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营养化海水网箱养殖区的综合生物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0494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富营养化海水网箱养殖区的综合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固定化微生物、大型海藻和滤食性贝类为联合修复生物,大型海藻吊养在网箱养殖区的水体上部,快速吸收和转化水体中无机氮、磷富营养化物质的滤食性贝类投放于养殖区底部,可部分沉积到养殖场底质表层的固定化微生物投放于养殖水体中,通过氧化作用和硝化作用强化水体或底泥中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素的硝化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构建以大型藻类、滤食性贝类和固定化硝化细菌为主体生物的综合生物修复方法,可望同时消除水体和底质中的富营养化物质和有机污染物;2.在消除污染物的同时,获得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大型海藻和滤食性贝类,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富营养化海区的生物修复
,具体的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网箱养殖是我国海洋水产养殖业向高密度、集约化发展的代表方式,在大大提高 养殖容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养殖 动物饵料、排泄物等有机污染物以及含有高浓度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的养殖废水,使得养 殖海域污染严重,这不仅直接导致各类有益微生物菌群被杀灭,暴发性疾病频繁发生,制约 我国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而且导致沿海水域的富营养化程度呈扩大和加重趋势,对海洋 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开发研究经济有效的网箱养殖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有效减少 富营养物质和有机质含量,恢复水体的综合功能,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降解等作用,从而消除环境污染 和恢复生态的一个自发的或受控的过程,不仅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 点,而且可与养殖生产同时进行或在养殖后进行,可操作性强,因而在养殖环境污染治理方 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大型海藻在吸收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的同时释放氧气,有效改善养殖环境生态 质量,且具有生长快、可粗放养殖、成本低等特性,已经作为修复生物在去除养殖环境的富 营养化物质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林贞贤等,2006)。国内外诸多学者系统地研究 了多种大型海藻如海带、紫菜、菊花心江蓠、龙须菜、细基江蓠等对富营养化养殖环境的修 复效果,并探讨了海水养殖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策略与修复机理(刘静雯等,2001 ;许忠能 等,2002 ;徐永建等,2004)。同时,大型海藻被广泛应用于鱼、虾和贝类等的综合养殖系统 中,以有效地吸收、利用养殖环境中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同时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并调 节水体PH值,在对养殖环境生物修复的同时,提高养殖系统的经济输出(王吉桥等,2001 ; 曲克明等,2006 ;Troell 等,1999)。利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修复和改善水产养殖水体和底 泥环境的研究也时有报道(罗勇胜等,2006;李卓佳等,1998;杨莺莺等,2003)。王彦波等 (2005)报道了利用高活性生物修复菌剂改善养殖中后期南美白对虾池水体质量的研究, 其中的生物修复菌剂包含了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放线菌 等6种有益菌,结果表明,该生物修复菌剂能够有效地改善养殖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状态,增 加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有效地调节水体PH值,提高水体透明度。袁有宪等(专利公开号 1340462A)公开一种利用广温、广盐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降解或转化养 殖池有机污染物、修复养殖环境的方法,对去除虾池底部的有机污染物效果良好。尽管目前在海水网箱养殖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但现有的技术仍无法为污染水体的治理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可实施的整体方案。水体和 底泥是构成养殖环境密不可分的两个介质,其环境质量往往互相影响和制约。养殖过程中残留的饵料碎屑以及养殖动物所产生的粪便会不断沉积到底泥中,成为底泥污染的重要来 源;而底层水体和表层底泥间又具有强烈的物质交换作用,在一定情况下沉积在底泥中的 污染物会再次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二次污染。而现有的研究内容往往只关注其中一个介质 环境质量的改善,或水体,或底泥。要从根本上减少养殖环境的富营养化和有机质污染,实 现养殖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利用综合修复方法,实现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富营养 化和有机污染的同时去除,但至今未见有这方面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它能满 足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一种,其特征在于以固定化微生 物、大型海藻和滤食性贝类为联合修复生物,大型海藻吊养在网箱养殖区中的水体上部,快 速吸收和转化水体中无机氮、磷富营养化物质的滤食性贝类投放于养殖区底部,可部分沉 积到养殖区底质表层的固定化微生物投放于养殖水体中,通过氧化作用和硝化作用强化水 体或底泥中有机物的降 解和氮素的硝化速率。本专利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构建以大型藻类、滤食性贝类和固定 化微生物为主体生物的综合生物修复方法,可望同时消除水体和底质中的富营养化物质和 有机污染物;(2)在消除污染物的同时,获得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大型海藻和滤食性贝类, 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以固定化微生物、大型海藻和滤食性贝类为联合修复生物,大型海藻吊养 在养殖区中的水体上部,快速吸收和转化水体中无机氮、磷富营养化物质的滤食性贝类投 放于养殖区底部,主要通过滤食和生物沉积作用强化有机碎屑和富营养化物质的吸收转 化;可部分沉积到养殖区底质表层的固定化微生物投放于养殖水体中,通过氧化作用和硝 化作用强化水体或底泥中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素的硝化速率。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大型海藻为海带、紫菜、细枝江蓠、龙须菜、石莼或角叉菜,既可为 采集于近岸海域的野生种,也可摘采于人工养殖场。投加密度为0. 5 5. Okg/m3。所述的 滤食性贝类为贻贝、扇贝、牡蛎、菲律宾蛤仔,既可采集于近岸海域底泥中,也可采集于人工 养殖场,投加密度为20 200个/m3。所述的固定化微生物由长期受到富营养化和有机质 污染的底泥中富集和驯化得到,包括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亚消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按等重 比例混合,菌细胞有效数量为1. OX IO7个/g,投加数量为0. 2 2. Okg/m3 ;所述微生物固定 化方法如下将100 200目固定化载体依次用5%盐酸和5%的氢氧化钠各浸泡2h后,蒸 馏水冲洗至中性;高温干热灭菌后,每公斤固定化载体加入2 5L混合菌剂发酵液,冷冻干 燥后,即得到固定化的微生物修复菌剂。所述的固定化载体包括硅藻土、高岭土、沸石等。实施例1在中国海洋大学对虾养殖基地,在Im(长)Xlm(宽)XL 5m(深)网箱中吊养 5. OKg龙须菜,向该网箱内底部分别投加200个栉孔扇贝(Chlamys fareri),网箱水体中 投加将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亚消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等重比例混合得到的固定化微生物2. OKgo定时监测各项水质和底质指标。第4天时各生物修复体系的水质和泥质监测指标 见表1。其中,对照组为未添加任何修复生物的处理体系,对于未进行修复的对照组中,水体 和底泥的综合环境质量较差,都超过国家IV类海水水质和III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修 复4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只吊养大型海藻龙须菜的水体中无机氮(DIN)和磷酸盐(PO4-P) 营养盐明显减少分别达68. 6%和76. 9%,溶解氧含量(DO)增大137. 5%,悬浮颗粒物(SS) 和化学耗氧量(COD)分别下降32. 9%和12. 0%,但其他水质和底质指标未有明显改善;对 于只添加固定化微生物的体系,尽管水质和底质指标有一定的改善,其中,水体DIN、PO4-P, COD和SS分别下降46. 6 %、48. 3 %、35. 8 %、51. 8 %,DO上升70. 0 %,底泥中的总有机碳 (TOC)和间隙水中溶解有机磷(DOP)也分别下降23. 2%和25. 4%,但养殖环境整体未得到 明显改善;对于同时添加菌剂、滤食性贝类以及吊养龙须菜体系,水质和底质指标都明显改 善,其中,水体中 DIN、PO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营养化海水网箱养殖区的综合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固定化微生物、大型海藻和滤食性贝类为联合修复生物,大型海藻吊养在养殖区中的水体上部,快速吸收和转化水体中无机氮、磷富营养化物质的滤食性贝类投放于养殖区底部,可部分沉积到养殖区底质表层的固定化微生物投放于养殖水体中,通过氧化作用和硝化作用强化水体或底泥中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素的硝化速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生康石晓勇韩秀荣张桂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