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633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材料制备
,涉及一种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所述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


技术介绍

[0002]无取向硅钢是一种重要的软磁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各种电机及发电机的定子和转子铁芯

铁损是区分无取向硅钢牌号的关键指标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其驱动电机正朝着高转速

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方向发展

随着电机转速的增加,频率越来越高,电机的铁损急剧上升

[0003]为了降低高频高速电机的铁损,应减薄无取向硅钢的厚度,然而在冷轧时,当轧件厚度减小至某一定值时,轧件无法继续减薄,即使将轧制力增大到最大设备能力

或者增加轧制道次也都无济于事,这个厚度极限被称为冷轧最小可轧厚度

[0004]而经研究,冷轧最小可轧厚度与轧机的工作辊直径

轧件的宽度均成正比,因此,为获得更薄的无取向硅钢以降低铁损,现在通常是将宽带钢纵切成窄带钢,然后利用窄带钢轧机进行冷轧

这种方式存在生产效率低

成本高的缺点

[0005]截至目前,尚无任何一篇报道,应用宽带钢轧机来制备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所述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的制备方法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08]通过炼钢

铸坯

热轧

酸洗

冷轧,制备出宽度
800

1300mm、
厚度
0.20

0.50mm
的单层冷硬卷;
[0009]将厚度相同且宽度相同的两个所述单层冷硬卷进行层叠放置,并且两个所述单层冷硬卷之间通过抗高温绝缘涂层相隔离,形成层叠体;两个所述单层冷硬卷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均为:
C≤0.003
%,
S≤0.003
%,
Si:0.50

3.40
%,
Al:0.10

1.00
%,
Mn:0.20

1.00
%,
P:0.005

0.04
%,
Nb≤0.004
%,
V≤0.004
%,
Ti≤0.004
%,
Ni≤0.03
%,
Cr≤0.03
%,
N≤0.004
%,其余为
Fe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两个所述单层冷硬卷的
Si
含量差值
、Al
含量差值
、Mn
含量差值均不超过
0.20
%,
P
含量差值不超过
0.02
%;
[0010]将所述层叠体在单机架轧机上进行2~3道次轧制,总压下率为
30
%~
50
%,得到总厚度为
0.20

0.50mm
的双层冷硬卷;
[0011]所得双层冷硬卷经连续退火

涂层和精整,得到无取向硅钢成品且该无取向硅钢成品具有层叠布置的双层硅钢板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单层冷硬卷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均还包括:
Sn:0.01

0.1
%,或者,
Sb:0.01

0.1
%,或者,
Sn+Sb:0.01

0.1


[0013]作为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单层冷硬卷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均还包括:
Cu:0.10

1.00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单层冷硬卷的
Sn
含量差值
、Sb
含量差值均不超过
0.02
%,
Cu
含量差值不超过
0.20


[0015]作为进一步改进,在“通过炼钢

铸坯

热轧

酸洗

冷轧,制备出宽度
800

1300mm、
厚度
0.20

0.50mm
的单层冷硬卷”中,酸洗之后

冷轧之前的钢材的组织为完全再结晶组织

[0016]作为进一步改进,在“通过炼钢

铸坯

热轧

酸洗

冷轧,制备出宽度
800

1300mm、
厚度
0.20

0.50mm
的单层冷硬卷”中,所述的热轧包括依序的铸坯加热

粗轧

精轧和卷取,铸坯加热温度为
1090

1130℃
,加热时间为
150

200min
,精轧的开轧温度为
900℃

980℃、
终轧温度为
840℃

880℃
,卷取温度为
580℃

680℃。
[0017]作为进一步改进,在“通过炼钢

铸坯

热轧

酸洗

冷轧,制备出宽度
800

1300mm、
厚度
0.20

0.50mm
的单层冷硬卷”中,所述的热轧和所述的酸洗之间还进行常化,常化温度为
850

950℃
,保温时间为
150

200s
;或者,所述的热轧和所述的酸洗之间不进行常化

[001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续退火中,退火温度为
850

1000℃
,保温时间为
30

60s。
[0019]作为进一步改进,在“通过炼钢

铸坯

热轧

酸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炼钢

铸坯

热轧

酸洗

冷轧,制备出宽度
800

1300mm、
厚度
0.20

0.50mm
的单层冷硬卷;将厚度相同且宽度相同的两个所述单层冷硬卷进行层叠放置,并且两个所述单层冷硬卷之间通过抗高温绝缘涂层相隔离,形成层叠体;两个所述单层冷硬卷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均为:
C≤0.003
%,
S≤0.003
%,
Si:0.50

3.40
%,
Al:0.10

1.00
%,
Mn:0.20

1.00
%,
P:0.005

0.04
%,
Nb≤0.004
%,
V≤0.004
%,
Ti≤0.004
%,
Ni≤0.03
%,
Cr≤0.03
%,
N≤0.004
%,其余为
Fe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两个所述单层冷硬卷的
Si
含量差值
、Al
含量差值
、Mn
含量差值均不超过
0.20
%,
P
含量差值不超过
0.02
%;将所述层叠体在单机架轧机上进行2~3道次轧制,总压下率为
30
%~
50
%,得到总厚度为
0.20

0.50mm
的双层冷硬卷;所得双层冷硬卷经连续退火

涂层和精整,得到无取向硅钢成品且该无取向硅钢成品具有层叠布置的双层硅钢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单层冷硬卷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均还包括:
Sn:0.01

0.1
%,或者,
Sb:0.01

0.1
%,或者,
Sn+Sb:0.01

0.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单层冷硬卷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均还包括:
Cu:0.10

1.00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单层冷硬卷的
Sn
含量差值
、Sb
含量差值均不超过
0.02
%,
Cu
含量差值不超过
0.2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炼钢

铸坯

热轧

酸洗

冷轧,制备出宽度
800

1300mm、
厚度
0.20

0.50mm
的单层冷硬卷”中,酸洗之后

冷轧之前的钢材的组织为完全再结晶组织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炼钢

铸坯

热轧

酸洗

冷轧,制备出宽度
800

1300mm、
厚度
0.20

0.50mm
的单层冷硬卷”中,所述的热轧包括依序的铸坯加热

粗轧

精轧和卷取,铸坯加热温度为
1090

1130℃
,加热时间为
150

200min
,精轧的开轧温度为
900℃

980℃、
终轧温度为
840℃

880℃
,卷取温度为
580℃

680℃。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宽带钢薄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炼钢

铸坯

热轧

酸洗

冷轧,制备出宽度
800

1300mm、
厚度
0.20

0.50mm
的单层冷硬卷”中,所述的热轧和所述的酸洗之间还进行常化,常化温度为
850

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重祥张建雷郝熙娟胡显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