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外界刺激感知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电层理论的外周-中枢敏化触觉感知器件。
技术介绍
1、我们的人体皮肤有大量的感受器来感受外部环境带给人的刺激,包括快速感受器、慢速感受器等。当前也有各种形形色色的电子皮肤可以代替人体感受一些外部的刺激并做一些基础的反馈。但是电子皮肤与人体不同,人体的神经网络单元十分庞大以至于我们可以更好去处理自身的感知、行为,也正是因为如此电子皮肤的功能可以被不断发掘。于是如何采用电子皮肤来真正代替人体皮肤必然躲不开神经元感知原理的深度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电层理论的外周-中枢敏化触觉感知器件,可以同时实现可塑特性与敏化特性的模拟,即可以同时完成痛觉可塑性与伤害敏感度的调控,赋予类人机器人更加敏锐的感知能力与伤害刺激预防能力。
2、本专利技术通过离电传感器与突触晶体管的匹配可以模拟人体皮肤在不同压力刺激下的信号输出,从而实现中枢致敏的感知,即可塑特性的模拟;通过lm传感器与突触晶体管的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电层理论的外周-中枢敏化触觉感知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突触晶体管,所述突触晶体管为N型双电层晶体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层理论的外周-中枢敏化触觉感知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触晶体管的栅介质处采用的电解质材料为壳聚糖材料,沟道层采用氧化物半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层理论的外周-中枢敏化触觉感知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电传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PI层、Au导电层、PVA-H3PO4离子层、Au导电层、PI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层理论的外周-中枢敏化触觉感知器件,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电层理论的外周-中枢敏化触觉感知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突触晶体管,所述突触晶体管为n型双电层晶体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层理论的外周-中枢敏化触觉感知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触晶体管的栅介质处采用的电解质材料为壳聚糖材料,沟道层采用氧化物半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层理论的外周-中枢敏化触觉感知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电传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pi层、au导电层、pva-h3po4离子层、au导电层、pi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层理论的外周-中枢敏化触觉感知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电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化平,蔡伟飞,闫宇,朱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