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调温双层织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纺织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开发具有功能性、智能化的纺织品已经成为流行趋势,其中可实现温度调节的智能调温纺织品作为功能性纺织品的典型代表更是受到广泛青睐。现有的相变智能调温纺织品,主要通过后整理工艺得到,将密封处理后的相变材料,如相变微胶囊与黏合剂,附着于单层织物表面使其具备智能调温功能。但是经过后整理工艺得到的智能调温织物,其黏合剂与相变材料大都附着于织物表面或纤维间隙,导致原有织物的透气性能下降,织物偏硬且不耐洗涤。此外,相变微胶囊后整理成本较高。因此,开发具有良好的透气舒适性且性价比高的智能调温织物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而如何保证织物的透气舒适性和良好的调温保温功能也是本领域的挑战和难点。
2、相对于普通单层织物而言,双层织物所夹持的空气量比单层织物更多,因此双层织物面料的保暖性也更好。由于聚酯纤维作为合成纤维中应用最广、产量最高的品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新型相变纤维和涤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调温双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温双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炭复合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温双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月桂酸和石蜡的质量比为1:3-5,SP80和TW80的质量比1:1-2,月桂酸和SP80的质量比为20-30:1,微米介孔空心炭球在乳液中的浓度为8-12w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温双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多巴胺和负载相变材料的炭球的质量比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温双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温双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炭复合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温双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月桂酸和石蜡的质量比为1:3-5,sp80和tw80的质量比1:1-2,月桂酸和sp80的质量比为20-30:1,微米介孔空心炭球在乳液中的浓度为8-12w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温双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多巴胺和负载相变材料的炭球的质量比为1-2:1,避光搅拌反应的时间为4-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温双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冰浴条件为-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温双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聚多巴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燕杰,莫颖凌,陈雪明,陈晓玲,邓丽娟,王欲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雅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