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壳体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566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壳体夹具,具有夹具本体,夹具本体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分别夹持于电池壳体的两端,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均具有大于电池壳体尺寸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夹具本体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将电池壳体夹持固定,通过设置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将蓄电池壳体的两端夹持,增加了夹持固定的稳定性,蓄电池壳体的两端部容纳至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更加提升了夹持和固定的稳定性,而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尺寸设置成大于蓄电池壳体的尺寸,方便装取夹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壳体夹具


[0001]本技术属于蓄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壳体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交通工具的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

在仅装备蓄电池的纯电动交通工具上,蓄电池的作用是交通工具驱动系统的唯一动力源

而在装备传统发动机
(
或燃料电池
)
与蓄电池的混合动力交通工具中,蓄电池既可扮演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也可充当辅助动力源的角色,可见在低速和启动时,蓄电池扮演的是交通工具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在全负荷加速时,充当的是辅助动力源的角色;在正常行驶或减速

制动时充当的是储存能量的角色

[0003]但是现有技术在对蓄电池外壳进行点胶时,夹持蓄电池的夹具不能很好的对蓄电池的壳体进行固定,会有晃动

偏位等情况的发生,而在对蓄电池壳体进行密封点胶时,蓄电池壳体的晃动

偏位会使点胶发生偏移,需要重新对蓄电池壳体进行密封点胶,增加了工作量的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夹具不能很好的对蓄电池壳体进行固定,夹具与蓄电池壳体之间会形成缝隙,点完胶后胶水会沿缝隙流至蓄电池两端的表面,后续还需对蓄电池两端表面的胶水进行清理,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壳体夹具,以解决现有方法对在对蓄电池壳体进行密封点胶时夹具固定不稳,会产生晃动,同时胶水沿夹具与蓄电池壳体之间的缝隙流至蓄电池壳体两端表面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池壳体夹具,具有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分别夹持于电池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夹具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夹持固定所述电池壳体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镂空区,所述镂空区与所述电池壳体的把手对应配合,所述镂空区还具有两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对称设置于所述镂空区的两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设置有通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的两端部设置有把手规避槽,所述把手规避槽对称设置于所述夹持部的两端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内还设置有显示屏规避槽和正极规避槽,所述显示屏规避槽和所述电池壳体上的显示屏对应设置,所述正极规避槽和所述电池壳体上的正极对应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设置有负极规避槽,所述负极规避槽贯穿所述第二夹具,所述负极规避槽设置为方形通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夹具本体还设置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沿所述夹具本体的周向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和高度大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宽度和高度
0.5

2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电池壳体两端部面板的厚度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
11.5

12.5mm。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壳体夹具,具有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分别夹持于电池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夹具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夹持固定所述电池壳体,通过设置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将蓄电池壳体的两端夹持,增加了夹持固定的稳定性,蓄电池壳体的两端部容纳至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更加提升了夹持和固定的稳定性,而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尺寸设置成大于蓄电池壳体的尺寸,方便装取夹具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将参考附图1~3来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

优点和技术效果

[0018]图1为本技术中夹具本体与电池壳体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1、
夹具本体;
2、
第一夹具;
3、
第二夹具;
4、
电池壳体;
[0022]21、
第一凹槽;
22、
镂空区;
[0023]221、
夹持部;
2211、
把手规避槽;
2212、
通孔;
[0024]211、
正极规避槽;
212、
显示屏规避槽;
[0025]31、
第二凹槽;
311、
负极规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7]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

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

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9]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
/
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
A

/

B
,可以表示:单独存在
A
,同时存在
A

B
,单独存在多种情况

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30]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
(
包括两个
)
,同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池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分别夹持于电池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夹具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夹持固定所述电池壳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镂空区,所述镂空区与所述电池壳体的把手对应配合,所述镂空区还具有两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对称设置于所述镂空区的两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设置有通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的两端部设置有把手规避槽,所述把手规避槽对称设置于所述夹持部的两端部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还设置有显示屏规避槽和正极规避槽,所述显示屏规避槽和所述电池壳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巧瑜刘静铜刘敏何杨林陈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