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光注射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595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光注射针,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第一隔间和第二隔间,第一隔间内具有给药组件,第二隔间内具有注射组件,给药组件与注射组件连通,第二隔间的底部具有弹性膜层,注射组件的端部穿透弹性膜层,第二隔间的侧壁上设置有抽气孔,通过抽气孔将第二隔间内的空气抽走,形成负压环境,从而使得弹性膜层向第二隔间内部凹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光注射针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水光注射针


技术介绍

[0002]水光注射是将透明质酸注射进皮肤凹陷处,刺激皮肤产生新的胶原蛋白,持久地维持注射部位皮下胶原蛋白的动态平衡,可有效地消除面部皮肤各种原因,如皱纹和凹陷造成的皮肤衰老问题

[0003]但是现有水光注射仪器,由于针头上的用于固定刺针的针板都是一块平直的塑料板,而人脸皮肤都是有一定弧度的,甚至有些部位弧度还非常明显,因此就会导致针板与皮肤表面贴合不充分,导致穿刺针扎入到皮肤内的深度不一致,针剂难以准确注射到真皮组织中,导致漏液,从而降低了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水光注射针,给受试者注射时,受试者的面部与所述弹性膜层接触,然后通过所述抽气孔将所述第二隔间内的空气抽走,形成负压环境,负压促使面部皮肤形成弧形隆起,面部皮肤形成的弧形隆起推动弹性膜层进行相应弧度的形变,对于不同皮肤弹性度的人群而言,该种隆起方式始终能保证面部皮肤与弹性膜层的紧密贴合,从而保证了注射组件在进针过程中的深度一致性,进而保证了不同隆起位置的注射组件均能到达预定皮下深度,且穿刺路径最短,对面部皮肤损伤性降至最低的同时有效防止因穿刺深度不足而导致的漏液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光注射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隔间和第二隔间,
[0006]所述第一隔间内具有给药组件,所述第二隔间内具有注射组件,所述给药组件与所述注射组件连通,<br/>[0007]所述第二隔间的底部具有弹性膜层,所述注射组件的端部穿透所述弹性膜层,所述第二隔间的侧壁上设置有抽气孔,通过所述抽气孔能够将所述第二隔间内的空气抽走,形成负压环境,从而使得所述弹性膜层向第二隔间内部凹陷

[000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受试者面部皮肤接触一端的外沿上设置有密封胶圈,且所述密封胶圈与所述弹性胶膜层构成容纳空间;
[0009]所述弹性膜层上设置有若干个气压平衡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注射组件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针座和穿刺针,且所述针座垂直设置于所述弹性膜层上,所述穿刺针沿所述针座的轴线贯穿所述针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远离所述第一隔间的端部穿透所述弹性膜层,所述穿刺针靠近所述第一隔间的一端与所述给药组件连通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气控升降部,
[0013]所述气控升降部用于带动所述穿刺针进行升降移动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液控升降部,
[0015]所述液控升降部用于限制所述穿刺针的穿刺深度

[0016]进一步地,所述气控升降部包括泵气板

密封套以及密封活塞,
[0017]所述泵气板位于所述第二隔间内,所述泵气板的外沿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针座与所述泵气板垂直设置,且在所述泵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针座贯穿所述第一通孔;
[0018]所述密封套位于所述针座背离所述弹性膜层的一端,且所述穿刺针贯穿所述密封套伸出所述针座

[0019]所述密封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针座内,且所述密封活塞套设于所述穿刺针上,且所述针座与密封活塞以及密封套构成抽泵气区

[0020]进一步地,在所述针座贯穿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开口;
[0021]所述壳体与所述泵气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导气孔,在所述泵气板内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导气孔通过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从而将气体导入
/
抽出所述抽泵气区内,来调控穿刺针的升降

[0022]进一步地,所述液控升降部包括限位环

环形伸缩套以及升降调节活塞,
[0023]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密封活塞背离所述述抽泵气区的一侧,且所述限位环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穿刺针上;
[0024]所述环形伸缩套固设于所述针座内,且所述环形伸缩套位于所述限位环的下方;所述限位环背离所述密封活塞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所述升降调节活塞,所述升降调节活塞背离所述限位环的一端伸入所述环形伸缩套内

[0025]进一步地,所述液控升降部包括还包括注液板,所述注液板位于所述第二隔间内,所述注液板的外沿与所述壳体连接;
[0026]所述注液板与所述泵气板平行设置,所述注液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下方,所述针座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

[0027]进一步地,在所述针座贯穿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开口;在所述环形伸缩套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贯通孔,
[0028]在所述注液板内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开口以及贯通孔连通

[002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开口以及贯通孔通过注液软管连通

[003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外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通过所述导流板将所述壳体分为所述第一隔间与所述第二隔间;
[0031]在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第一隔间的一侧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导流板的导流柱,所述导流板内设置有若干条导流流道,所述导流流道通过给药软管与所述穿刺针连通

[0032]进一步地,所述给药锥座将所述导流柱远离所述导流板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给药锥座内,且所述给药锥座可沿所述导流柱的轴向升降,所述导流柱与所述给药锥座的相接处紧密接触

[0033]进一步地,所述给药锥座靠近所述导流板的一端的外周套设有调节活塞,
[0034]在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导流柱同轴,所述调节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内

[0035]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内设置有第一过渡流道,所述第一过渡流道与所述环形槽连通,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渡流道连通的第二过渡流道,所述第二流道通过所述第二过渡流道

第一过渡流道与所述环形槽连通

[0036]进一步地,所述水光注射针还包括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沿其轴向设置有贯穿孔;
[0037]所述第一隔间包括小径部和大径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第二隔间连接,所述小径部伸入所述贯穿孔与所述调节旋钮扣合连接;
[0038]所述给药锥座远离所述第二隔间的一端设置有伸出所述第一隔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贯穿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0039]本申请提供的水光注射针,给受试者注射时,受试者的面部与所述弹性膜层接触,然后通过所述抽气孔将所述第二隔间内的空气抽走,在所述第二隔间内形成负压环境,负压促使面部皮肤形成弧形隆起,面部皮肤形成的弧形隆起推动弹性膜层进行相应弧度的形变,对于不同皮肤弹性度的人群而言,该种隆起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光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隔间和第二隔间,所述第一隔间内具有给药组件,所述第二隔间内具有注射组件,所述给药组件与所述注射组件连通,所述第二隔间的底部具有弹性膜层,所述注射组件的端部穿透所述弹性膜层,所述第二隔间的侧壁上设置有抽气孔,通过所述抽气孔能够将所述第二隔间内的空气抽走,形成负压环境,从而使得所述弹性膜层向第二隔间内部凹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光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受试者面部皮肤接触一端的外沿上设置有密封胶圈,且所述密封胶圈与所述弹性膜层构成容纳空间;所述弹性膜层上设置有若干个气压平衡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光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组件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针座和穿刺针,且所述针座垂直设置于所述弹性膜层上,所述穿刺针沿所述针座的轴线贯穿所述针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光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远离所述第一隔间的端部穿透所述弹性膜层,所述穿刺针靠近所述第一隔间的一端与所述给药组件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光注射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控升降部,所述气控升降部用于带动所述穿刺针进行升降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光注射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控升降部,所述液控升降部用于限制所述穿刺针的穿刺深度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光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升降部包括泵气板

密封套以及密封活塞,所述泵气板位于所述第二隔间内,所述泵气板的外沿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针座与所述泵气板垂直设置,且在所述泵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针座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密封套位于所述针座背离所述弹性膜层的一端,且所述穿刺针贯穿所述密封套伸出所述针座;所述密封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针座内,且所述密封活塞套设于所述穿刺针上,且所述针座与密封活塞以及密封套构成抽泵气区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光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座贯穿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壳体与所述泵气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导气孔,在所述泵气板内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导气孔通过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从而将气体导入
/
抽出所述抽泵气区内,来调控穿刺针的升降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光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升降部包括限位环

环形伸缩套以及升降调节活塞,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密封活塞背离所述抽泵气区的一侧,且所述限位环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穿刺针上;所述环形伸缩套固设于所述针座内,且所述环形伸缩套位于所述限位环的下方;所述限位环背离所述密封活塞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所述升降调节活塞,所述升降调节活塞背离所述限位环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崇涛刘爱华谭英琳马安辉郑义王东方刘凤珍边雅倩郭珈均陈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