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用数控凸轮磨床对凸轮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避免盘形凸轮表面 产生接刀痕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盘形凸轮或凸轮轴零件在很多领域的机械设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汽车行业 和纺织机械行业中,特别是高端纺织机械中的精编机,共扼凸轮作为其中最关键的零件,需 要其拥有足够的精度才能保证编织过程中工序的严格和工艺的精细,最终保证编织产品的 高质量。盘形凸轮或凸轮轴由于其表面的轮廓线型复杂,因此对磨削精度和生产效率的要 求都很高。如何提高磨削效率和加工质量是凸轮磨削加工控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将数控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高速、高效凸 轮磨削加工工艺。但是,在盘形凸轮的磨削加工过程中,凸轮轮廓原始数据的获取往往存在 一定的误差,人们往往很难得到精确的凸轮的轮廓线。当这些存在误差的数据被输入数控 凸轮磨床加工时,在误差较大的位置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接刀痕。当这些带接刀痕的盘形凸 轮被安置在精编机等机械设备上时,会出现噪音增大、纺织速度降低、磨损速度快等问题。经文献检索发现,范晋伟等人在《中国机械工程》2004(14) 1223-1226上发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避免盘形凸轮表面产生接刀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通过凸轮精密测量仪测得盘形凸轮的母轮的轮廓的离散点数据,由凸轮精密测量仪的圆光栅编码器获得凸轮旋转的角度信号,由凸轮精密测量仪的测量头和直线光栅获得凸轮升程的位移信号,然后通过数据采集卡将所测凸轮的轮廓的离散点数据输入计算机,并以极坐标形式{ρ↓[m],θ↓[m]}表示,其中m=1,2,3,Λ,k;k=360/(θ↓[2]-θ↓[1]),ρ↓[m]为第m个凸轮升程数据,θ↓[m]为第m个采样角度数值,由(ρ↓[m],θ↓[m])表示任意一个采样点的数据;②根据步骤①中得到的凸轮轮廓的离散点数据{ρ↓[m],θ↓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国勇,张建生,黄文生,徐磊,范力旻,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