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尼龙格子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502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纯尼龙格子布,涉及格子布技术领域,包括横向尼龙束和纵向尼龙束,且横向尼龙束之间成平行分布,纵向尼龙束穿插在横向尼龙束之间,且纵向尼龙束成波浪形结构,横向尼龙束与纵向尼龙束之间成十字型分布,且横向尼龙束与纵向尼龙束之间交织形成方格,通过采用纯尼龙制成,在进行使用时,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且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尼龙细丝对横向尼龙束和纵向尼龙束进行约束,避免发生松散,导致紧实度下降,且通过采用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对尼龙主丝和尼龙细丝进行涂覆第二涂层,形成的复合尼龙丝涂覆第一涂层,具有较强的固色效果,避免在长时间使用时,产生脱色问题,提高使用寿命,方便使用,提高格子布的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尼龙格子布


[0001]本技术涉及格子布
,特别是涉及一种纯尼龙格子布。

技术介绍

[0002]格子布是以图案为称呼的面料,或纺织的方式,可以用纯棉,可以用尼龙做格子面料,格子布面料有很多种,有全棉、涤纶、雪纺、亚麻,等等,不同的格子布面料有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材质制成的格子布,具有不同的性能,
[0003]如公开号为:CN209257631U,一种涤纶格子布,包括格子布,所述格子布设置有涤纶面料,所述涤纶面料设置有第一涤纶面料和第二涤纶面料,所述第一涤纶面料的下侧设置有第一贴合层,所述第一贴合层远离第一涤纶面料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涂膜层,所述第一涂膜层远离第一贴合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透气层,所述防水透气层远离第一涂膜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涂膜层,所述第二涂膜层远离防水透气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贴合层,通过格子布采用涤纶面料,涤纶色织格子面料同样也是一种常见的布料,这种色织格子布的面料牢固耐用、抗皱性较强,耐热性能比较好,比较适合做百褶裙的原料,另外这种色织格子布面料具有耐腐蚀性的特点,所以不怕发霉和蛀虫。
[0004]但在进行使用时,具有耐磨效果不佳的问题,而由于尼龙的优良性能,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比棉花耐磨性高10倍,比羊毛高20倍,当拉伸至3

6%时,弹性回复率可达100%,能经受上万次折挠而不断裂,采用尼龙制成的格子布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得到广泛的使用。
[0005]但现在采用尼龙制成的格子布,在进行使用时,常常容易出现开线,导致紧实度降低,且在进行使用时,由于磨损,导致褪色,影响格子布的使用效果,使用寿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纯尼龙格子布,在进行使用时,具有较强的紧实效果,并在长时间使用时,不易发生松散,并且在长时间磨损后,颜色的牢固程度优良,不易脱色,提高格子布的使用寿命。
[0007]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纯尼龙格子布,包括横向尼龙束和纵向尼龙束,且所述横向尼龙束之间成平行分布,所述纵向尼龙束穿插在所述横向尼龙束之间,且所述纵向尼龙束成波浪形结构,所述横向尼龙束与所述纵向尼龙束之间成十字型分布,且所述横向尼龙束与所述纵向尼龙束之间交织形成方格,在进行制作时,将所述横向尼龙束平行分布,并进行拉紧,且将所述纵向尼龙束成波浪形穿过所述横向尼龙束,使得所述横向尼龙束与所述纵向尼龙束之间成十字型分布,形成格子效果,且在进行穿插所述纵向尼龙束后,调节所述横向尼龙束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横向尼龙束之间以及所述纵向尼龙束之间型压紧,进而提高形成格子布的紧实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横向尼龙束与所述纵向尼龙束均采用复合尼龙丝组成,且所述复合尼龙丝之间成平行结构形成所述横向尼龙束和所述纵向尼龙束,且所述横向尼龙束与所述
纵向尼龙束均为片状结构,所述复合尼龙丝的外表面涂覆有第一涂层,且所述横向尼龙束中所述复合尼龙丝与所述纵向尼龙束上的所述复合尼龙丝上的所述第一涂层颜色不同,材质相同,所述横向尼龙束与所述纵向尼龙束上的所述复合尼龙丝之间交织固定有尼龙细丝,且所述尼龙细丝成蛇形分布,所述尼龙细丝将所述复合尼龙丝进行束缚成长方形的束状结构,形成所述横向尼龙束和所述纵向尼龙束,通过所述复合尼龙丝,并进行平行分布,方便形成所述横向尼龙束和所述纵向尼龙束,并通过所述尼龙细丝,使得形成所述横向尼龙束和所述纵向尼龙束之间成紧实的片状结构,避免在长时间使用时,造成松散,且通过在所述复合尼龙丝的表面涂覆有材质相同颜色不同的所述第一涂层,在进行纺织时,提高所述横向尼龙束和所述纵向尼龙束之间的色差,形成格子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复合尼龙丝包括尼龙主丝和尼龙复丝,且所述尼龙复丝缠绕在所述尼龙主丝的外侧,所述尼龙复丝的数量为多根,所述尼龙复丝成螺旋结构,且所述尼龙复丝之间相互压紧,所述第一涂层涂覆在所述尼龙复丝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涂层浸入到所述尼龙复丝之间形成的缝隙中,通过所述尼龙主丝和所述尼龙复丝,且所述尼龙复丝成螺旋缠绕在所述尼龙主丝的表面,使得所述复合尼龙丝的表面形成凹凸不同的结构,进而在涂覆所述第一涂层时,提高附着效果,提高使用寿命,避免所述第一涂层脱落。
[0010]优选的,所述尼龙主丝与所述尼龙复丝的外表面在进行挤出时,均形成凸起,且所述尼龙主丝与所述尼龙复丝的外表面涂覆有第二涂层,且所述第二涂层浸入到所述凸起之间,所述横向尼龙束上的所述第一涂层和所述第二涂层颜色和材质相同,且所述纵向尼龙束上的所述第一涂层与所述第二涂层颜色和材质相同,通过在对所述尼龙主丝和所述尼龙复丝进行挤出时,调节喷丝孔的形状,在表面形成凸起,提高所述第二涂层与所述尼龙主丝和所述尼龙复丝的附着效果,且通过所述第一涂层和所述第二涂层,提高在后期使用时,受到磨损后,具有较强的耐磨效果,避免产生脱色,方便使用,提高使用寿命。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纯尼龙制成,在进行使用时,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且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尼龙细丝对横向尼龙束和纵向尼龙束进行约束,避免发生松散,导致紧实度下降,且通过采用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对尼龙主丝和尼龙细丝进行涂覆第二涂层,形成的复合尼龙丝涂覆第一涂层,具有较强的固色效果,避免在长时间使用时,产生脱色问题,提高使用寿命,方便使用,提高格子布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尼龙细丝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复合尼龙丝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尼龙复丝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横向尼龙束;2、纵向尼龙束;3、复合尼龙丝;4、第一涂层;5、尼龙细丝;6、尼龙主丝;7、尼龙复丝;8、凸起;9、第二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纯尼龙格子布,包括横向尼龙束1和纵向尼龙束
2,且横向尼龙束1之间成平行分布,纵向尼龙束2穿插在横向尼龙束1之间,且纵向尼龙束2成波浪形结构,横向尼龙束1与纵向尼龙束2之间成十字型分布,且横向尼龙束1与纵向尼龙束2之间交织形成方格,在进行制作时,将横向尼龙束1平行分布,并进行拉紧,且将纵向尼龙束2成波浪形穿过横向尼龙束1,使得横向尼龙束1与纵向尼龙束2之间成十字型分布,形成格子效果,且在进行穿插纵向尼龙束2后,调节横向尼龙束1之间的距离,使得横向尼龙束1之间以及纵向尼龙束2之间型压紧,进而提高形成格子布的紧实效果。
[0019]横向尼龙束1与纵向尼龙束2均采用复合尼龙丝3组成,且复合尼龙丝3之间成平行结构形成横向尼龙束1和纵向尼龙束2,且横向尼龙束1与纵向尼龙束2均为片状结构,复合尼龙丝3的外表面涂覆有第一涂层4,且横向尼龙束1中复合尼龙丝3与纵向尼龙束2上的复合尼龙丝3上的第一涂层4颜色不同,材质相同,横向尼龙束1与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尼龙格子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尼龙束(1)和纵向尼龙束(2),且所述横向尼龙束(1)之间成平行分布,所述纵向尼龙束(2)穿插在所述横向尼龙束(1)之间,且所述纵向尼龙束(2)成波浪形结构,所述横向尼龙束(1)与所述纵向尼龙束(2)之间成十字型分布,且所述横向尼龙束(1)与所述纵向尼龙束(2)之间交织形成方格,所述横向尼龙束(1)与所述纵向尼龙束(2)均采用复合尼龙丝(3)组成,且所述复合尼龙丝(3)之间成平行结构形成所述横向尼龙束(1)和所述纵向尼龙束(2),且所述横向尼龙束(1)与所述纵向尼龙束(2)均为片状结构,所述复合尼龙丝(3)的外表面涂覆有第一涂层(4),且所述横向尼龙束(1)中所述复合尼龙丝(3)与所述纵向尼龙束(2)上的所述复合尼龙丝(3)上的所述第一涂层(4)颜色不同,材质相同,所述横向尼龙束(1)与所述纵向尼龙束(2)上的所述复合尼龙丝(3)之间交织固定有尼龙细丝(5),且所述尼龙细丝(5)成蛇形分布,所述尼龙细丝(5)将所述复合尼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川葛永超林达志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豪宝染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