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68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配合结构,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内饰卡接装置和第二内饰卡接装置,所述第一内饰卡接装置包括限制所述第二内饰卡接装置水平运动的限位装置和限制所述第二内饰卡接装置竖向运动的插接板,所述第二内饰卡接装置包括支撑部和延展部,所述延展部伸入所述第一内饰卡接装置内且与所述限位装置和所述插接板可拆卸式卡紧连接,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内饰卡接装置的底部紧密贴合。本申请将第二内饰卡接装置的延展部伸入第一内饰卡接装置与限位装置和插接板可拆卸式卡紧连接,实现对第二内饰卡接装置的水平和竖向限位,有效的兼顾两个方向的匹配效果,控制零件匹配的间隙面差。控制零件匹配的间隙面差。控制零件匹配的间隙面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配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逐渐进步,汽车行业也在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而汽车内饰的品质感要求高已经成为必然和社会共识。汽车的内饰件包括车厢的隔板、门内装饰板、仪表板总成、扶手等零部件。不同于汽车的其它部件,汽车内饰件是汽车内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驾驶者和乘坐者评价汽车舒适度的关键因素,决定着汽车档次,影响着人们的选购意向。
[0003]在汽车中,硬内饰零部件,例如:门板与窗框饰条、上立柱与下立柱等配合方式一直是内饰零件匹配中一处难点,由于护板整体的U型截面,导致卡接限位结构不能有效的兼顾两个方向的匹配效果,卡接牢靠后并不能解决因零件本身变形翘曲,产生间隙面差导致的汽车内饰外观不美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配合结构,用以解决汽车内饰零件匹配效果差,产生间隙面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配合结构,包括第一内饰卡接装置和第二内饰卡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饰卡接装置和第二内饰卡接装置,所述第一内饰卡接装置包括限制所述第二内饰卡接装置水平运动的限位装置和限制所述第二内饰卡接装置竖向运动的插接板,所述第二内饰卡接装置包括支撑部和延展部,所述延展部伸入所述第一内饰卡接装置内且与所述限位装置和所述插接板可拆卸式卡紧连接,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内饰卡接装置的底部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饰卡接装置包括第一U型板,所述限位装置和所述插接板均设置在所述第一U型板的内凹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部设有与所述插接板相配合的固定插接装置,所述固定插接装置包括限位内凸板,所述限位内凸板靠近所述第一U型板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限位卡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上开设有一端开口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一端槽壁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所述插接槽的另一端槽壁穿过所述限位卡接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接装置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延展部的两侧,所述第一U型板上设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