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入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入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335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入壳装置。入壳装置包括支架、轨迹板、导轨板、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包括连接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一导向部,第一夹持部可滑动地设置于直线导轨上,第一导向部伸入第一轨迹槽。第二夹持件包括连接的第二夹持部和第二导向部,第二夹持部可滑动地设置于直线导轨上,第二导向部伸入第一轨迹槽。当导轨板带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沿着第二方向滑动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在第一轨迹槽和第二轨迹槽的作用下沿着直线导轨滑动从而靠近或远离。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入壳装置可利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运动轨迹来完成入壳操作,实现自动化作业,入壳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组装,特别涉及一种入壳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电池生产过程中,电芯加工完成之后需要将电芯进行入壳,才能有效地对电芯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对于大批量生产,电芯入壳通常采用机械化的方式,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因此,大部分厂家对于小批量生产采用人工入壳的方式,但人工入壳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入壳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入壳装置,包括支架、轨迹板、导轨板、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轨迹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轨迹板在第一方向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轨迹槽和第二轨迹槽。所述导轨板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导轨板位于所述轨迹板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导轨板可在第二方向滑动,所述导轨板上设有沿着第三方向的直线导轨。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连接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第一导向部伸入所述第一轨迹槽。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连接的第二夹持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第二导向部伸入所述第二轨迹槽。当所述导轨板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沿着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在所述第一轨迹槽和所述第二轨迹槽的作用下沿着所述直线导轨滑动从而靠近或远离。

3、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入壳装置中,当导轨板带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沿着第二方向滑动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在第一轨迹槽和第二轨迹槽的作用下沿着直线导轨滑动从而靠近或远离,以使得第一夹持件夹持的第一入壳对象(例如电芯)与第二夹持件夹持的第一入壳对象(例如壳体)配合完成入壳操作。入壳装置可利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运动轨迹来完成入壳操作,实现自动化作业,入壳效率较高。此外,入壳装置的结构简单,空间体积小,节约了生产成本,也减少了占用车间的空间范围。

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固定座、从动固定座、传动带和致动件。所述主动固定座和所述从动固定座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致动件设置于所述主动固定座,并用于带动所述传动带在所述主动固定座与所述从动固定座之间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导轨板背向所述直线导轨的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传动带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5、如此,可通过致动件带动传动带在主动固定座与从动固定座之间沿第二方向运动,以通过固定板带动导轨板沿第二方向滑动,从而实现后续的自动化入壳操作。

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轨迹板在第一方向的一侧表面上还设有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轨迹槽。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推杆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远离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侧。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第三导向部,所述第三导向部伸入所述第三轨迹槽。当所述导轨板带动所述推杆组件和所述第一夹持件沿着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推杆组件和所述第一夹持件在所述第三轨迹槽和所述第一轨迹槽的作用下沿着所述直线导轨滑动从而靠近或远离。

7、如此,当第一夹持件夹持的电芯与第二夹持件夹持的壳体配合进行入壳操作时,可通过推杆组件沿第二方向施加推力,以辅助电芯进入壳体,实现电芯与壳体之间的入壳操作。

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第一推件,所述第一推件位于所述导轨板的设有所述直线导轨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夹爪,所述夹爪位于所述导轨板的设有所述直线导轨的一侧。当所述导轨板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沿着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推件朝向所述夹爪夹持的电芯施加推力。

9、如此,在进行入壳操作时,推杆组件中的第一推件可沿第二方向对电芯施加推力,以辅助电芯进入壳体,实现电芯与壳体之间的入壳操作。

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推件连接的压力检测件。所述压力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推件在第二方向上所承受的压力值。

11、如此,可通过压力检测件检测第一推件在第二方向上所承受的压力值,若在入壳过程中出现电芯卡住、或是其他问题导致第一推件的压力过大,可以及时地通过压力检测件检测到,也可根据需要及时地报警、提示作业人员检查异常。

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推件连接的弹性件。所述第一推件包括相对的安装端和作用端,所述作用端用于施加推力至所述电芯,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端。

13、如此,当第一推件沿第二方向对电芯施加推力时,电芯反作用于第一推件,可以通过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对电芯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避免推力突然增大而对电芯造成损坏。

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组件还包括第二推件,所述第二推件位于所述导轨板的背向所述直线导轨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与所述夹爪连接的背部,所述背部位于位于所述导轨板的背向所述直线导轨的一侧。当所述导轨板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沿着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二推件朝向所述背部施加推力以推松所述夹爪。

15、如此,在进行入壳操作时,推杆组件中的第二推件可沿第二方向对背部施加推力,以推松夹爪,从而电芯失去夹爪的夹持力运动至壳体,实现电芯与壳体之间的入壳操作。

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轨迹板在第一方向的一侧表面上还设有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轨迹槽。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顶针组件。所述顶针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顶针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所述顶针组件包括第四导向部,所述第四导向部伸入所述第四轨迹槽。当所述导轨板带动所述顶针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沿着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顶针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在所述第四轨迹槽和所述第二轨迹槽的作用下沿着所述直线导轨滑动从而靠近或远离。

17、如此,当第一夹持件夹持的电芯与第二夹持件夹持的壳体配合进行入壳操作时,可通过顶针组件沿第二方向对电芯进行导向,以使得电芯的极柱与壳体中心轴一致,从而保证电芯的极柱与壳体之间的同心度,提高入壳操作的精准度和生产合格率。

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的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一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夹持状态;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的第二控制部,所述第二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持状态。

19、如此,在需要进行入壳操作时,可通过第一控制部控制第一夹持部的夹持状态,例如,先通过第一控制部打开第一夹持部,然后将电芯放入第一夹持部,再通过第一控制部控制第一夹持部夹紧电芯,以便进行后续的入壳操作。

20、同样地,在需要进行入壳操作时,可通过第二控制部控制第二夹持部的夹持状态,例如,先通过第二控制部打开第二夹持部,然后将壳体放入第二夹持部,再通过第二控制部控制第二夹持部夹紧壳体,以便进行后续的入壳操作。

2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第三夹持件。所述第三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固定座、从动固定座、传动带和致动件,所述主动固定座和所述从动固定座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致动件设置于所述主动固定座,并用于带动所述传动带在所述主动固定座与所述从动固定座之间沿第二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板在第一方向的一侧表面上还设有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轨迹槽,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第一推件,所述第一推件位于所述导轨板的设有所述直线导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推件连接的压力检测件,所述压力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推件在第二方向上所承受的压力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推件连接的弹性件,所述第一推件包括相对的安装端和作用端,所述作用端用于施加推力至所述电芯,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还包括第二推件,所述第二推件位于所述导轨板的背向所述直线导轨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板在第一方向的一侧表面上还设有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轨迹槽,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的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一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夹持状态;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第三夹持件,所述第三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所述第三夹持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导轨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轨迹槽与所述第二轨迹槽在第三方向上的距离先逐渐变小,再逐渐变大。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第二方向,所述第三轨迹槽与所述第一轨迹槽在第三方向上的距离逐渐变小。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第二方向,所述第四轨迹槽与所述第二轨迹槽在第三方向上的距离先逐渐变小,再逐渐变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固定座、从动固定座、传动带和致动件,所述主动固定座和所述从动固定座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致动件设置于所述主动固定座,并用于带动所述传动带在所述主动固定座与所述从动固定座之间沿第二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板在第一方向的一侧表面上还设有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轨迹槽,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第一推件,所述第一推件位于所述导轨板的设有所述直线导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推件连接的压力检测件,所述压力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推件在第二方向上所承受的压力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推件连接的弹性件,所述第一推件包括相对的安装端和作用端,所述作用端用于施加推力至所述电芯,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圣桃叶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