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烧结设备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298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烧结设备框架,包括真空炉壳,真空炉壳设于设备框架内,真空炉壳设有侧面加热电极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烧结设备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石墨烯导热膜生产
,具体为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烧结设备框架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导热膜制备工艺一般包括制浆

涂布

烧结

压延四道工艺

其中,烧结工艺包括碳化与石墨化两个工艺过程

碳化工艺一般在几十至
1200℃
的温度区间进行,主要作用是除水

除氧以及排除无机盐等杂质;石墨化工艺一般是在
2600

3100℃
的温度区间进行,主要作用是形成有序结构,提高石墨烯膜的导热性能

[0003]现有烧结工艺是将碳化工艺与石墨化工艺

压延平压工艺分开,在不同的烧结炉中进行的,存在需要重复升温

降温的过程,造成能源的浪费,如果将碳化工艺与石墨化工艺

压延平压工艺组合在一个设备内完成,则需要提供一个合适的设备载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烧结设备框架,给将碳化

石墨化和平压工艺合并在一起完成的设备提供一个合适的承载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烧结设备框架,包括真空炉壳,所述的真空炉壳设于设备框架内,所述的真空炉壳设有侧面加热电极装置
、<br/>上加热加压电极装置

下加热加压电极装置;所述的侧面加热电极装置

上加热加压电极装置

下加热加压电极装置设有电极管或导电杆,所述的电极管或导电杆内设有电极水管,所述的电极水管连接电极水冷接头,所述的电极水冷接头侧面设有进水口

出水口;所述的设备框架包括上容纳腔

下容纳腔

进出水装置,所述的真空炉壳设于上容纳腔内,所述的下容纳腔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与下加热加压电极装置连接,所述的进出水装置分别与外部水源

电极水冷接头连通

[0007]本方案的石墨烯导热膜烧结设备,可以完成石墨烯导热膜生产中的碳化

石墨化

压延三个工艺,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碳化工艺加热采用侧面加热电极装置;第二阶段石墨化工艺

压延平压工艺采用上加热加压电极装置

下加热加压电极装置加热

加压,升降装置带动下加热加压电极装置的导电杆上下移动,上加热加压电极装置

下加热加压电极装置分别设有导电杆
(
导电杆顶端设置石墨压头
)
,当上下导电杆将粗品石墨烯导热膜压紧时短路产生大量热量加热并同时对粗品石墨烯导热膜进行加压平压;由于两个阶段加热都需要达到较高的温度,因此需要对电极管或导电杆进行即时降温处理,本方案采用在电极管或导电杆内设置电极水管,并通过电极水冷接头连接进出水装置,可用循环水及时带走大量热量,保证电极管或导电杆不会因为高温而受损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电动丝杆升降机

竖直导向杆

导向板,所述的电动丝杆升降机

竖直导向杆设于下容纳腔内,所述的下加热加压电极装置设有下电极杆且下电极杆与导向板连接,所述的导向板与竖直导向杆可移动连接,所述的
下容纳腔底部设有避让腔,所述的电动丝杆升降机包括升降丝杆,所述的升降丝杆一端与导向板连接

另一端设于避让腔内

本方案的升降丝杆可上下移动,向上移动时带动下电极杆向上移动顶住上电极杆加压,向下移动时带动下电极杆外露在真空炉壳底部,可取放加工的石墨烯导热膜;升降丝杆向下移动时,其底部需要一个容纳空间,本方案设置了避让腔以便容纳升降丝杆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的侧面加热电极装置设有两组电极,所述的真空炉壳两侧分别设有左电极

右电极,所述的左电极

右电极一端设于真空炉壳外侧,所述的左电极

右电极分别设有电极管

本方案中,两组电极分设为左电极

右电极,加上热电偶,可完成第一阶段碳化工艺加热过程的加热和测温工作,加热过程中,用循环冷却水路通过电极水冷接头向电极水管注入冷却水带走热量,对电极管进行降温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真空炉壳顶部设有上加热加压电极装置,所述的上加热加压电极装置设有上导电杆;所述的真空炉壳底部设有下加热加压电极装置,所述的下加热加压电极装置包括升降装置

与升降装置连接的下导电杆,所述的上导电杆

下导电杆内设有电极水管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的下导电杆一端设有与电极水管连通的电极水冷接头,所述的电极水冷接头一端连接电木板,所述的电木板通过螺栓连接传感器压头,所述的传感器压头与升降装置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的传感器压头连接导向装置,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向传感器压头两侧伸长的导向板

与导向板可移动连接的竖直导向杆

[0013]本方案中,第二阶段石墨化加热采用大电流短路加热,上导电杆

下导电杆分别设有石墨压头,其中下石墨压头上移,携带粗品石墨烯导热膜顶紧上石墨压头,通电短路后产生大量热量进行升温,此时温度可采用红外测温装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升降装置持续向上增加压力,用压力传感器
(
传感器压头
)
监测压力,以获得所需的压力,二次升温的同时对粗品石墨烯导热膜进行压延平压工艺以获得石墨烯导热膜;由于第二阶段石墨内筒内的加热温度要达到
2600℃
,导电杆会被熔化,加热过程中,用循环冷却水路通过电极水冷接头向电极水管注入冷却水带走热量,对上导电电杆

下导电电杆进行降温

[001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的进出水装置包括进水分流管

进水阀

出水分流管

排水阀,所述的进水分流管

出水分流管上分别设有多个水管接口,所述的进水分流管的水管接口上设有截止阀,所述的进水分流管设有压力表

本方案进水分流管

出水分流管上的多个水管接口,分别连接电极水冷接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压力表可用以监测进水压力是否正常,保证循环水流能在工作时正常给电极管导电杆降温

[0015]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烧结设备框架,包括真空炉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炉壳设于设备框架内,所述的真空炉壳设有侧面加热电极装置

上加热加压电极装置

下加热加压电极装置;所述的侧面加热电极装置

上加热加压电极装置

下加热加压电极装置设有电极管或导电杆,所述的电极管或导电杆内设有电极水管,所述的电极水管连接电极水冷接头,所述的电极水冷接头侧面设有进水口

出水口;所述的设备框架包括上容纳腔

下容纳腔

进出水装置,所述的真空炉壳设于上容纳腔内,所述的下容纳腔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与下加热加压电极装置连接,所述的进出水装置分别与外部水源

电极水冷接头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烧结设备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电动丝杆升降机

竖直导向杆

导向板,所述的电动丝杆升降机

竖直导向杆设于下容纳腔内,所述的下加热加压电极装置设有下电极杆且下电极杆与导向板连接,所述的导向板与竖直导向杆可移动连接,所述的下容纳腔底部设有避让腔,所述的电动丝杆升降机包括升降丝杆,所述的升降丝杆一端与导向板连接

另一端设于避让腔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烧结设备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面加热电极装置设有两组电极,所述的真空炉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高光平肖宗保李迎春安学会倪狄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嘉悦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