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夹合装置及瓣膜修复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9558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8
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瓣膜夹合装置及瓣膜修复系统,该瓣膜夹合装置包括主体和夹合体,夹合体包括夹合件,且安装于主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瓣膜夹合装置及瓣膜修复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指一种瓣膜夹合装置及瓣膜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在疾病的诊断

治疗等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导管介入治疗可以通过更小的创面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更加有利于术后恢复,因此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术者在经导管递送植入医疗器械并操作该植入医疗器械时往往借助影像的引导,但仍然面临患者体内复杂的环境的挑战,需持续改进医疗器械,提高医疗器械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瓣膜夹合装置及瓣膜修复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以提高经导管介入治疗的效果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瓣膜夹合装置,包括主体和夹合体,夹合体安装于主体上;主体包括传动组件,该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远端和第二连杆的近端设有传动结构,该传动结构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传递轴向运动;夹合体包括夹合件,夹合件与述第二连杆的远端铰接,第二连杆的轴向运动带动夹合件的开合运动,改变夹合件与主体之间的夹角

[0005]在一种实现中,控制瓣膜夹合装置的驱动力径向作用于第一连杆,传动结构传递轴向运动的同时防止径向运动趋势向第二连杆的传递

[0006]在一种实现中,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第一连杆的远端,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第二连杆的近端,且在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轴向运动时,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轴向抵接

[0007]在一种实现中,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轴向抵接限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轴向的一个方向上的相对移动,或者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轴向抵接限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轴向的两个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0008]在一种实现中,第二限位结构具有凹形侧面,第一限位结构具有向第一连杆内侧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位于凹形侧面的凹槽内

[0009]在一种实现中,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杆的远端的限位件,该限位件具有腔室,腔室具有向远端的开口,第二连杆的近端穿过向远端的开口,第二连杆近端的第二限位结构容纳于腔室,且第二限位结构的最大尺寸大于向远端的开口的尺寸

[0010]在一种实现中,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杆的近端的限位件,限位件具有腔室,腔室具有向近端的开口,第一连杆的远端穿过向近端的开口,第一连杆远端的第一限位结构容纳于腔室,且第一限位结构的最大尺寸大于向近端的开口的尺寸

[0011]在一种实现中,位于限位件的腔室的第二限位结构为球形或椭球形;或者,位于限位件的腔室的第一限位结构为球形或椭球形

[0012]在一种实现中,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杆的远端的限位件,限位件的腔
室还具有向近端的开口,第一连杆的远端穿过向近端的开口在腔室内与第二连杆近端的第二限位结构在向远端轴向运动时抵接

[0013]在一种实现中,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杆的近端的限位件,限位件的腔室还具有向远端的开口,第二连杆的近端穿过向远端的开口在腔室内与第一连杆近端的第一限位结构在向远端轴向运动时抵接

[0014]在一种实现中,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一连杆一体成型,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二连杆一体成型;或者,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一连杆一体成型,第二限位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杆;或者,第一限位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杆,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二连杆一体成型;或者,第一限位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杆,第二限位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杆

[0015]在一种实现中,传动组件中相抵接的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具有凸起结构

[0016]在一种实现中,第一连杆具有内部空间,内部空间的截面为非圆形

[0017]在一种实现中,内部空间的截面为椭圆形

长方形

三角形

或跑道形

[0018]在一种实现中,主体还包括:附接件,第一连杆设置于附接件内,且附接件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第一连杆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螺旋相匹配

[0019]在一种实现中,夹合体还包括:抓捕件,设置于主体和夹合件之间

[0020]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瓣膜修复系统,包括以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瓣膜夹合装置以及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用于递送与控制瓣膜夹合装置

[0021]在一种实现中,输送系统包括导管和递送装置,该递送装置包括控制机构和递送杆,递送杆的近端与控制机构连接,递送杆的远端穿过导管径向作用于瓣膜夹合装置的传动组件,且递送杆的远端截面为非圆形

[0022]在一种实现中,递送杆与瓣膜夹合装置的传动组件的第二连杆的抵接面具有凸起结构

[0023]以上瓣膜夹合装置及瓣膜修复系统采用了分段式传动结构,隔离了径向运动趋势从主体的第一段向第二段的传递,如此,第二段驱动夹合件的开合运动,使得夹合件的运动趋于连续稳定的变化,在操作过程中,瓣膜夹合装置具有更稳定的状态,有利于操作者对夹合件的控制,降低了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0024]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一种治疗应用场景示意图;
[002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瓣膜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瓣膜修复系统的远端放大的瓣膜夹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瓣膜夹合装置在闭合状态下的平面视图;
[0029]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瓣膜夹合装置在一种打开状态下的平面视图;
[0030]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瓣膜夹合装置在另一种打开状态下的平面视图;
[0031]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瓣膜夹合装置在倒置状态下的平面视图;
[0032]图8‑

14
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瓣膜夹合装置在操作过程中的示意图;
[0033]图
15
是图4所示的瓣膜夹合装置的一种主体的实施例的沿
A

A
方向的剖面图;
[0034]图
16
是图5或图6所示的瓣膜夹合装置的一种主体的实施例的沿
A

A
方向的剖面图;
[0035]图
17
是图7所示的瓣膜夹合装置的一种主体的实施例的沿
A

A
方向的剖面图;
[0036]图
18
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动组件的平面视图;
[0037]图
19
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夹合体,安装于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远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近端设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传递轴向运动;所述夹合体包括夹合件,所述夹合件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远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轴向运动带动所述夹合件的开合运动,改变所述夹合件与所述主体之间的夹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瓣膜夹合装置的驱动力径向作用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传动结构传递所述轴向运动的同时防止径向运动趋势向所述第二连杆的传递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的远端,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的近端,且在所述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二连杆轴向运动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轴向抵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轴向抵接限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在轴向的一个方向上的相对移动,或者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轴向抵接限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在轴向的两个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具有凹形侧面,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具有向所述第一连杆内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凹形侧面的凹槽内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的远端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具有腔室,所述腔室具有向远端的开口,所述第二连杆的近端穿过所述向远端的开口,所述第二连杆近端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容纳于所述腔室,且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向远端的开口的尺寸;或者,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的近端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具有腔室,所述腔室具有向近端的开口,所述第一连杆的远端穿过所述向近端的开口,所述第一连杆远端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容纳于所述腔室,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向近端的开口的尺寸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限位件的腔室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球形或椭球形;或者,位于所述限位件的腔室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球形或椭球形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的远端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腔室还具有向近端的开口,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龚善石闫伟季佳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普实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