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小门吹风和加热辅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189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动小门吹风和加热辅助系统,包括:充电壳体,内置于车门钣金的开口,所述充电壳体在车门钣金内构成内腔,且所述充电壳体上设有充电插接模块,所述充电插接模块用于与充电枪接合;充电门,转动连接于充电壳体,并闭合或打开内腔,且所述充电门与车门钣金之间形成有开放空间;加热辅助系统,包括连通内腔的加热输入通道,以及用于输出热流的热源,所述加热通道引导热流进入内腔,并作用于开放空间,且所述充电门上还设有允许热流输出至开放空间的加热输出通道,进而快速解除充电门的冰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小门吹风和加热辅助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电动小门吹风和加热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具有充电小门的电动车辆是已知的,充电小门能够可操作的连接到充电插座处,从而闭合或是打开充电插座,充电插座用于连接到电动车辆外部的充电站的插头,从而提供电能补充,在电动车辆充电期间,充电小门保持充电插座打开,在电动车辆的行驶期间,充电小门保持充电插座关闭

[0003]事实上,电动车辆的是需要不定期充电的,因此充电小门需要经常开合,而为了保证充电小门开合的流畅性,充电小门与车辆钣金之间势必存在间隙,甚至是在充电小门与充电插座之间存在间隙,导致充电小门与车门钣金之间存在渗水和积水的可能

[0004]在上述渗水和积水的情况下,当电动车辆处于恶劣低温天气时,间隙中残存的积水容易将充电小门冻结在车门钣金或是充电插座上,小门无法正常开启或开启困难等现象,此时若采用热水或工具撬开等处理办法,操作麻烦且解冻效果也不佳,还可能对车体产生损伤,从而对使用者造成困扰

[0005]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车用充电小门防冰冻装置,公开号为
CN217533022U
,包括设置于小门或基座上的加热片,加热片包括加热层和位于加热层两侧的绝缘层,加热层的两个电极上分别设置有电极导线,电极导线能够与所述车体电源电连接,对于该种防冰冻装置,其势必需要在充电小门的内部布置线路,由该专利的附图1中可知,电极导线需要从基座处延伸,并连接至小门,在充电状态下,电极导线不可避免的露置于外部空间,且电极导线需要随充电小门转接随动动作,存在磨损破损的情况,不利于长期使用

[0006]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车辆用充电门的防结冰结构,公开号为
CN116001604A
,其同样采用加热垫的方式,对门内盖与门外盖之间的间隙空间实施加热,而在加热垫的连接方式上,该专利给出了可以通过与导线组合的端子块电连接到外部电源,在门内盖的内侧形成端子插入部,端子插入部连接端子块,然而,若是采用插接通电的方式,则充电小门在打开状态下无法进行加热工作,而在充电小门回转至关闭状态时,转动轨迹的充电小门上的端子插入部与充电插座上的端子块接合不便,若是采用端子接触通电的方式,则端子导电部分依旧会在充电小门打开状态下露置

[0007]对于上述的两份相关专利,两者均采用在充电小门内嵌设电加热垫的方式,实施破冰加热,该种方式势必占用充电小门内部空间,造成布线困难,且充电小门在其垂直方向上的厚度增加,相较于传统无加热的充电小门,需要对原版的充电小门以及充电插座做较大的结构改造,实施成本较高,重要的是,该种电加热垫的方式,热量需要经过充电小门传导至冻结位置,存在热损失,化冰效率较低,另外,上述的电加热垫仅布置在充电小门的轮廓侧,若充电插座内侧存在冻结,电加热垫无法对充电插座内部实施有效的化冰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小门吹风和加热辅助系统

[0009]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电动小门吹风和加热辅助系统,包括:充电壳体,内置于车门钣金的开口,所述充电壳体在车门钣金内构成内腔,且所述充电壳体上设有充电插接模块,所述充电插接模块用于与充电枪接合;
[0010]充电门,转动连接于充电壳体,并闭合或打开内腔,且所述充电门与车门钣金之间形成有开放空间;
[0011]加热辅助系统,包括连通内腔的加热输入通道,以及用于输出热流的热源,所述加热通道引导热流进入内腔,并作用于开放空间,且所述充电门上还设有允许热流输出至开放空间的加热输出通道

[0012]进一步,所述充电门包括:
[0013]驱动臂,其一端活动连接在充电壳体内,所述驱动臂另一端形成连接部;
[0014]充电外盖,盖设于连接部并露置在车门钣金

[0015]进一步,所述加热输出通道构成在驱动臂内,所述驱动臂上开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连通内腔和
/
或加热输入通道,所述输出口连通加热输出通道和开放空间

[0016]进一步,所述连接部的外轮廓

车门钣金的开口以及充电外盖界定出开放空间,且所述开放空间处设有隔绝内腔的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布置在连接部

充电外盖和充电壳体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0017]进一步,所述连接部的轮廓关于车门钣金开口延伸并至少部分的遮蔽充电壳体

[0018]进一步,所述充电外盖与驱动臂之间形成隔腔,所述隔腔允许热流进入其内,并释放至开放空间

[0019]进一步,所述充电门上设有连通加热输入通道或内腔的输入口,以及连通加热输出通道和开放空间的输出口,所述输入口与输入口均设置在充电门的相对下位

[0020]进一步,所述驱动臂面向充电外盖设有交错布置的若干筋条,且若干筋条关于车门垂直方向高低设置,相邻的所述筋条之间构成热流引导通道

[0021]进一步,所述充电壳体被划分为与驱动臂的传动端轮廓匹配的第一区域,以及与连接部匹配的第二区域,所述输入口被设置在第一区域,或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邻接位置

[0022]进一步,所述加热辅助系统还包括用于朝向加热输入通道和内腔输送热流的出风部件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
本技术通过在车门钣金内设置加热辅助系统,加热辅助系统的接线布线得以藏匿于车门钣金内部,对充电壳体的结构安装,以及对充电门的转动均无影响,进而保证加热辅助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0024]2、
当充电门与车门钣金之间的开放空间被冰冻而无法打开时,启动加热辅助系统并输出热流,热流能够通过加热输入通道进入充电壳体的内腔内,并通过驱动臂上的输入口进入隔腔,充分作用于充电门后,最后从输出口输出至开放空间,进而快速解除充电门的冰冻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充电门在关闭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充电门在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充电门在拆除充电外盖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充电门在关闭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9]图5为图4中
A
处的放大图;
[0030]图6为本技术的充电壳体和加热辅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的驱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技术的驱动臂的剖视图;
[0033]图9为本技术的充电壳体的局部剖视图;
[0034]图
10
为本技术的驱动臂与驱动机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电动小门吹风和加热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壳体
(1)
,内置于车门钣金
(2)
的开口
(2.1)
,所述充电壳体
(1)
在车门钣金
(2)
内构成内腔
(1.1)
,且所述充电壳体
(1)
上设有充电插接模块
(3)
,所述充电插接模块
(3)
用于与充电枪接合;充电门
(4)
,转动连接于充电壳体
(1)
,并闭合或打开内腔
(1.1)
,且所述充电门
(4)
与车门钣金
(2)
之间形成有开放空间
(5)
;加热辅助系统
(6)
,包括连通内腔
(1.1)
的加热输入通道
(6.1)
,以及用于输出热流的热源
(6.2)
,所述加热输入通道
(6.1)
引导热流进入内腔
(1.1)
,并作用于开放空间
(5)
,且所述充电门
(4)
上还设有允许热流输出至开放空间
(5)
的加热输出通道
(6.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小门吹风和加热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门
(4)
包括:驱动臂
(7)
,其一端活动连接在充电壳体
(1)
内,所述驱动臂
(7)
另一端形成连接部
(7.5)
;充电外盖
(8)
,盖设于连接部
(7.5)
并露置在车门钣金
(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小门吹风和加热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输出通道
(6.3)
构成在驱动臂
(7)
内,所述驱动臂
(7)
上开设有输入口
(6.4)
和输出口
(6.5)
,所述输入口
(6.4)
连通内腔
(1.1)

/
或加热输入通道
(6.1)
,所述输出口
(6.5)
连通加热输出通道
(6.3)
和开放空间
(5)。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小门吹风和加热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
(7.5)
的外轮廓

车门钣金
(2)
的开口
(2.1)
以及充电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怀杨幸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