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758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0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模组降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其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上设置有极柱,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上固定连接有铜排,所述铜排上设置有冷却套,冷却套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尺寸与铜排的横截面尺寸相同,所述铜排贯穿两个安装孔,所述冷却套的内部与铜排形成冷却液腔,所述冷却套上间隔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冷却液腔连通,所述冷却液腔内通过进液口和出液口流经冷却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模组降温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电车的广泛应用,作为新能源电车的电池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同时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热,电池的热量产生较多的部位在电池的内部,需要及时地将热量从电池的内部排出,因为电池的工作温度通常在
10

45℃
,高于
45℃
或低于
10℃
均使电池的性能发生较大的下降,甚至造成电池的损坏

[0003]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池单体,壳体包括侧壁和顶盖,顶盖连接至侧壁的顶端,顶盖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在顶盖的顶部设置有导液管,导液管覆盖多个通气孔,导液管具有进液端和出液端,导液管用于输送冷却液,导液管设置成
S
型,导液管用于将通气孔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

然后由输送的冷却液带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体(1),电池单体(1)上设置有极柱(
11
),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1)的极柱(
11
)上固定连接有铜排(2),所述铜排(2)上设置有冷却套(
31
),冷却套(
31
)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
35
),所述安装孔(
35
)的尺寸与铜排(2)的横截面尺寸相同,所述铜排(2)贯穿两个安装孔(
35
),所述冷却套(
31
)的内部与铜排(2)形成冷却液腔(
32
),所述冷却套(
31
)上间隔设置有进液口(
33
)和出液口(
34
),进液口(
33
)和出液口(
34
)均与冷却液腔(
32
)连通,所述冷却液腔(
32
)内通过进液口(
33
)和出液口(
34
)流经冷却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2)上套设有密封圈(
51
)和压环(
52
),所述压环(
52
)固定在铜排(2)上,密封圈(
51
)位于压环(
52
)和冷却套(
31
)之间并通过压环(
52
)和冷却套(
31
)挤压,密封圈(
51
)密封在冷却套(
31
)开设安装孔(
35
)的边缘与铜排(2)接触的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
51
)的横截面设置成直角三角形,在密封圈(
51
)上远离于冷却套(
31
)的一侧形成倾斜面(
511
),所述压环(
52
)朝向于密封圈(
51
)的一侧开设有倒角(
521
),所述压环(
52
)开设倒角(
521
)的位置与倾斜面(
511
)抵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
52
)背向于密封圈(
51
)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多个焊接耳(
53
),多个焊接耳(
53
)间隔设置且焊接耳(
53
)贴在铜排(2)的表面,焊接耳(
53
)与铜排(2)通过冷焊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腔(
32
)内设置有导流组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世任砚乐王元臻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储变电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