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1838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其包括:减震底架,所述减震底架的均匀设置有三个液压减震器以及三个复位弹簧,三个所述液压减震器以及复位弹簧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顶板;所述减震底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所述支撑托的上侧壁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上侧壁设置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法兰,所述支撑法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两排缓冲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液压减震器以及复位弹簧能够有效对上侧传递的冲击力进行吸收,从而可以对气囊进行支撑,有效避免了气囊自损。有效避免了气囊自损。有效避免了气囊自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成型
,特别涉及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企业对压机提出了工作高效率,低能耗的要求。泵站使用泵—蓄能器复合动力,快速下压、回程过程中,泵—蓄能器同时作用,系统短时间流量比单动力系统提高数倍,减少辅助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超30%。泵站使用泵—蓄能器复合动力,非最大流量状态,由蓄能器进行能量转化,削峰填谷,最大流量状态,蓄能器释放能量,油泵在经济高效区间运行,实现节能和增效,二元能量转换带来30%节能效果。
[0003]但是现有的合金件压铸机用大流量囊式蓄能器,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气囊在受力膨胀之后,壳体内部不具备良好的缓冲装置,长久以往会对壳体内壁造成冲击,并受自身重力的影响,会造成自坠受损的问题。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解决了现有的壳体内部没有缓冲结构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该装置设置了两排缓冲架,缓冲架的扭力弹簧以及缓冲垫可以有效对气囊进行缓冲,一方面可以对气囊冲击进行缓冲,减少减震底座的减震要求,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气囊对壳体内壁的冲击,从而有效减少壳体损坏的问题。
[0007]该装置设置了液压减震器以及复位弹簧,液压减震器以及复位弹簧能够有效对上侧传递的冲击力进行吸收,从而可以对气囊进行支撑,有效避免了气囊自损。r/>[0008]本技术还提供具有上述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包括:减震底架,所述减震底架的均匀设置有三个液压减震器以及三个复位弹簧,三个所述液压减震器以及复位弹簧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顶板;
[0009]所述减震底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所述支撑托的上侧壁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上侧壁设置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法兰,所述支撑法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两排缓冲架,每排所述缓冲架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缓冲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0010]根据所述的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所述支撑托与减震底架为一体成型制成,提高支撑托与减震底架之间的结构强度。
[0011]根据所述的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所述减震底架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的下侧壁设置有防滑纹,提高减震底架支撑的稳定性。
[0012]根据所述的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所述支撑板与减震底架之间固定连接有防尘
套,所述防尘套设置为折叠状,便于进行伸缩,防尘套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减震底架中。
[0013]根据所述的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所述气囊设置在支撑顶板的正上侧,所述支撑顶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垫,对气囊进行缓冲。
[0014]根据所述的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所述缓冲架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提高缓冲架的缓冲效果,并且可以使得缓冲架复位。
[0015]根据所述的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所述缓冲垫以及弹性垫均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缓冲效果好。
[0016]根据所述的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每排所述缓冲架均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缓冲架均匀设置之阿壳体的内侧壁,提高缓冲效果。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的内部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的减震底架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的正面示意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壳体;101、缓冲架;1011、缓冲垫;102、支撑套;2、气囊;201、支撑法兰;3、减震底架;301、支撑垫;302、液压减震器;303、复位弹簧;304、防尘套;305、支撑板;306、支撑托;4、传动杆;401、支撑顶板;4011、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参照图1

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其包括:减震底架3,减震
底架3的均匀设置有三个液压减震器302以及三个复位弹簧303,三个液压减震器302以及复位弹簧303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05,支撑板305与减震底架3之间固定连接有防尘套304,防尘套304设置为折叠状,便于进行伸缩,防尘套304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减震底架3中,支撑板305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传动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顶板401,气囊2设置在支撑顶板401的正上侧,支撑顶板40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垫4011,对气囊2进行缓冲。
[0028]减震底架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托306,支撑托306与减震底架3为一体成型制成,提高支撑托306与减震底架3之间的结构强度,减震底架3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垫301,支撑垫301的下侧壁设置有防滑纹,提高减震底架3支撑的稳定性,支撑托306的上侧壁安装有壳体1,壳体1的上侧壁设置有支撑套102,支撑套10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法兰201,支撑法兰2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囊2,壳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两排缓冲架101,每排缓冲架101的数量设置为四个,缓冲架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011,缓冲架101与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提高缓冲架101的缓冲效果,并且可以使得缓冲架101复位,缓冲垫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底架(3),所述减震底架(3)的均匀设置有三个液压减震器(302)以及三个复位弹簧(303),三个所述液压减震器(302)以及复位弹簧(303)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05),所述支撑板(305)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所述传动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顶板(401);所述减震底架(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托(306),所述支撑托(306)的上侧壁安装有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侧壁设置有支撑套(102),所述支撑套(10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法兰(201),所述支撑法兰(2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囊(2),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两排缓冲架(101),每排所述缓冲架(101)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缓冲架(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0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流量囊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306)与减震底架(3)为一体成型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军高丁郭红飞郭路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晟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