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443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镜片,它包括第一透明基板和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前表面上的导电反射层;其中,所述导电反射层包括从前往后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变色镜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镜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致变色后视镜因为能够减少反射眩光而被广泛使用,电致变色镜片是电致变色后视镜的核心部件,电致变色镜片中具有电致变色层和导电反射层等结构,导电反射层用于为所述电致变色层通电

目前,很多企业选择在导电反射层中使用银合金以提高所述导电反射层的导电性能,譬如公开号为
CN102998870A
的中国专利中就在导电反射层中使用了银合金

但是,银合金的价格比较昂贵,会导致电致变色镜片的整体生产成本大大增加,进而制约了电致变色镜片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致变色镜片,它能够降低电致变色镜片的生产成本,有利于电致变色镜片的推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致变色镜片,它包括第一透明基板和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前表面上的导电反射层;其中,
[0005]所述导电反射层包括从前往后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
ITO


铝合金层和二氧化硅层;
[0006]所述二氧化硅层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前表面上

[0007]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
10

200nm。
[0008]进一步,所述铝合金层的厚度为
20

150nm。<br/>[0009]进一步,所述电致变色镜片还包括第二透明基板

第二
ITO
层和电致变色层;其中,
[0010]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前方;
[0011]所述第二
ITO
层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后表面上;
[0012]所述电致变色层设于所述第一
ITO
层和所述第二
ITO
层之间

[0013]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具体结构,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
[0014]密封设于所述第一
ITO
层和所述第二
ITO
层之间的密封胶框,所述密封胶框的内侧设有密封腔;
[0015]填充在所述密封腔中的电致变色溶液

[0016]进一步,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端部连接有第一电极条,所述第一电极条与所述导电反射层电性连接;
[0017]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一端部连接有第二电极条,所述第二电极条与所述第二
ITO
层电性连接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条与所述导电反射层中的第一
ITO
层相抵

[0019]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第二电极条的具体材质,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第二电极条均为金属材质

[0020]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具体材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均为玻璃材质

[002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在所述导电反射层中使用了铝合金层提高了整个导电反射层的导电性能,所述铝合金层主要起导电和反射的作用

其中,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铝合金代替了银合金,虽然铝合金层的导电性能比银合金稍差,但铝合金层仍具备足够优良的导电性能,而且铝合金的价格相比银合金低廉很多,大大节约了成本,大幅降低了电致变色镜片的生产成本,有利于电致变色镜片的推广应用

其中,在所述铝合金层和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之间设置所述二氧化硅层是为了填补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坑洼,使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前表面更平整,进而能够减少第一透明基板对光的吸收,有利于提高了透射率和反射率;此外设置所述二氧化硅层还能够增加所述铝合金层的附着力

设置所述第一
ITO
层是为了保护所述铝合金层以防止所述铝合金层被氧化,解决了铝合金层易氧化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电致变色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所示,一种电致变色镜片,它包括第一透明基板1和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的前表面上的导电反射层
100
;其中,
[0026]所述导电反射层
100
包括从前往后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
ITO

2、
铝合金层3和二氧化硅层4;
[0027]所述二氧化硅层4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的前表面上;具体的,在所述导电反射层
100
中使用了铝合金层3提高了整个导电反射层
100
的导电性能,所述铝合金层3主要起导电和反射的作用

其中,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铝合金代替了银合金,虽然铝合金层3的导电性能比银合金稍差,但铝合金层3仍具备足够优良的导电性能,而且铝合金的价格相比银合金低廉很多,大大节约了成本,大幅降低了电致变色镜片的生产成本,有利于电致变色镜片的推广应用

[0028]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铝合金层3和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之间设置所述二氧化硅层4是为了填补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上的坑洼,使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的前表面更平整,进而能够减少第一透明基板1对光的吸收,有利于提高了透射率和反射率;此外设置所述二氧化硅层4还能够增加所述铝合金层3的附着力

设置所述第一
ITO
层2是为了保护所述铝合金层3以防止所述铝合金层3被氧化,解决了铝合金层3易氧化的缺点

[0029]如图1所示,所述二氧化硅层4的厚度可以为
10

200nm
,所述铝合金层3的厚度可以为
20

150n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层4的厚度为
10nm
,所述铝合金层3的厚度为
20nm。
[0030]如图1所示,所述电致变色镜片还可以包括第二透明基板
5、
第二
ITO
层6和电致变色层;其中,
[0031]所述第二透明基板5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的前方;
[0032]所述第二
ITO
层6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5的后表面上;
[0033]所述电致变色层设于所述第一
ITO
层2和所述第二
ITO
层6之间;具体的,所述第一
ITO
层2和所述第二
ITO
层6也具有导电性

[0034]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致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透明基板
(1)
和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
(1)
的前表面上的导电反射层
(100)
;其中,所述导电反射层
(100)
包括从前往后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
ITO

(2)、
铝合金层
(3)
和二氧化硅层
(4)
;所述二氧化硅层
(4)
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
(1)
的前表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层
(4)
的厚度为
10

200n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层
(3)
的厚度为
20

150n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透明基板
(5)、
第二
ITO

(6)
和电致变色层;其中,所述第二透明基板
(5)
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
(1)
的前方;所述第二
ITO

(6)
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
(5)
的后表面上;所述电致变色层设于所述第一
ITO

(2)
和所述第二
ITO

(6)
之间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华李坤吴旭东杨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瓴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