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向可调节的热解-电喷雾离子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335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离子源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向可调节的热解‑电喷雾离子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电喷雾离子源嵌入到离子源旋转装置中,通过在离子化腔体外操控球形把手改变电喷雾离子源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辅助加热装置装配在样品位置调节装置与微型三维电机升降台上,通过旋转旋钮操控样品位置调节装置上下移动,通过操控电机使微型三维电机升降台进行空间位置的改变。通过灵活调节样品位置和离子源位置缩小电离区域的范围,减小电离区域间的离子损耗,进而提高离子化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调节离子化区域位置,减小电离区域间的离子损耗,实现对复杂样品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检测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子源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向可调节的热解-电喷雾离子源装置


技术介绍

1、质谱仪是一种高度先进、功能强大且广泛应用的分析仪器,一般包括离子源、真空系统、离子漏斗、质量分析器和信号检测系统等。其中,离子源是质谱仪的核心部分,用于产生气相离子,优化离子源装置对质谱仪的工作效率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2、电喷雾离子源是目前质谱仪中最常用且普及的电离方式之一,在电喷雾过程中,样品溶液被引入离子传输毛细管,在高压作用下形成泰勒锥,其内部溶液到极限时,液滴发生库伦爆炸并生成带电微小液滴。这些带电小液滴进一步发生爆炸,最终形成气相离子,用于分析和检测。

3、热解-电喷雾离子源相较于普通电喷雾离子源的改进之处在于它能够将大分子液体或固体样品热解生成较小分子量的气相分子,结合带电微液滴实现难电离难气化样品的离子化以实现后续质谱的分析,提高了离子化效率和信号强度。然而,现有的电喷雾离子源仍存在一定限制,如隔离高压电源、结构复杂、温度变化缓慢等,根本问题在于电离区域的范围无法得到控制。

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向可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向可调节的热解-电喷雾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组成:电喷雾离子源,辅助加热装置,样品位置调节装置,离子源旋转装置,离子化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向可调节的热解-电喷雾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喷雾离子源设有用于喷射出微小液滴的离子传输毛细管和固定毛细管的固定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向可调节的热解-电喷雾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化腔体分为腔体主体和腔体底面,二者通过螺丝紧固和定位,所述离子源旋转装置安装于腔体主体的上部,所述电离区域位于腔体的中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向可调节的热解-电喷雾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向可调节的热解-电喷雾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组成:电喷雾离子源,辅助加热装置,样品位置调节装置,离子源旋转装置,离子化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向可调节的热解-电喷雾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喷雾离子源设有用于喷射出微小液滴的离子传输毛细管和固定毛细管的固定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向可调节的热解-电喷雾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化腔体分为腔体主体和腔体底面,二者通过螺丝紧固和定位,所述离子源旋转装置安装于腔体主体的上部,所述电离区域位于腔体的中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向可调节的热解-电喷雾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装置由铜块和加热板组成,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被包裹在隔热套件中,通过螺丝紧固在调节装置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向可调节的热解-电喷雾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化腔体顶部设有电气接头和两个输气孔;所述电气接头与质谱仪连接,联通电路后使离子信号传递到质谱仪中,所述输气孔连接导气管,向电喷雾离子源输入缓冲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先华赵雪龙杨治渝岳磊蔺永诚裴华夫粟雯周仲燕张庆辅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