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泥氧化改性用混合改性设备及改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009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活污泥氧化改性用混合改性设备及改性方法,包括:改性反应器,改性反应器内腔安装有与之同心的空心内筒,空心内筒表面开设有循环通孔;双层管设置有多个并沿空心内筒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分布,双层管设置成环状并位于改性反应器和空心内筒之间,双层管表面安装有混合器;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改性反应器和空心内筒之间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双层管,双层管外侧安装有混合器,双层管同时输送氧化剂溶液和高压气体,并在混合器中混合后喷出,打入到周围污泥内,使污泥与氧化剂能够在改性反应器和空心内筒之间形成循环流动并充分混合,避免局部污泥未被氧化改性而影响后续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泥氧化改性用混合改性设备及改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为一种生活污泥氧化改性用混合改性设备及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活污泥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并且不易自然风干;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
污泥中的病原微生物传播疾病,危害人们健康;
2、
污泥中微生物促使有机质腐败而产生恶臭,并伴随污泥生命周期对空气产生污染;
3、
污泥中的有机质腐败物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向污泥中加入微纳米化的氧化剂,氧化剂与污泥中的有机残片

细菌菌体等反应

破壁

改性,可对污泥起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0004]但目前,生活污泥集中处理时,污泥体量较大,氧化剂向污泥加入的过程中,难以与污泥产生充分的混合,导致局部污泥未被氧化改性而影响后续的处理工艺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生活污泥氧化改性用混合改性设备及改性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泥氧化改性用混合改性设备及改性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局部污泥难以与氧化剂充分混合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泥氧化改性用混合改性设备,包括:
[0007]改性反应器,所述改性反应器内腔安装有与之同心的空心内筒,所述空心内筒表面开设有循环通孔;
[0008]双层管,所述双层管设置有多个并沿空心内筒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双层管设置成环状并位于改性反应器和空心内筒之间,所述双层管表面安装有混合器

[0009]优选的,所述双层管包括送气管和送液管,所述送液管位于送气管内腔并与之同心,所述双层管的一端贯穿改性反应器并延伸至改性反应器外侧,所述改性反应器外侧设置有双层汇集管,多个所述双层管均与双层汇集管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混合器包括混合室,所述混合室的上端连通有液路支管,液路支管贯穿送气管并与送液管内腔连通,所述混合器的侧面连通有气路支管,所述气路支管与送气管的内腔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混合室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与之连通的喷头,所述混合室内腔安装有导流芯,所述导流芯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锥形凸起且锥形凸起与液路支管的端口对应

[0012]优选的,所述导流芯的上端边缘固定安装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并与安装环的径向呈
45
度夹角,所述导流板由下而上抵住混合室的上端内壁

[0013]优选的,所述导流芯设置为空心结构且下端具有开口,所述导流芯的下端固定设
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表面中部和边缘处均开设有通孔一,所述导流芯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二

[0014]优选的,所述混合室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环形台,所述喷头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法兰,且法兰和环形台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的内径小于限位板的外径,所述法兰由下而上抵住限位板的下表面边缘将导流芯固定

[0015]优选的,所述改性反应器的顶部安装有泄压管和检测仪表,所述改性反应器的下方设置有输送管,且改性反应器的底部与输送管之间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中部设置有阀门

[0016]一种基于上述的生活污泥氧化改性用混合改性设备的改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一

将含水率
80

98
%的污泥送入预处理流程调节成含水率
95

98
%的污泥,通过渣浆泵送入改性反应器内腔并位于改性反应器和空心内简之间的间隙中;
[0018]步骤二

由氧化剂发生器制备氧化改性剂,并进行微纳米化,将微纳米化的氧化改性剂的水溶液与高压气体混合后打入改性反应器内腔的污泥中对污泥进行改性;
[0019]步骤三

改性后的污泥进入沉降槽沉降,沉降槽内加入絮凝剂,沉降槽上清液返回水处理系统,沉降槽底流进入压滤机,滤液返回水处理系统,压滤机滤饼为含水率
50

60
%的脱水污泥,之后送入焚烧系统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改性反应器和空心内筒之间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双层管,双层管外侧安装有混合器,双层管同时输送氧化剂溶液和高压气体,并在混合器中混合后喷出,打入到周围污泥内,使污泥与氧化剂能够在改性反应器和空心内筒之间形成循环流动并充分混合,避免局部污泥未被氧化改性而影响后续处理工艺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污泥流动路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
A
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双层管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混合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混合器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导流芯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
B
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

[0031]图中:
1、
改性反应器;
2、
空心内筒;
3、
循环通孔;
4、
双层管;
41、
送气管;
42、
送液管;
5、
混合器;
51、
混合室;
511、
环形台;
52、
喷头;
521、
法兰;
53、
液路支管;
54、
气路支管;
55、
导流芯;
551、
锥形凸起;
552、
安装环;
553、
导流板;
554、
限位板;
555、
通孔一;
556、
通孔二;
6、
双层汇集管;
7、
泄压管;
8、
检测仪表;
9、
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生活污泥氧化改性用混合改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反应器
(1)
,所述改性反应器
(1)
内腔安装有与之同心的空心内筒
(2)
,所述空心内筒
(2)
表面开设有循环通孔
(3)
;双层管
(4)
,所述双层管
(4)
设置有多个并沿空心内筒
(2)
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双层管
(4)
设置成环状并位于改性反应器
(1)
和空心内筒
(2)
之间,所述双层管
(4)
表面安装有混合器
(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泥氧化改性用混合改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管
(4)
包括送气管
(41)
和送液管
(42)
,所述送液管
(42)
位于送气管
(41)
内腔并与之同心,所述双层管
(4)
的一端贯穿改性反应器
(1)
并延伸至改性反应器
(1)
外侧,所述改性反应器
(1)
外侧设置有双层汇集管
(6)
,多个所述双层管
(4)
均与双层汇集管
(6)
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泥氧化改性用混合改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
(5)
包括混合室
(51)
,所述混合室
(51)
的上端连通有液路支管
(53)
,液路支管
(53)
贯穿送气管
(41)
并与送液管
(42)
内腔连通,所述混合器
(5)
的侧面连通有气路支管
(54)
,所述气路支管
(54)
与送气管
(41)
的内腔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泥氧化改性用混合改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
(51)
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与之连通的喷头
(52)
,所述混合室
(51)
内腔安装有导流芯
(55)
,所述导流芯
(55)
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锥形凸起
(551)
且锥形凸起
(551)
与液路支管
(53)
的端口对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泥氧化改性用混合改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芯
(55)
的上端边缘固定安装有安装环
(552)
,所述安装环
(552)
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导流板
(553)
,所述导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华王玉才邢栋韩林旭秦峰白国钦王亚锐左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市华兴浮选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