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光灯槽与空调出风口共存的吊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041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光灯槽与空调出风口共存的吊顶结构,涉及照明装饰技术领域,包括吊件结构、承载龙骨、覆面龙骨和回光灯槽,吊件结构、承载龙骨和覆面龙骨依次连接,覆面龙骨上安装有板材,覆面龙骨为金属材质,板材为回光灯槽的底壁,回光灯槽中安装有灯具,灯具最高高度低于空调出风口的底部,回光灯槽中安装有导热件,导热件与覆面龙骨连接,回光灯槽一侧内壁上设有通风孔。通过导热件的设置,使导热件与金属材质的龙骨相接触,从而能够将灯具产生的热量进行传递,并且通过在回光灯槽侧壁开孔的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通风效果,避免影响空调出风口出风的同时还能加快回光灯槽中的空气流通,保证灯具的散热。保证灯具的散热。保证灯具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光灯槽与空调出风口共存的吊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装饰
,尤其是一种回光灯槽与空调出风口共存的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回光灯槽,又叫泛光灯槽。回光灯槽一般在顶面装修中的运用,作为复式吊顶的一种形式,以取得中间高的顶面显得更高的装饰效果,达到在视觉上扩大空间的目的。而现阶段,由于家庭中空调形式逐渐升级为中央空调,而中央空调的出风口也均设置在吊顶上,导致存在以下缺陷:较深的回光灯槽会遮挡空调气流吹出,影响空调效果,在空调制热时,回光灯槽中灯具散热困难,导致使用寿命降低,另外,回光灯槽中易集灰,导致空调出风口吹风时,导致灰尘在室内弥漫,影响室内空气质量,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了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光灯槽与空调出风口共存的吊顶结构,解决了回光灯槽与中央空调出风口共存时存在的影响空调出风效果和灯具散热困难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回光灯槽与空调出风口共存的吊顶结构,包括吊件结构、承载龙骨、覆面龙骨和回光灯槽,所述吊件结构、承载龙骨和覆面龙骨依次连接,所述覆面龙骨上安装有板材,所述覆面龙骨为金属材质,所述板材为所述回光灯槽的底壁,所述回光灯槽中安装有灯具,所述灯具最高高度低于空调出风口的底部,所述回光灯槽中安装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覆面龙骨连接,所述回光灯槽一侧内壁上设有通风孔。
[000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板材上安装有金属边条,所述边条形成所述回光灯槽的侧壁,所述通风孔设置在所述边条上。
>[000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通风孔中具有弯折。
[000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回光灯槽中设有反射组件。
[000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反射组件包括底面反射区和侧面反射区。
[000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底面反射区中设有供所述灯具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灯具形状相匹配。
[001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反射组件上设有易取连接件。
[001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反射组件为反光铝板。
[001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导热件在所述灯具设置区域均匀设置若干个。
[001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灯具为片状LED灯。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热件的设置,使导热件与金属材质的龙骨相接触,从而能够将灯具产生的热量进行传递,达到一定的降温效果,避免在空调吹热风时导致灯具使用环境温度过高导致的灯具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并且通过在回光灯槽侧壁开孔的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通风效果,避免影响空调出风口出风的同时还能加快回光灯槽中
的空气流通,保证灯具的散热。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一种回光灯槽与空调出风口共存的吊顶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回光灯槽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反射组件主视图;
[0019]图4为反射组件俯视图;
[0020]图5为通风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描述只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其他未背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方案。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回光灯槽与空调出风口共存的吊顶结构,如图1,包括吊件结构9、承载龙骨62、覆面龙骨61和回光灯槽4,吊件结构9、承载龙骨62和覆面龙骨61依次连接,吊件结构9包括全丝吊杆和吊件,全丝吊杆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建筑楼板中,承载龙骨62与吊件连接,覆面龙骨61上安装有板材7,板材7优选为9.5mm厚双层石膏板,底面为乳胶漆饰面,覆面龙骨61和承载龙骨均为金属材质,一般为钢材,如图1,板材7为回光灯槽4的底壁,空调出风口5一侧为回光灯槽4的侧壁(图中左壁),回光灯槽4另一侧侧壁(图中右壁)为金属边条1,回光灯槽4中安装有灯具2,灯具2最高高度低于空调出风口的底部,灯具2优选为板状或片状LED灯,从而使回光灯槽4深度降低,避免过多影响空调出风口出风,回光灯槽4中安装有导热件63,导热件63优选为金属材质,如钢制,导热件63与覆面龙骨61连接,连接方式为面连接,抵接或者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均可,通过导热件63将灯具2的热量传导至承载龙骨62、覆面龙骨61,达到一定的散热效果。
[0024]优选地,导热件63为条状,在灯具2的安装位置处设有多个并与灯具2接触,固定方式可通过在板材7中开槽放置实现固定。
[0025]如图1,回光灯槽4一侧内壁上设有通风孔11,本实施例中通风孔11设置在边条1上,从而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通风效果,避免影响出风的同时还能加快回光灯槽4中的空气流通,保证灯具的散热。
[0026]可选的,通风孔11中具有弯折,如图5,弯折的通风孔能够减少光线通过通风孔11透出,保证吊顶的美观效果。
[0027]如图2,回光灯槽4中设有反射组件3,能够对灯具的光线进行向上放射,使上方光线增强,提高空间视觉扩大效果。
[0028]反射组件包括底面反射区31和侧面反射区30,底面反射区31中设有供灯具2穿过的通孔34,通孔34与灯具2形状相匹配,从而在灯具周围形成较大的反射区域,达到更好的反射效果,同时反射组件形成回光灯槽的底壁,灰尘会积累到反射组件上,反射组件上设有
易取连接件33,易取连接件33为设置于在反射组件上的衔铁、钩子或卡扣,在开空调的季节带来时,可使用特制对应的取出杆(其上设置有磁铁、钩子或卡扣)将反射组件从回光灯槽中取出,将上面积累的灰尘去除后安装回回光灯槽中,通孔34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避免空调开启就导致灰尘弥漫在室内。
[0029]可选的,反射组件为反光铝板。
[0030]反射组件可为分段式设置,便于取出,根据反射组件长度宽度在其上均匀设置易取连接件33。
[0031]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回光灯槽4的右壁为板件,如木质板材,木质板材与板材7连接形成回光灯槽4的右壁,金属边条1包覆在木质板材外表面,从而形成更加结实稳定的结构,通风孔贯穿木质板材和金属边条1,通风孔同样为弯折孔,通风孔长度增加,避免了光线从侧面漏出。
[0032]可选的,通风孔为直孔,增强通风效果,孔内表面涂覆有吸光涂层,如黑色涂料。
[0033]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描述以及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并不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技术的功能和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和修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光灯槽与空调出风口共存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件结构(9)、承载龙骨(62)、覆面龙骨(61)和回光灯槽(4),所述吊件结构(9)、承载龙骨(62)和覆面龙骨(61)依次连接,所述覆面龙骨(61)上安装有板材(7),所述覆面龙骨(61)为金属材质,所述板材(7)为所述回光灯槽(4)的底壁,所述回光灯槽(4)中安装有灯具(2),所述灯具(2)最高高度低于空调出风口的底部,所述回光灯槽(4)中安装有导热件(63),所述导热件(63)与所述覆面龙骨(61)连接,所述回光灯槽(4)一侧内壁上设有通风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光灯槽与空调出风口共存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7)上安装有金属边条(1),所述边条(1)形成所述回光灯槽(4)的侧壁,所述通风孔(11)设置在所述边条(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回光灯槽与空调出风口共存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11)中具有弯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光灯槽与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江跃勤曹凌毅朱勇章李志郑俊磊裘月均李坚余祥
申请(专利权)人:泛城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