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纹仿麻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1819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护一种变纹仿麻面料,采用复合经纱和符合纬纱编织成绉组织结构,所述变纹仿麻面料的完全组织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纹仿麻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仿麻面料,特别是一种以涤纶为原材料的变纹仿麻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居住条件的改善,消费者对家纺面料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实用性和耐用性上,而是对其功能性

时尚性和环保性等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从以往的品种单一向多样化

区别化转变,进入“从量到质”、“从有到好”、“求新求特”的新阶段

[0003]麻纤维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天然纤维,不仅具有吸湿

透气等其他纤维难以比拟的优势,还具有独特的风格,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纺纱抱合差

褶皱回复性差等问题,且产量较低,成本较高

而涤纶纤维是合成纤维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以涤纶纤维为原料制备仿麻纤维,既可降低成本,又可赋予产品更好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功能性

舒适性

时尚性

环保性的涤纶仿麻面料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变纹仿麻面料,采用两种经纱和两种纬纱编织成绉组织结构,所述变纹仿麻面料的完全组织由
60
根经纱和
40
根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浮在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
[0006]所述完全组织第
1、8、17、24、30、35、39、43、50、55
列的经纱在第
2、3、6、7、9、10、13、15、18、19、22、23、25、26、27、29、32、34、35、37、38、39
行的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
[0007]所述完全组织的第
2、10、15、22、29、33、38、44、49、57
列的经纱在第
1、2、4、5、8、11、12、15、16、19、21、22、24、27、28、30、31、33、35、37、40
行的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
[0008]所述完全组织的第
3、7、13、19、26、32、37、46、52、56
列经纱在第
3、5、6、8、9、11、13、14、17、19、20、23、24、26、29、30、32、33、36、38、39
行的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
[0009]所属完全组织的第
4、12、18、23、27、31、42、48、54、58
列的经纱在第
1、2、4、5、7、9、12、14、15、17、18、21、24、25、26、28、31、32、34、36、39、40
行的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
[0010]所属完全组织的第
5、9、14、21、25、34、41、45、53、60
列的经纱在第
1、3、6、8、10、11、14、16、18、20、21、23、26、27、30、31、34、35、37、38
行的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
[0011]所述完全组织的第
6、11、16、20、28、36、40、47、51、59
列的经纱在第
1、4、5、7、8、10、12、13、16、17、20、22、25、28、29、31、33、34、36、37、40
行的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

[0012]优选的,所述经纱为采用消光涤纶轻网弹丝与半光涤纶阳离子并网丝

[0013]优选的,所述纬纱为半光涤纶轻网弹丝与半光涤纶阳离子并网丝

[0014]优选的,所述消光涤纶轻网弹丝与半光涤纶阳离子并网丝的规格为
100D/144F
消光涤纶
DTY

200D/72
阳离子半光
FDY
并网

[0015]优选的,所述半光涤纶轻网弹丝与半光涤纶阳离子并网丝的规格为
150D/48F
阳离

DTY

200D/288F
涤绝半光
DTY
并网

[0016]优选的,所述面料的经密为
350

370

/cm
,纬密为
330

350

/cm。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阳离子涤纶和普通涤纶经过活性环保染料染整工艺,在不同温度下吸色产生双色效应

同时消光和半消光涤纶的混合使用使织物具有特殊光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并不断对生产工艺的调整,优化各项工艺参数,可解决因纬丝密度不均匀造成的停台

停车档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0019]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 本技术采用绉组织作为面料的组织结构,在喷水织机上进行织造,使面料获得仿麻效果,再经过后续的后处理使面料手感柔软

肌理自然;
[0021]2. 本技术采用消光涤纶轻网弹丝与半光涤纶阳离子并网丝做经,以半光涤纶轻网弹丝与半光涤纶阳离子并网丝作纬,按照特定规律交织成绉组织,使织物在获得仿麻效果的基础上获得了双色效应和特殊光泽,使织物更具时尚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案
[0023]下面结合附图1和实施列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4]一种变纹仿麻面料,采用两种经纱和两种纬纱编织成绉组织结构,所述变纹仿麻面料的完全组织由
60
根经纱和
40
根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浮在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
[0025]所述完全组织第
1、8、17、24、30、35、39、43、50、55
列的经纱在第
2、3、6、7、9、10、13、15、18、19、22、23、25、26、27、29、32、34、35、37、38、39
行的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
[0026]所述完全组织的第
2、10、15、22、29、33、38、44、49、57
列的经纱在第
1、2、4、5、8、11、12、15、16、19、21、22、24、27、28、30、31、33、35、37、40
行的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
[0027]所述完全组织的第
3、7、13、19、26、32、37、46、52、56
列经纱在第
3、5、6、8、9、11、13、14、17、19、20、23、24、26、29、30、32、33、36、38、39
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变纹仿麻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复合经纱和符合纬纱编织成绉组织结构,所述变纹仿麻面料的完全组织由
60
根经纱和
40
根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浮在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所述完全组织的第
1、8、17、24、30、35、39、43、50、55
列的经纱在第
2、3、6、7、9、10、13、15、18、19、22、23、25、26、27、29、32、34、35、37、38、39
行的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所述完全组织的第
2、10、15、22、29、33、38、44、49、57
列的经纱在第
1、2、4、5、8、11、12、15、16、19、21、22、24、27、28、30、31、33、35、37、40
行的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所述完全组织的第
3、7、13、19、26、32、37、46、52、56
列经纱在第
3、5、6、8、9、11、13、14、17、19、20、23、24、26、29、30、32、33、36、38、39
行的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所述完全组织的第
4、12、18、23、27、31、42、48、54、58
列的经纱在第
1、2、4、5、7、9、12、14、15、17、18、21、24、25、26、28、31、32、34、36、39、40
行的纬纱之上为经组织点;所述完全组织的第
5、9、14、21、25、34、41、45、53、60
列的经纱在第
1、3、6、8、10、11、14、16、18、20、21、23、2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燕杰陈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雅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