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C陶瓷基细长管内壁打磨刀具及其打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304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iC陶瓷基细长管内壁打磨刀具及其打磨方法,属于SiC复合材料核反应堆堆芯管技术领域,解决了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细长管内壁面加工困难的问题,其包括打磨刀具,打磨刀具包括刀杆主体,刀杆主体包括相连的插入段和手持段,插入段的末端端部可拆卸的设置有替换式的磨头,手持段的末端端部可拆卸的设置有套筒手柄,且手持段上活动设置有活动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打磨刀具上的磨头可根据细长管内径进行定制更换,以适配打磨加工不同规格细长管内壁,通过多次替换加工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细长管内壁,提高细长管管件内壁面的圆柱度,降低细长管管件内壁面的粗糙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sic复合材料核反应堆堆芯管,具体涉及一种sic陶瓷基细长管内壁打磨刀具及其打磨方法。


技术介绍

1、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战略材料,由于其有具有耐高温、低密度、高比强、高比模、抗氧化、抗烧蚀、对裂纹不敏感及不发生灾难性毁损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卫星宇航、核能及光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2、由于受目前复合材料编织成型工艺技术的限制,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易实现大尺寸、简单型面零件成型,但对于复杂型面、较小尺寸、狭小内腔的零件成型比较困难,同时编制成型后的零件要经过沉积(cvi),而沉积(cvi)过程中,气体产生的sic会附着零件表面,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零件成型后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为降低sic零件及产品型面糙度,对于外型面才有数铣加工的方式降低其粗糙度,但对于狭小内腔粗糙度目前并没有较合理可行的方式,因此大多忽略,实际在应用环境中,由于零件及产品内腔毛糙,对其作用必定有所减损。

3、随着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逐渐严苛,同时提高sic材料的竞争性,降低sic材料狭小内腔表面粗糙度,提高应用效果,是亟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iC陶瓷基细长管内壁打磨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刀具(1);所述打磨刀具(1)包括刀杆主体(3),所述刀杆主体(3)包括相连的插入段(4)和手持段(5),所述插入段(4)的末端端部可拆卸的设置有替换式的磨头(2);所述手持段(5)的末端端部可拆卸的设置有套筒手柄(6),且所述手持段(5)上活动设置有活动轴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iC陶瓷基细长管内壁打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4)的末端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段(41),所述磨头(2)内部开设有贯穿的安装孔(25),所述第一安装段(41)穿过安装孔(25)将磨头(2)套设于第一安装段(41)上,并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ic陶瓷基细长管内壁打磨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刀具(1);所述打磨刀具(1)包括刀杆主体(3),所述刀杆主体(3)包括相连的插入段(4)和手持段(5),所述插入段(4)的末端端部可拆卸的设置有替换式的磨头(2);所述手持段(5)的末端端部可拆卸的设置有套筒手柄(6),且所述手持段(5)上活动设置有活动轴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ic陶瓷基细长管内壁打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4)的末端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段(41),所述磨头(2)内部开设有贯穿的安装孔(25),所述第一安装段(41)穿过安装孔(25)将磨头(2)套设于第一安装段(41)上,并通过紧固螺母(9)与第一安装段(41)末端的螺纹配合紧固磨头(2)于第一安装段(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ic陶瓷基细长管内壁打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2)包括锥面段(21)和柱面段(22),所述锥面段(21)和柱面段(22)上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铲断槽(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ic陶瓷基细长管内壁打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面段(22)的底部表面开设有“一”字形的止动卡槽(24),所述柱面段(22)与第一安装段(41)之间设置有止动卡键(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强李登洪许建锋张杰张少博吴亚明张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