侧均设有沿滑槽设置的夹持板,用以夹持夹持头,夹持头靠近转盘工位的一端设有夹持孔,夹持孔位于滑道的出料口正下方,转轴支架上安装有夹持传感器,夹持传感器的感应线位于夹持孔的上方,用以感应夹持孔内的转轴,夹持板的内侧边开设有缺口,该缺口内安装有调整块,用以调节夹持头中两分羽翼之间间距,进而调节夹持头中夹持孔的大小。

12、进一步的,送料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送料电机和送料板,送料板的板面上开设有送料滑槽,送料滑槽内安装有送料滑块,送料电机的输出端与送料滑块连接,送料滑槽的一侧边设有与送料滑槽贯通的缺口,该缺口与振动筛的输送道的出口处搭接。

13、进一步的,上顶组件包括上顶缸,所述上顶缸的输出端朝上设置,上顶缸的输出端安装有铜套安装柱,铜套安装柱为中空结构,铜套安装柱的顶端设有铜套放置口,该铜套放置口与送料组件的送料滑槽的输出口搭接。

14、进一步的,限位组件包括立座,所述上顶组件中铜套安装柱安装在立座侧边,立座的顶部安装有限位电机,限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楔块,立座的板面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内安装有与第一楔块配合的第二楔块,第二楔块上安装可调节的安装有杆件,用以防止转轴在套入铜套的过程中产生向上的位移,影响转子品质,杆件、子工位内的转轴以及上顶组件中铜套放置口三者之间的中心轴线重合设置。

15、进一步的,工装底板的板面上开设有用以安装推拉板的安装槽,工装底板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位于转盘工位中子工位的正上方,下压气缸正对通孔,工装底板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位于通孔的两侧,导向槽内安装有导向块,推拉板的板面上开设有与导向块配合的导向滑槽。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沿转台工位外圆周方向依次设置转子片上料工位、转轴工位、转子入轴工位、铜套入轴工位以及出料工位,实现了转子的自动入轴,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而且本装置大约是1.8秒/个,大大提高产量和工作效率,同时在安装过程中还可以对产品的合格进行检测,保证转轴铁芯与转轴的同心度和精度,成品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支架(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片上料工位和第二散片上料工位均包括安装支架(2)和推拉气缸(3),所述安装支架(2)上安装有上料工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入轴工位(73)包括第二伺服电动缸(46)和架体(47),所述架体(47)上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动缸(46),架体(47)的中段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第二下压杆(49),架体(47)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承压块(51),第二下压杆(49)的下端安装有第二下压头(48),第二伺服电动缸(46)的输出端与第二下压杆(49)连接,第二下压杆(49)内安装有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第二下压头(48)上开设有用以安装转轴的安装孔(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机构(31)包括第一下压头(43)和第一伺服电动缸(44),第一伺服电动缸(44)的下端安装有第一下压杆,第一下压杆的下端安装有第一下压头(43),第一下压杆内安装有传感器,第一下压头(43)位于第一承压块(32)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料机构(25)包括推料安装板(33)和推料气缸(34),所述推料安装板(33)的板面上开设有滑槽(35),滑槽(35)内安装有滑板(36),推料气缸(34)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推料安装板(33)上,推料气缸(34)的输出端与滑板(36)连接,滑板(36)上安装有可调夹持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头(37)和夹持板(38),所述夹持头(37)安装在滑板(36)上,夹持头(37)的两侧均设有沿滑槽(35)设置的夹持板(38),用以夹持夹持头(37),夹持头(37)靠近转盘工位的一端设有夹持孔(39),夹持孔(39)位于滑道(29)的出料口正下方,转轴支架(30)上安装有夹持传感器(45),夹持传感器(45)的感应线位于夹持孔(39)的上方,用以感应夹持孔(39)内的转轴,夹持板(38)的内侧边开设有缺口,该缺口内安装有调整块(41),用以调节夹持头(37)中两分羽翼之间间距,进而调节夹持头(37)中夹持孔(39)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组件(54)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送料电机(57)和送料板(58),送料板(58)的板面上开设有送料滑槽,送料滑槽内安装有送料滑块(59),送料电机(57)的输出端与送料滑块(59)连接,送料滑槽的一侧边设有与送料滑槽贯通的缺口(60),该缺口(60)与振动筛(53)的输送道的出口处搭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组件(55)包括上顶缸(61),所述上顶缸(61)的输出端朝上设置,上顶缸(61)的输出端安装有铜套安装柱(62),铜套安装柱(62)为中空结构,铜套安装柱(62)的顶端设有铜套放置口(63),该铜套放置口(63)与送料组件(54)的送料滑槽的输出口搭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组件(56)包括立座(64),所述上顶组件(55)中铜套安装柱(62)安装在立座(64)侧边,立座(64)的顶部安装有限位电机(65),限位电机(65)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楔块(66),立座(64)的板面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内安装有与第一楔块(66)配合的第二楔块(67),第二楔块(67)上安装可调节的安装有杆件(68),杆件(68)、子工位(21)内的转轴以及上顶组件(55)中铜套放置口(63)三者之间的中心轴线重合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底板(4)的板面上开设有用以安装推拉板(5)的安装槽(10),工装底板(4)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通孔(11),该通孔(11)位于下压气缸(9)的正上方,下压气缸(9)正对通孔(11),工装底板(4)上开设有导向槽(12),导向槽(12)位于通孔(11)的两侧,导向槽(12)内安装有导向块(13),推拉板(5)的板面上开设有与导向块(13)配合的导向滑槽(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支架(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片上料工位和第二散片上料工位均包括安装支架(2)和推拉气缸(3),所述安装支架(2)上安装有上料工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入轴工位(73)包括第二伺服电动缸(46)和架体(47),所述架体(47)上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动缸(46),架体(47)的中段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第二下压杆(49),架体(47)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承压块(51),第二下压杆(49)的下端安装有第二下压头(48),第二伺服电动缸(46)的输出端与第二下压杆(49)连接,第二下压杆(49)内安装有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第二下压头(48)上开设有用以安装转轴的安装孔(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机构(31)包括第一下压头(43)和第一伺服电动缸(44),第一伺服电动缸(44)的下端安装有第一下压杆,第一下压杆的下端安装有第一下压头(43),第一下压杆内安装有传感器,第一下压头(43)位于第一承压块(32)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料机构(25)包括推料安装板(33)和推料气缸(34),所述推料安装板(33)的板面上开设有滑槽(35),滑槽(35)内安装有滑板(36),推料气缸(34)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推料安装板(33)上,推料气缸(34)的输出端与滑板(36)连接,滑板(36)上安装有可调夹持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子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头(37)和夹持板(38),所述夹持头(37)安装在滑板(36)上,夹持头(37)的两侧均设有沿滑槽(35)设置的夹持板(38),用以夹持夹持头(37),夹持头(37)靠近转盘工位的一端设有夹持孔(39),夹持孔(39)位于滑道(29)的出料口正下方,转轴支架(30)上安装有夹持传感器(45),夹持传感器(45)的感应线位于夹持孔(39)的上方,用以感应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山张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赢得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