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升降机械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090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升降机械臂,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顶部设置有对称的立柱,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箱体,所述第一伸缩箱体前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伸缩箱体和升降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第二伸缩箱体端面设置有将两侧的所述立柱连接以提高其抵抗弯矩的固定装置,所述立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升降机械臂


[0001]本技术涉及叶片打磨加工相关设备
,具体是一种多级升降机械臂


技术介绍

[0002]在风力发电机叶片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依靠自动作业的设备,而该种设备一般是由升降装置还有伸缩机械臂以及打磨装置组成,而由于该设备结构组成的方式大多数是将伸缩机械臂放置于龙门架结构师的升降装置内侧,其在进行打磨时,特别是将打磨装置伸出较长距离后,使升降装置受到的力矩较大,设备的结构稳定性较差,因此人们对于该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0003]例如申请号为
CN202110917091.5
的中国专利文件“了一种行驶式半自动风电叶片打磨抛光设备”,包括:主支架;设置在主支架上的第一级升降桁架,第二级升降桁架,与第二级升降桁架连接的水平机械臂,与水平机械臂连接的自动调整姿态的打磨抛光轮;所述第二级升降桁架与所述第一级升降桁架在垂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水平机械臂与第二级升降桁架在垂直方向上滑动连接;在驱动作用下,所述第二级升降桁架相对第一级升降桁架上升或下降,同时所述水平机械臂相对第二级升降桁架沿垂直方向上升或下降

本专利技术的行驶式半自动风电叶片打磨抛光设备的有效伸缩距离长

高效率

低成本和低污染,打磨抛光过程中能够自动维持表面接触压力恒定,实现柔性打磨抛光

[0004]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技术中,依然无法完全解决升降装置的受力不均匀的问题,并且随着升降装置设置的升降结构的数量增加,其设备底座以及初始的龙门结构受到的力矩更大,容易造成设备倾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级升降机械臂,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多级升降机械臂,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顶部设置有对称的立柱,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箱体,所述第一伸缩箱体前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伸缩箱体和升降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第二伸缩箱体端面设置有将两侧的所述立柱连接以提高其抵抗弯矩的固定装置,所述立柱

第一伸缩箱体

第二伸缩箱体和升降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能够使其同时伸缩升降的升降装置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柱底部外侧的长凸起块,所述长凸起块之间通过内部连接支架固定,所述长凸起块远离所述内部连接支架一侧设置有横支架,所述横支架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长凸起块一侧的外侧框架,所述外侧框架远离所述长凸起块,所述立柱一侧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块,两侧的所述立柱一端的凸起块设置有交叉的交叉支架,所述交叉支架与所述凸起块固定配合连接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升降装置包括所述支撑底座上侧设置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
的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箱体内侧顶部的连接支架连接,所述立柱远离所述第一伸缩箱体一侧设置有固定侧板,所述第二伸缩箱体和所述第一伸缩箱体内侧顶部设置有内侧座体,所述内侧座体中间转动的设置有配合轮,所述配合轮外表面动力连接设置有直板链条,位于所述第一伸缩箱体内部顶侧的直板链条一端与所述固定侧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箱体内侧底部固定,位于所述第二伸缩箱体内部顶侧的直板链条一端与所述连接支架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升降连接板固定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底座上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液压缸铰接设置,所述液压缸的推杆与所述连接支架铰接设置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伸缩箱体的后侧与所述第二伸缩箱体的前后侧设置有若干导轨,所述固定侧板的前侧

第一伸缩箱体的前侧和升降连接板的后侧设置有滑块,位于所述固定侧板

第一伸缩箱体

第二伸缩箱体和升降连接板之间的滑块与导轨滑动配合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直板链条的两端设置有琐止柱,所述琐止柱通过中间块与所述固定侧板一侧的凸起座固定,所述直板链条通过琐止柱与连接支架固定,所述直板链条通过琐止柱与所述第二伸缩箱体底部的低侧连接座内的中间平板固定,所述直板链条通过琐止柱与所述升降连接板后侧的侧凸起座固定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悬杆,所述悬杆一侧设置有平衡器,所述平衡器下侧设置有锁钩和挂钩,所述挂钩下次设置有钩架,所述钩架下侧设置有卡箍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悬杆一侧设置有铰链连接板,所述铰链连接板一侧设置有对称的铰链,所述铰链的一端与所述铰链连接板固定,所述铰链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箱体顶部固定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一

此设备利用了固定侧板

横侧支架

竖直支架

凸起支架

凸起块

交叉支架

长凸起块

内部连接支架

横支架和外侧框架组成了牢固的开口门式结构与立柱进行固定,并且均设置于立柱的同侧,且靠近液压缸的位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箱体的底部设置了连接支架,使连接支架与液压缸的推杆铰接设置,使液压缸能够竖直朝上的输出动力,并且利用了内侧座体

配合轮

直板链条

凸起座

配合轮

中间块

侧凸起座

低侧连接座

中间平板和琐止柱的设计,使得直板链条保持竖直设置,使第一伸缩箱体

第二伸缩箱体和升降连接板在进行升降提升时受到的力矩较小,增加其升降的稳定程度

[0016]二

在将升降连接板一侧设置伸缩机械臂和打磨滚筒装置时,其运动的方向为左右伸缩,使得与所述立柱

第一伸缩箱体和第二伸缩箱体的开口方向进行垂直,而立柱

第一伸缩箱体和第二伸缩箱体的开口方向为前后方向,通过立柱

第一伸缩箱体和第二伸缩箱体设置成为连续的门框式结构,在伸缩机械臂和打磨滚筒装置伸长时,能够充分利用第二伸缩箱体

第一伸缩箱体和立柱的结构刚性,有效的克服伸缩机械臂和打磨滚筒装置产生的弯矩

[0017]三

通过设置了铰链

悬杆

平衡器

挂钩

卡箍

钩架和锁钩,能够高效的牵引管道,提高设备的运动平顺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9]图1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级升降机械臂,包括支撑底座
(21)
,所述支撑底座
(21)
顶部设置有对称的立柱
(23)
,所述立柱
(23)
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箱体
(24)
,所述第一伸缩箱体
(24)
前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伸缩箱体
(25)
和升降连接板
(27)
,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
(23)
远离所述第二伸缩箱体
(25)
端面设置有将两侧的所述立柱
(23)
连接以提高其抵抗弯矩的固定装置,所述立柱
(23)、
第一伸缩箱体
(24)、
第二伸缩箱体
(25)
和升降连接板
(27)
之间设置有能够使其同时伸缩升降的升降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升降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柱
(23)
底部外侧的长凸起块
(32)
,所述长凸起块
(32)
之间通过内部连接支架
(34)
固定,所述长凸起块
(32)
远离所述内部连接支架
(34)
一侧设置有横支架
(36)
,所述横支架
(36)
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长凸起块
(32)
一侧的外侧框架
(35)
,所述外侧框架
(35)
远离所述长凸起块
(32)
,所述立柱
(23)
一侧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块
(31)
,两侧的所述立柱
(23)
一端的凸起块
(31)
设置有交叉的交叉支架
(37)
,所述交叉支架
(37)
与所述凸起块
(31)
固定配合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升降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包括所述支撑底座
(21)
上侧设置的液压缸
(14)
,所述液压缸
(14)
的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箱体
(24)
内侧顶部的连接支架
(43)
连接,所述立柱
(23)
远离所述第一伸缩箱体
(24)
一侧设置有固定侧板
(48)
,所述第二伸缩箱体
(25)
和所述第一伸缩箱体
(24)
内侧顶部设置有内侧座体
(61)
,所述内侧座体
(61)
中间转动的设置有配合轮
(51)
,所述配合轮
(51)
外表面动力连接设置有直板链条
(52)
,位于所述第一伸缩箱体
(24)
内部顶侧的直板链条
(52)
一端与所述固定侧板
(48)
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箱体
(25)
内侧底部固定,位于所述第二伸缩箱体
(25)
内部顶侧的直板链条
(5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彬王慧中
申请(专利权)人:科东自动化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