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板芯片移除的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0825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芯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板芯片移除的治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板芯片移除的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芯片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板芯片移除的治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将芯片从基板上移除时,没有可用的治具,只能借助于现有的上片机台

但用此机台会有如下缺点:
1.
由于加热平台较靠近机台内部,不便于作业员手动操作
。2.
可用的基板宽度受限于机台,无法随基板宽度变换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板芯片移除的治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基板芯片移除的治具,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端设有真空区,真空区的底座内设有若干内部真空管,内部真空管上端设有若干真空孔,真空区一侧设有挡杆,位于底座下端设有加热棒

[0005]所述的底座内一侧设有外接真空管,外接真空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内部真空管

[0006]所述的底座一侧设有外接真空孔

[0007]所述的底座上端一侧设有真空开关

[0008]所述的加热棒一侧设有热电偶

[0009]所述的挡杆呈
L
型布置

[0010]所述的挡杆的数量为2个

[0011]所述的底座下端连接支撑脚

[0012]所述的底座的结构为矩形结构

[0013]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操作便利,可以根据基板宽度来设置真空区的大小,适用范围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2未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参见图1至图2,其中,1是底座,2时真空管,3时真空孔,4时挡杆,5是加热棒,6是真空管,7是连接管,8是真空孔,9是热电偶,
10
是真空开关,
11
是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1至图2所示,底座1上端设有真空区,真空区的底座1内设有若干内部真空管2,内部真空管2上端设有若干真空孔3,真空区一侧设有挡杆4,位于底座1下端设有加热棒
5。
[0019]底座1内一侧设有外接真空管6,外接真空管6通过连接管7连接内部真空管
2。
底座
1
一侧设有外接真空孔8,外接真空孔8的位置与外接真空管6的位置相配合,用于连接外部的真空设备

底座1上端一侧设有真空开关
10。
[0020]加热棒5一侧设有热电偶
9。
热电偶9作为测温元件,可以测得加热棒5的温度,辅助工作人员调节加热棒5的温度

[0021]挡杆4呈
L
型布置

挡杆4的数量为2个

[0022]底座1下端连接支撑脚
11。
底座1的结构为矩形结构

[0023]本技术使用时,将基板放置在底座1上的真空区,将基板与挡杆对齐,挡杆4此时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

接着外接真空管6连接真空设备,配合连接管7,使内部真空管
2、
真空孔8将基板吸附在真空区处,防止基板移动

同时通过加热棒5加热底座1,加热以利于贴布的软化,而使得芯片移除更加简便

接着工作人员可将基板上的芯片移除

[0024]具体使用时,当真空达不到吸附基板的程度时,档杆4可作为第二道限制,限制基板移动

[0025]如图1所示,具体使用时,可以在底座1内设置若干排内部真空管2,每排的内部真空管2分别通过一个连接管7与外接真空管6连接

并且设置真空开关
10
,控制每排连接管7的通断

使用时,可以根据待操作基板的宽度,打开相应的真空开关
10
,使部分内部真空管2工作,形成不同大小的真空区,适用范围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板芯片移除的治具,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端设有真空区,真空区的底座(1)内设有若干内部真空管(2),内部真空管(2)上端设有若干真空孔(3),真空区一侧设有挡杆(4),位于底座(1)下端设有加热棒(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板芯片移除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内一侧设有外接真空管(6),外接真空管(6)通过连接管(7)连接内部真空管(2)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板芯片移除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一侧设有外接真空孔(8)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板芯片移除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端一侧设有真空开关(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君邵滋人赵亚岭童璐晟张舒瑶周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宏茂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