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救援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42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救援机器人,属于抗灾救援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在一起的躯干壳体和头部壳体;所述躯干壳体上部安装有扑翼机构和辅助旋翼机构,躯干壳体下部安装有支腿行走机构和履带式行走机构;所述头部壳体上安装有摄像头和一对工具组件;所述躯干壳体上部安装有一对防护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自由切换飞行模式和行走模式,针对复杂的路况做出合适的选择,提高通过效率,快速到达预定地点;工具组件可以对路线上的障碍物做一定的处理,提高通过率;防护组件鞘翅上的圆孔结构配合灯管,实现灯光聚光透射,提高环境亮度,也确保消防救援机器人的可以容易的被观察到,尽快实现与被救援人员沟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灾救援,具体是一种消防救援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救援机器人出现在了救灾现场,帮助人们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或者执行其他救援任务。

2、目前对于矿难救援的机器人一般是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对于狭窄的洞穴、复杂的路况其能通行率较低,在洞穴的内部行走效率也低,难以快速的达到预定地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防救援机器人。

2、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救援机器人,包括固定在一起的躯干壳体和头部壳体;所述躯干壳体上部安装有扑翼机构和辅助旋翼机构,躯干壳体下部安装有支腿行走机构和履带式行走机构;所述头部壳体上安装有摄像头和一对工具组件。

3、其进一步是:所述扑翼机构包括安装在躯干壳体上的回转盘和可折叠扑翼,回转盘和可折叠扑翼通过万向传动机构连接,躯干壳体内部具有用于带动回转盘转动的扑翼电机;所述回转盘上固定有周向式的滑槽,滑槽所处平面相对于回转盘轴心倾斜;所述万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救援机器人,包括固定在一起的躯干壳体(1)和头部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壳体(1)上部安装有扑翼机构(4)和辅助旋翼机构(5),躯干壳体(1)下部安装有支腿行走机构(6)和履带式行走机构(7);所述头部壳体(2)上安装有摄像头(3)和一对工具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扑翼机构(4)包括安装在躯干壳体(1)上的回转盘(41)和可折叠扑翼(42),回转盘(41)和可折叠扑翼(42)通过万向传动机构连接,躯干壳体(1)内部具有用于带动回转盘(41)转动的扑翼电机;所述回转盘(41)上固定有周向式的滑槽(411),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救援机器人,包括固定在一起的躯干壳体(1)和头部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壳体(1)上部安装有扑翼机构(4)和辅助旋翼机构(5),躯干壳体(1)下部安装有支腿行走机构(6)和履带式行走机构(7);所述头部壳体(2)上安装有摄像头(3)和一对工具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扑翼机构(4)包括安装在躯干壳体(1)上的回转盘(41)和可折叠扑翼(42),回转盘(41)和可折叠扑翼(42)通过万向传动机构连接,躯干壳体(1)内部具有用于带动回转盘(41)转动的扑翼电机;所述回转盘(41)上固定有周向式的滑槽(411),滑槽(411)所处平面相对于回转盘(41)轴心倾斜;所述万向传动机构包括连接件(43),连接件(43)一端回转安装有回转头(44),连接件(43)另一端铰接有摆动头(45);所述回转头(44)远离连接件(43)的一端与可折叠扑翼(42)固定连接;所述摆动头(45)远离连接件(43)的一端与滑槽(411)滑动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旋翼机构(5)包括回转安装在躯干壳体(1)上的与回转盘(41)轴心平行的回转轴(51),躯干壳体(1)内部具有用于带动回转轴(51)转动的旋翼电机;所述回转轴(51)上端固定有旋翼(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行走机构(6)包括6条对称安装在躯干壳体(1)下的支腿机构;支腿机构包括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海刘丽丽杨禹豪陈跃陆翊鑫朱嘉懿杨龙月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