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坯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106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坯布,涉及纺织坯布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由若干经纱组和若干纬纱组经纬编织而成的基层,以及穿设在基层上的耐磨纱线,各个经纱组和纬纱组编织形成有若干间隙和交织点组,耐磨纱线通过间隙在基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来回穿插,耐磨纱线与经纱组之间的夹角为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坯布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坯布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磨坯布。

技术介绍

[0002]坯布就是指纺织原料织成后还没有经过印染加工的布,供印染加工用的本色坯布,一般包括梭织坯布和针织坯布。
[0003]当梭织坯布受到外界摩擦时,会导致梭织坯布的表面起球,由于坯布的耐磨和抗起球性和坯布表面突出的纤维有关,坯布表面突出的纤维越多就会导致坯布的耐磨性较差容易起球,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坯布在摩擦时起球往往会在坯布的表面进行刷毛或烧毛处理,以去除坯布表面突出的纤维,从而增加坯布的耐磨抗起球性能。
[0004]刷毛或烧毛处理虽然能够去除坯布表面突出的纤维,但是在坯布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纤维强力或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或抱合力时,纤维还是会被拉出纱线从而形成突出的纤维,从而导致坯布起球,因此坯布的耐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坯布,具有良好的耐磨抗起球性。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一种耐磨坯布,包括由若干经纱组和若干纬纱组经纬编织而成的基层,以及穿设在基层上的耐磨纱线,各个所述经纱组和纬纱组编织形成有若干间隙和交织点组,所述耐磨纱线通过间隙在基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来回穿插,所述耐磨纱线与经纱组之间的夹角为45

60
°
,所述耐磨纱线依次浮于交织点组的上方和沉于交织点组的下方。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线包括若干芳纶单丝合股而成的抗断纱芯,所述抗断纱线外侧螺旋包缠有若干锦纶单丝。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芳纶单丝的支数为500

600支,所述锦纶单丝的支数为200

300支。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纱组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所述纬纱组包括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所述第一经纱浮于第一纬纱的上方并沉于第二纬纱的下方,所以第二经纱沉于第一纬纱的下方并浮于第二纬纱的上方。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线的粗度均大于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的粗度。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线的纱支为20

30支,所述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的纱支相同均为40

60支。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由若干长绒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由若干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在基层上穿设有耐磨纱线,耐磨纱线能够在基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有保护层,当坯布受到摩擦物的摩擦时,耐磨纱线在基层表面形成的保护层能够避免坯布在受到摩擦时摩擦物直接接触基层,也就避免了基层中的经纱组和纬纱组受到摩擦而导致经纱组和纬纱组中产生突出的纤维,能够避免起球,且耐磨纱线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从而使坯布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耐磨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基层;2、耐磨纱线;3、经纱组;4、纬纱组;5、间隙;6、锦纶单丝;7、第一经纱;8、第二经纱;9、第一纬纱;10、第二纬纱;11、抗断纱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一种耐磨坯布,如图1所示,包括由若干经纱组3和若干纬纱组4经纬编织而成的基层1,以及穿设在基层1上的耐磨纱线2,经纱组3包括第一经纱7和第二经纱8,纬纱组4包括第一纬纱9和第二纬纱10,第一经纱7浮于第一纬纱9的上方并沉于第二纬纱10的下方,所以第二经纱8沉于第一纬纱9的下方并浮于第二纬纱10的上方,各个经纱组3和纬纱组4编织形成有若干间隙5和交织点组,是向梭织机中喂入第一经纱7、第二经纱8、第一纬纱9,第二纬纱10编织而成,相邻两个第一经纱7和第二经纱8组3成经纱组3,相邻两个第一纬纱9和第二纬纱10组4成纬纱组4,各个经纱组3之间的距离大于同一经纱组3中第一经纱7和第二经纱8之间的距离,各个纬纱组4之间的距离大于同一纬纱组4中第一纬纱9和第二纬纱10之间的距离,耐磨纱线2通过间隙5在基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来回穿插,耐磨纱线2与经纱组3之间的夹角为45
°
,耐磨纱线2与经纱组3之间的夹角取决于经纱组3和纬纱组4的编织密度,当经纱组3和纬纱组4的编织密度相同时,耐磨纱线2与经纱组3之间的夹角为45
°
,耐磨纱线2依次浮于交织点组的上方和沉于交织点组的下方,从而在基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有保护层,保护层能够垫在基层1的上方和下方,能够避免坯布在受到摩擦物的摩擦时摩擦物直接接触基层1,也就避免了基层1中的经纱组3和纬纱组4受到摩擦而导致经纱组3和纬纱组4中产生突出的纤维,能够避免起球,且耐磨纱线2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使得保护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从而使坯布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0022]如图3所示,耐磨纱线2包括若干芳纶单丝合股而成的抗断纱芯11,抗断纱线外侧螺旋包缠有若干锦纶单丝6,芳纶单丝由对位芳纶熔融后经过喷丝板喷丝而成,具有良好的抗断裂性能,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锦纶单丝6由锦纶熔融后经过喷丝板喷丝而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当坯布受到摩擦时,只有浮于坯布表面的耐磨纱线2被摩擦,锦纶单丝6具有超强的耐磨性,能够使得耐磨纱线2具有超强的耐磨性,且不易断裂。
[0023]如图3所示,芳纶单丝的支数为500支,锦纶单丝6的支数为200支,芳纶单丝的粗度更小,从而使得在抗断纱线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芳纶单丝的数量更多,能够使得芳纶单丝
受到的拉扯力更加均匀,能够增加芳纶单丝的抗断能力,锦纶单丝6较粗,在受到摩擦力时,摩擦强度更大,能够避免锦纶单丝6受到摩擦而产生断裂,从而增加了耐磨纱线2的耐磨能力。
[0024]如图1所示,耐磨纱线2的粗度均大于第一经纱7和第二经纱8、第一纬纱9和第二纬纱10的粗度,且耐磨纱线2的纱支为25支,第一经纱7、第二经纱8、第一纬纱9、第二纬纱10的纱支相同均为50支,耐磨纱线2的粗度更大能够使得在基层1上形成有保护层更加厚,在受到摩擦物的摩擦时,摩擦物能够距离基层1更远,能避免坯布弯折后能和摩擦物产生接触,从而使得面料的抗摩擦性能更好。
[0025]如图2所示,基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耐磨涂层是PU材料涂覆在基层1的上表面而成,具有隔离基层1的效果,能够避免摩擦物直接和基层1产生摩擦,从而避免在基层1上产生毛球,因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0026]如图1所示,第一经纱7和第二经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坯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经纱组(3)和若干纬纱组(4)经纬编织而成的基层(1),以及穿设在基层(1)上的耐磨纱线(2),各个所述经纱组(3)和纬纱组(4)编织形成有若干间隙(5)和交织点组,所述耐磨纱线(2)通过间隙(5)在基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来回穿插,所述耐磨纱线(2)与经纱组(3)之间的夹角为45

60
°
,所述耐磨纱线(2)依次浮于交织点组的上方和沉于交织点组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线(2)包括若干芳纶单丝合股而成的抗断纱芯(11),所述抗断纱线外侧螺旋包缠有若干锦纶单丝(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单丝的支数为500

600支,所述锦纶单丝(6)的支数为200

300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组(3)包括第一经纱(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阳朱霏霏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潘昊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