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148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4
一种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工艺,涉及电致变色器件技术领域。该制备工艺包括:提供第一透明导电玻璃和第二透明导电玻璃;在第一透明导电玻璃的导电面点边框胶,以形成环形胶层;在环形胶层内涂撒间隔粒子,以在第一透明导电玻璃的导电面形成位于环形胶层内的粒子区;在粒子区内涂撒电致变色溶液材料以形成电致变色溶液层,电致变色溶液层与环形胶层之间具有间隙;将第二透明导电玻璃贴合在环形胶层上,并对环形胶层进行预固化,以得到第一器件;对第一器件进行加压,同时对环形胶层进行二次固化,以使电致变色溶液填满环形胶层的内腔。该制备工艺简单,能够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器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是电致变色材料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得失电子使得电致变色材料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由于电致变色能够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因此,由电致变色材料制成的电致变色器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窗、显示器、成像设备等领域。
[0003]目前,常见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生产工艺是,先将两片切割好形状的玻璃的导电层通过边框胶进行叠合,待边框胶固化后,对其抽取真空并进行变色溶液的灌注,然后对器件进行封口,完成器件的组装。然而,该灌注方式因存在电致变色溶液内容易出现气泡、电致变色溶液与边框胶容易发生互溶以及需要二次封口等问题,因此,其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均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简单,能够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工艺,该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工艺包括:提供第一透明导电玻璃和第二透明导电玻璃;在第一透明导电玻璃的导电面点边框胶,以形成环形胶层;在环形胶层内涂撒间隔粒子,以在第一透明导电玻璃的导电面形成位于环形胶层内的粒子区;在粒子区内涂撒电致变色溶液材料以形成电致变色溶液层,电致变色溶液层与环形胶层之间具有间隙;将第二透明导电玻璃贴合在环形胶层上,并对环形胶层进行预固化,以得到第一器件;对第一器件进行加压,同时对环形胶层进行二次固化,以使电致变色溶液填满环形胶层的内腔。该制备方式简单,能够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
[0007]可选地,在环形胶层内涂撒间隔粒子,以在第一透明导电玻璃的导电面形成位于环形胶层内的粒子区,包括:在环形胶层内均匀涂撒间隔粒子,以在第一透明导电玻璃的导电面形成位于环形胶层内的粒子区,间隔粒子的直径小于环形胶层的厚度。
[0008]可选地,将第二透明导电玻璃贴合在环形胶层上,并对环形胶层进行预固化,以得到第一器件,包括:在真空环境下,将第二透明导电玻璃吸附贴合在环形胶层上,以得到第二器件;对第二器件进行加压,以减薄环形胶层的厚度;对环形胶层进行紫外线照射,以使环形胶层进行预固化,以得到第一器件。
[0009]可选地,对第二器件进行加压,以减薄环形胶层的厚度,包括:对第二器件进行加压,以减薄环形胶层的厚度,其中,减薄后的环形胶层的厚度大于间隔粒子的直径。
[0010]可选地,对第一器件进行加压,同时对环形胶层进行二次固化,以使电致变色溶液填满环形胶层的内腔,包括:将第一器件置于烤箱内烘烤固化,且在烘烤固化的同时对第一器件进行加压并保压,以对环形胶层进行二次固化且使电致变色溶液填满环形胶层的内腔。
[0011]可选地,烤箱内温度在70℃至90℃之间。
[0012]可选地,在烘烤的同时对第一器件进行加压并保压,包括:在烘烤的同时对第一器件进行加压并保压,以使环形胶层的厚度与间隔粒子的直径相同。
[0013]可选地,间隔粒子的直径在0.05mm至0.15mm之间。
[0014]可选地,第一透明导电玻璃和第二透明导电玻璃的厚度在0.05mm至1.1mm之间。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该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由上述的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7]本申请通过对将间隔粒子涂撒到环形胶层内,且使得电致变色溶液层铺设在由间隔粒子形成的粒子区内,并使得电致变色溶液层与环形胶层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可以对环形胶层进行预固化使得环形胶层由液态变为固态,如此,在对第一器件进行加压并二次固化时,既可以使得电致变色溶液层充满环形胶层的整个内腔,还能够避免环形胶层和电致变色溶液层发生互溶反应。且由于本申请未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灌液的方式,而是采用点胶的方式形成电致变色溶液层,因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致变色溶液中容易出现气泡的问题,能够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生产良率,有效减少损失。同时,由于本申请未采用灌液的方式,因此,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也无需对灌注口进行二次封口,相对现有技术而言制备方式简单,能够减少制备步骤,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因多工序而造成的不良风险,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工艺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工艺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过程图之一;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过程图之二;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过程图之三;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过程图之四;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过程图之五。
[0026]图标:10

第一透明导电玻璃;20

第二透明导电玻璃;30

环形胶层;40

粒子区;41

间隔粒子;50

电致变色溶液层;100

第一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第一透明导电玻璃和第二透明导电玻璃;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玻璃的导电面点边框胶,以形成环形胶层;在所述环形胶层内涂撒间隔粒子,以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玻璃的导电面形成位于所述环形胶层内的粒子区;在所述粒子区内涂撒电致变色溶液材料以形成电致变色溶液层,所述电致变色溶液层与所述环形胶层之间具有间隙;将所述第二透明导电玻璃贴合在环形胶层上,并对所述环形胶层进行预固化,以得到第一器件;对所述第一器件进行加压,同时对所述环形胶层进行二次固化,以使所述电致变色溶液填满所述环形胶层的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环形胶层内涂撒间隔粒子,以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玻璃的导电面形成位于所述环形胶层内的粒子区,包括:在所述环形胶层内均匀涂撒间隔粒子,以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玻璃的导电面形成位于所述环形胶层内的粒子区,所述间隔粒子的直径小于所述环形胶层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透明导电玻璃贴合在环形胶层上,并对所述环形胶层进行预固化,以得到第一器件,包括:在真空环境下,将所述第二透明导电玻璃吸附贴合在环形胶层上,以得到第二器件;对所述第二器件进行加压,以减薄所述环形胶层的厚度;对所述环形胶层进行紫外线照射,以使所述环形胶层进行预固化,以得到第一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定量控制电致变色溶液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华李坤陈祯杨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瓴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