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弹簧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396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弹簧钢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强弹簧钢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计:C:0.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弹簧钢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弹簧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弹簧钢制造的


技术介绍

[0002]弹簧是重要的基础件,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铁路等领域。作为安全性承载部件,弹簧在服役过程中要承担高周交变载荷,其失效方式主要是疲劳断裂。大量研究表明,对于高强度、高周疲劳弹簧,杂质元素、大尺寸脆性夹杂物、偏析、表面质量等是引起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
[0003]磷元素是导致弹簧钢性能降低的主要杂质元素之一,磷是弹簧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降低材料塑性,使其冷弯性能变差,在高载荷工作环境下易发生脆断。夹杂物与基体的结合力比较弱,尤其是氧化铝、镁铝尖晶石、氮化钛等脆性夹杂物以及尺寸硅酸盐夹杂,在服役条件下,夹杂物与基体界面会产生应力集中,当局部应力超过门槛值,就会形成裂纹源;随后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裂纹逐渐扩展,并最终导致弹簧断裂。盘条成分、偏析或组织不均匀,会导致弹簧性能不稳定,在服役期容易发生疲劳断裂问题。若材料表面存在裂纹、凹坑、划伤等缺陷,在弹簧服役期均会直接导致断裂问题发生。
[0004]高强汽车悬架弹簧对杂质元素含量、夹杂物、偏析、组织、脱碳、表面质量等均有非常高的技术要求,直接影响到弹簧的疲劳寿命,进而影响汽车的整体寿命和使用安全性。为了得到高强度、高性能的弹簧钢,需要提高其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元素、夹杂物控制水平;解决连铸过程中铸坯成分不均匀及内部和表面质量问题;控制轧钢过程中脱碳、组织均匀性及表面质量等问题,综合提高高强汽车悬架弹簧质量及疲劳寿命。
[0005]专利2022109583109提供了一种弹簧钢线材及其生产方法,该工艺通过冶炼过程及部分辅料控制钢水中的P、S、Al、Ti等杂质元素及气体含量,通过连铸大压下控制铸坯偏析,结合加热度采用缩短保温时间、低温加热的方式以及控制炉内气氛、全修磨控制表层脱碳,实现弹簧钢整体质量的控制。该工艺虽然通过KR和转炉控制回硫,精炼和真空过程采用高碱度渣系脱硫,但是高碱度渣系会导致钢水中夹杂物Al2O3、CaO组分大幅增加,对夹杂物类型控制不利。此外,由于是硅锰脱氧钢,酸性夹杂物对耐材有一定的侵蚀作用,同时高碳钢在真空下C对耐材氧化物的还原侵蚀也较为严重,该专利提供的方法未对真空、连铸等耐材提供控制技术方法,不利于外来大尺寸夹杂物的控制;同时,连铸压下按照凝固中心简单分为三段来压,单段压下量过大,可能会导致铸坯内部裂纹等问题;而加热炉中采用低保温时间及低加热温度加热铸坯,不利于元素扩散和偏析的减弱消除;此外,采用线材作为打包带,易造成弹簧盘条表面勒痕和划伤。
[0006]专利2013106819801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夹杂物的弹簧钢线材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按无铝脱氧工艺进行冶炼;2)转炉顶底复合吹炼;3)Ar站吹氩处理;4)LF钢包吹氩精炼,碱度控制目标0.7

2.0;5)真空处理;6)浇注成方坯,经高线轧制工艺成线材。该工艺虽然通过无铝脱氧,但是采用低碱度的炉渣,不能很好地吸附Si/Mn脱氧产生的硅酸盐类夹杂;同时,低碱度渣系对耐材侵蚀加剧,会增加耐材带入的外来夹杂物数量,如氧化铝、镁
铝尖晶石等,该类夹杂物对疲劳寿命危害最大。
[0007]专利2012102042739提供了一种弹簧钢盘条及其夹杂物控制方法,其工艺路线为:1)转炉转炉高碳出钢;2)转炉炉后硅锰脱氧;3)LF精炼,终点钢中氧含量控制在20

40ppm;4)连铸低过热度浇注;5)连轧和线材轧制。钢中夹杂物宽度尺寸不大于10um,夹杂物长宽比大于3。其缺点是钢中具有较高(20

40ppm)的氧含量,且钢液中酸溶铝含量在0.01%

0.02%之间,易造成弹簧钢中非金属脆性夹杂物增多,对弹簧服役期内疲劳寿命影响非常大。
[0008]专利2016102603055虽然提供了一种用于弹簧钢夹杂物控制的冶炼工艺,包括1 )电炉初炼;2)吹氩;3 )LF炉精炼;4 )VD炉精炼;5 )连铸;电炉初炼出钢过程中采用Si/Mn无铝脱氧工艺进行预脱氧,并同时采用活性石灰、复合剂和精炼渣。能很好地控制钢中脆性夹杂物,但精炼后期的炉渣碱度控制在0.7

1.4,酸性炉渣对钢包、连铸中间包耐材侵蚀严重,易造成外来夹杂物超标。
[0009]高级别、重要用途弹簧对夹杂物、成分及组织均匀性、表面质量等均具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控制夹杂物、成分组织均匀性、表面质量等一直是弹簧钢研发领域的重点。分析表明,夹杂物需要从塑性化、小尺寸两方面进行控制,大型夹杂物主要分为内生夹杂和外来夹杂物,内生夹杂物主要为脱氧产物,外来夹杂物来源包括钢渣、耐材、保护渣等,相应的控制措施可归为减少外来夹杂物产生、消除大型夹杂物。成分及组织均匀性、表面质量主要通过连铸、轧制过程进行控制,连铸过程通过工艺参数的设置,获得高组分均匀性铸坯,开坯修磨过程对铸坯表面及皮下质量进行控制,再采用高温涂层结合加热炉高温加热和延长保温时间,一方面控制坯料表面脱碳,另一方面有利于元素扩散均匀,改善坯料偏析和网碳。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弹簧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强弹簧钢,所述高强弹簧钢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C:0.50

0.65%、Si:1.35

1.65%、Mn:0.60

0.80%、Cr:0.55

0.80%、V:0.10

0.30%、Ni≤0.02%、Cu≤0.015%、Mo≤0.005%、P≤0.007%、S≤0.0025%、T.O≤0.0010%、N≤0.0025%、H≤0.0002%、Al≤0.0015%、Ti≤0.0008%。
[0011]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弹簧钢线材金相组织中,以体积百分比计,包括索氏体和珠光体,≥95%马氏体和铁素体含量总和≤5%,采用所述的高强弹簧钢线材制备的弹簧强度≥2000MPa,疲劳寿命≥100万次。
[0012]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弹簧钢线材横截面上偏析最严重区域与其他基体区域,以质量百分比计,碳含量比值≤1.05、Cr含量比值≤1.15、Mn含量比值≤1.15,且硬度差≤20HV。
[0013]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弹簧钢线材表面无折叠,表面最大深度≤25μm,定义所述高强弹簧钢线材直径为D mm,其表面脱碳层最大深度≤D*0.2%mm,且其表面无全脱碳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弹簧钢中夹杂物包括SiO2‑
MnO

(CaO

Al2O3‑
MgO)类夹杂物,其中(CaO

Al2O3‑
MgO)质量占比≤25%,5μm以上夹杂物数量密度≤0.15个/mm2,在GB/T10561标准下的A、B、C、D类夹杂物评级均≤1.0级,Ds类夹杂物评级≤0.5级。
[0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弹簧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弹簧钢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C:0.50

0.65%、Si:1.35

1.65%、Mn:0.60

0.80%、Cr:0.55

0.80%、V:0.10

0.30%、Ni≤0.02%、Cu≤0.015%、Mo≤0.005%、P≤0.007%、S≤0.0025%、T.O≤0.0010%、N≤0.0025%、H≤0.0002%、Al≤0.0015%和Ti≤0.00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弹簧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弹簧钢线材金相组织中,以体积百分比计,索氏体和珠光体≥95%,马氏体和铁素体含量总和≤5%,采用所述的高强弹簧钢线材制备的弹簧强度≥2000MPa,疲劳寿命≥100万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弹簧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弹簧钢线材横截面上偏析最严重区域与其他基体区域,以质量百分比计,碳含量比值≤1.05、Cr含量比值≤1.15、Mn含量比值≤1.15,且硬度差≤20HV。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弹簧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弹簧钢线材表面无折叠,表面最大深度≤25μm,定义所述高强弹簧钢线材直径为D mm,则其表面脱碳层最大深度≤D*0.2%mm,且其表面无全脱碳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弹簧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弹簧钢线材中夹杂物包括SiO2‑
MnO

(CaO

Al2O3‑
MgO)类夹杂物,其中(CaO

Al2O3‑
MgO)质量占比≤25%,5μm以上夹杂物数量密度≤0.15个/mm2,在GB/T10561标准下的A、B、C、D类夹杂物评级均≤1.0级,Ds类夹杂物评级≤0.5级。6.制备如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高强弹簧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KR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精炼—RH真空—大方坯连铸—热装热送—开坯及修磨—高线轧制—斯太尔摩风冷—成品盘条—淬火—回火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KR铁水预处理:铁水进行三次扒渣,两次加脱硫剂深脱硫,最后一次扒渣开铁包底吹赶渣,将铁水渣扒除干净,获得S含量≤0.001%,浮渣块占整个铁水面的面积比≤5%的铁水;步骤2:转炉冶炼:转炉装入量为140

150t,铁水比80

90%,选用清洁废钢冶炼,转炉采用三次造渣,两次倒渣工艺,最后一次造渣冶炼后不倒渣,留渣冶炼,获得P含量≤0.006%以下的钢水;步骤3:出钢开始时,先向钢包中加10

20%的低氮增碳剂、金属锰进行脱氧合金化,出钢85%时加入碳化硅、低钛低铝硅铁、铬铁、钒铁及余下低氮增碳剂、金属锰,碳化硅、低钛低铝硅铁、金属锰、铬铁、钒铁及低氮增碳剂,全部熔于钢水后,加入合成渣进行造渣,搅拌3

5min后运至LF炉进行处理;步骤4:LF炉精炼:全程开启底吹氩气,双透气砖流量控制比例为1:3

1:2,精炼过程炉渣碱度控制在0.5

0.8,将钢水成分、温度全部调节达标后,加入高碱度合成渣,将炉渣碱度调整为1.5

2.0,搅拌3

5min后出钢;步骤5:RH炉精炼:RH炉进站快速抽真空处理,真空室工作压力≤1mbar,提升气体流量为150

200Nm3/h,处理时间≥15min,然后钢包下降10

30cm,关闭E4、E5两级真空泵,升高真空室压力至10mbar以上,提升气体流量降低为100

150N m3/min,循环≥5min后,破空;步骤6:大方坯连铸;步骤7:开坯修磨,高温加热,改善坯料偏析及表面质量;步骤8:轧制及风冷,控制冷却强度,改进盘条组织及性能;
步骤9:淬火;步骤10:回火。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高强弹簧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铁水运到KR处理工位,第一次扒渣,扒除高炉出铁带来的铁水渣,扒除表层炉渣;第二次扒渣为:第一次扒渣结束后向铁水中加脱硫剂脱硫,S脱到0.005%以下后,再扒除脱硫渣,浮渣块占整个铁水面的面积比≤10%;第三次扒渣为:在第二次扒渣后继续加脱硫剂进一步深脱硫至0.0010%以下,然后再扒渣;第三次扒渣时,开通铁包底吹赶渣,底吹氩气流量200

300NL/min。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高强弹簧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转炉采用三渣留渣法冶炼,转炉吹炼前期采用开大底吹搅拌,大底吹的流量为5

10Nm3/min,顶枪吹氧流量为24000

26000Nm3/h,加入球团、石灰造渣,炉渣碱度1.8

2.2,渣中T.Fe含量20

30%,第一阶段结束钢水温度1400

1450℃,然后倒渣,倒出炉渣≥70%;第二阶段吹炼,底吹流量为3

6Nm3/min,顶枪吹氧流量为32000

36000Nm3/h,加石灰、轻烧、球团造渣,炉渣碱度3.0

4.0,渣中T.Fe含量15

25%,吹炼至C含量≤0.5%时,开始倒渣,倒出炉渣≥60%;然后进行第三次造渣吹炼,底吹流量为5

10Nm3/min,顶枪吹氧流量为30000

34000Nm3/h,炉渣碱度≥5.0,渣中T.Fe含量15

25%,吹炼结束采用滑板挡渣,出钢留渣,进行下一炉冶炼。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高强弹簧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低氮增碳剂、金属锰分两次加入,第一次为出钢开始时,先向钢包中加10

20%的低氮增碳剂、金属锰,第二次为出钢85%时,加入余下的低氮增碳剂、金属锰;碳化硅、低钛低铝硅铁、金属锰、铬铁、钒铁、低氮增碳剂的加入顺序为:先加碳化硅,再加低钛低铝硅铁、金属锰、铬铁、钒铁,最后加碳粉,均是按顺序连续加入;出钢开始时,底吹流量为800

1200NL/min,出钢85%时,底吹流量为400

800NL/min,合金及碳粉全部熔于钢水后,加入合成渣进行造渣,钢包底吹流量降至150

250NL/min。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高强弹簧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LF炉精炼,加料与合金化时最大透气砖氩气流量400

500NL/min,升温期间最大透气砖氩气流量为300

400NL/min,其余时间最大透气砖氩气流量为100~150NL/min;将钢水成分、温度全部调节达标后,双底吹透气砖流量均控制50

80NL/min;LF出钢温度1560

1580℃。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高强弹簧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RH破空后进行软搅拌和镇静处理,软搅拌时间10

15min,软搅拌时双透气砖流量控制比例为1:3

1:2,最大透气砖底吹氩气流量为60

90NL/min,软搅拌结束钢水静置≥10min,运至连铸浇注。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高强弹簧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大方坯连铸,断面300mm
×
390mm,连铸全程保护浇注,采用低碱度低氧化铝中间包覆盖剂,利用中包电磁感应加热设备将中间包钢水过热度控制波动≤5℃,结晶器液位波动≤2mm,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450

650A,频率6

8Hz,连铸拉速控制在0.5

0.7m/min,压下量控制分布,4段:3.5

4.5mm、5段:3~4mm、6段:2.5

3.5mm、7段:2

3、8段:1.5

2.5mm、9段:1

2mm、10段以后
0.5

1mm,得到铸坯C偏析指数0.95

1.05。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高强弹簧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具体为:开坯修磨,在控制炉内气氛情况下,将所述连铸坯在开坯加热炉中加热及均热保温,在均热段时间控制在250~350分钟,并控制所述开坯加热炉内所述连铸坯的温度1150

1200℃,开轧温度1120

1150℃,其中,在所述炉内气氛成分中,以体积百分比计,H2O和O2含量总和≤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家七蔡小锋马建超李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