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451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它包括第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整的电致变色器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平整的电致变色器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致变色器件一般包括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第二
ITO
导电玻璃,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第二
ITO
导电玻璃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并形成有用于填充电致变色溶液的填充腔

公开号为
CN116449624A
的中国专利中就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具体结构

[0003]在摄像头和
AR
眼镜等产品中都需要使用厚度薄

平整度一致性高的电致变色器件,因此这一类电致变色器件中的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第二
ITO
导电玻璃均需要采用厚度在
0.25mm
以下的薄玻璃制作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薄玻璃的抗形变能力较差因此容易变形,在制成电致变色器件后,薄玻璃的中心区域通常会有一定的凹陷变形,因此两片薄玻璃之间的所述填充腔会出现中心区域较薄而四周区域较厚的情况,导致填充腔的厚度不均匀,这将会导致光线在两片薄玻璃的表面反射的光会产生光程差,当光程差等于二分之一波长的整数倍时会产生牛顿环,进而影响了电致变色器件在摄像头和
AR
眼镜等产品中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平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它能够防止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第二
ITO
导电玻璃的中心区域产生凹陷变形,能够使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保持良好的平整度,进而使填充腔的厚度保持均匀一致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它包括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第二
ITO
导电玻璃;其中,
[0006]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之间设有胶框,所述胶框的内侧包围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之间的填充腔;
[0007]所述填充腔中填充有电致变色溶液;
[0008]所述填充腔中还设有分布在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之间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的衬垫

[0009]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衬垫的分布密度,所述衬垫的分布密度为1~
10

/mm2。
[0010]进一步,所述衬垫为颗粒状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衬垫的粒径为
50
μ
m

200
μ
m。
[0012]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衬垫的具体材质,所述衬垫的材质为不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0013]进一步,所述填充腔的厚度为
100
μ
m

125
μ
m。
[0014]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胶框的具体结构,所述胶框包括围坝胶部和
UV
胶部;其中,
[0015]所述围坝胶部环绕设置在所述填充腔的外侧,所述围坝胶部中具有与所述填充腔
连通的灌注口;
[0016]所述
UV
胶部设于所述灌注口中进行封口

[0017]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的具体结构,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材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材的朝向所述填充腔的一端面上的第一
ITO
导电层;
[0018]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包括第二玻璃基材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基材的朝向所述填充腔的一端面上的第二
ITO
导电层

[0019]进一步,所述胶框密封设置在所述第一
ITO
导电层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层之间

[002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当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均采用薄玻璃制作时,位于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之间的所述衬垫能够支撑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进而使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保持良好的平整度,防止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的中心区域产生凹陷变形,进而使所述填充腔的厚度保持均匀一致,避免了光线在第一
ITO
导电玻璃和第二
ITO
导电玻璃的表面反射的光产生光程差,进而不会产生牛顿环,保证了电致变色器件在摄像头和
AR
眼镜等产品中的使用性能

进一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申请实施例的平整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平整度可以保持
≤5
μ
m
,使得由薄玻璃制作的电致变色器件保持良好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平整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如图
1、2
所示,一种平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它包括第一
ITO
导电玻璃
100
和第二
ITO
导电玻璃
200
;其中,
[0025]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
100
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
200
之间设有胶框
300
,所述胶框
300
的内侧包围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
100
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
200
之间的填充腔1;
[0026]所述填充腔1中填充有电致变色溶液2;
[0027]所述填充腔1中还设有分布在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平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
ITO
导电玻璃
(100)
和第二
ITO
导电玻璃
(200)
;其中,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
(100)
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
(200)
之间设有胶框
(300)
,所述胶框
(300)
的内侧包围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
(100)
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
(200)
之间的填充腔
(1)
;所述填充腔
(1)
中填充有电致变色溶液
(2)
;所述填充腔
(1)
中还设有分布在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
(100)
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
(200)
之间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
ITO
导电玻璃
(100)
和所述第二
ITO
导电玻璃
(200)
的衬垫
(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
(3)
的分布密度为1~
10

/mm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
(3)
为颗粒状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
(3)
的粒径为
50
μ
m

200
μ
m。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
(3)
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华李坤林锟杰陈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瓴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