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体系统中的压力能量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液体余压能量回收装置有多种形式,结构上繁简差别很大,效率差别较大,按照工 作原理可分为二大类水力涡轮式能量回收装置和功交换式能量回收装置。水力涡轮式能量回收装置,能量的转换过程为压力能——机械能(轴功)—— 压力能。即以机械能作为流体能量传递的中间环节,故又称为机械能中介式技术,于70 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进入市场,典型装置类型有逆转泵型(FrancisPump)、佩尔顿型 (Pehonffheel)叶轮和水力透平(Turbo Charger)等,该能回收技术由于受到能量多次转换 的影响,虽技术比较成熟,但能量回收效率只有30-70%。功交换式能量回收装置,能量的转换过程为压力能——压力能。它使高低压流体 直接交换压力能,如果忽略装备中的摩擦和泄漏,装置的效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00%,实际 效率亦可达到90%以上。正是这种高回收效率,使其成为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研究、开 发的热点。按照运动部件的类型,这类装置可分阀控功交换器(Worker Exchange)和压力 交换器(Pressure Exchange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余压能量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动电机(26)和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用于机械密封的动环(13a)、驱动轴(6)、转子(7)、从动轴(17),转子(7)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与驱动轴的轴向平行的流道;所述压力交换器还设有不转组件,所述不转组件包括机械密封盖(1)、用于机械密封的静环(13b)、固定配流盘(4)、浮动配流盘(8)、壳体(16)、压缩弹簧(11)、外端盖(22)和螺栓(12);所述固定配流盘(4)设有相对低压流体进口(3)、相对高压流体出口(14)并安装了所述驱动轴的轴套(5),所述浮动配流盘(8)设有相对低压流体出口(9)、相对高压流体进口(21)并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亚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时空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