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5382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设备,该雾化设备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雾化装置和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多个第一出气孔分别与供电装置的气流通道连通,第二出气孔与供电装置的负压通道连通,雾化装置上形成有入气孔和遮挡部,入气孔与雾化装置的吸气通道连通,遮挡部阻断除一第一出气孔之外的其余第一出气孔的气体流经,使入气孔仅与一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连通;其中,多个第一出气孔的孔径各不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进气量的雾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雾化设备通常包括雾化装置和向雾化装置提供电能的供电装置,供电装置内形成有与雾化装置的吸气通道连通的气流通道和负压通道,气流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负压通道的另一端与安装有咪头的容纳腔连通

使用者通过雾化装置的吸气通道进行吸气时,负压通道和与负压通道连通的容纳腔内的空气被抽走,容纳腔内部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会触发咪头

咪头被触发时导通供电装置的电源和雾化装置的加热件,以此加热雾化装置内的烟液产生烟雾,这些烟雾会流入到雾化装置的吸气通道

与此同时,使用者吸气时,通过气流通道不断地吸取外界空气,从而在吸气通道内形成气流,该气流能够载运烟雾,以此烟雾被使用者所吸入

[0003]由于每个使用者的吸入烟雾的方式和肺活量不同,因此不同使用者之间在吸入烟雾时所吸入的空气量是不同的,所以在相关技术中,供电装置具备了调节进气量的调节机构,但是调节机构的额外增加,导致供电装置的体积增大,降低了其便携性,而且内部结构也变得较为复杂,降低了供电装置的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调节进气量的雾化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雾化设备额外增加进气量调节机构后,导致供电装置的体积增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雾化设备,该雾化设备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雾化装置和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多个第一出气孔分别与供电装置的气流通道连通,第二出气孔与供电装置的负压通道连通,雾化装置上形成有入气孔和遮挡部,入气孔与雾化装置的吸气通道连通,遮挡部阻断除一第一出气孔之外的其余第一出气孔的气体流经,使入气孔仅与一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连通;其中,多个第一出气孔的孔径各不相同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装置包括:外壳,具有相对的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安装支架,其至少部分经第二插接孔嵌设在外壳内,安装支架具有面向第一插接孔的支撑面,多个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开设在支撑面上;雾化装置包括:吸嘴部;插接部,与吸嘴部连接,插接部的至少部分经第一插接孔嵌设在外壳内,插接部具有面向第二插接孔的连接面,入气孔和遮挡部形成在连接面上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多个第一凹槽与多个第一出气孔一一对应,第一出气孔开设在对应的第一凹槽的槽底上,第二出气孔开设在第二凹槽的槽底上;安装支架还包括密封盖,密封盖盖设在支撑面上,以密封多个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密封盖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多个第一通孔与多个第一凹槽一一对应,第一通孔与对应的第一凹槽连通,第二通孔与第二凹槽连通;其中,遮挡部堵住除
一第一通孔之外的其余第一通孔,使入气孔仅与一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多个第一出气孔中的最大孔径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盖面向第一插接孔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多个第一凸缘与多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第一凸缘围绕在对应的第一通孔的周围,第二凸缘围绕在第二通孔的周围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部和外壳之间可相对扭转,使遮挡部相对于支撑面形成圆周轨迹,多个第一出气孔位于圆周轨迹在支撑面上形成的正投影内,且沿着圆周轨迹的周向排列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导电件,连接面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导电件抵接的第二导电件;其中,插接部和外壳之间相对扭转的过程中,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始终抵接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中的其中之一为接电片,其中之另一为弹针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雾化设备中,仅需要调节雾化装置的插接方向即可调节雾化设备的进气量

具体是,拔出雾化装置后,在雾化装置的周向上旋转预设角度后重新插入供电装置中,以此使遮挡部开放其他孔径的第一出气孔,从而改变与入气孔连通的第一出气孔的孔径,以此调节流入入气孔的气流量,达到调节雾化设备的进气量的目的

[0014]此外,本技术的雾化设备仅需调节雾化装置和供电装置的位置关系,就能调节雾化设备的进气量,从而无需在供电装置内设置额外的进气量调节机构,保持了供电装置内部结构的简洁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设备的分解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分解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分解图;
[0020]图6为图5中供电装置的另一分解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雾化装置
100
;吸嘴部
110
;插接部
120
;连接面
121
;入气孔
1211
;遮挡部
1212
;第二导电件
1213
;第二磁吸件
1214
;供电装置
200
;外壳
210
;第一插接孔
211
;第二插接孔
212
;安装支架
220
;支撑面
221
;第一出气孔
2211
;第二出气孔
2212
;第一凹槽
2213
;第二凹槽
2214
;第一导电件
2215
;第一磁吸件
2216
;密封盖
222
;第一通孔
2221
;第二通孔
2222
;第一凸缘
2223
;第二凸缘
22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24]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通过改变雾化装置
100
和供电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雾化设备,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雾化装置
(100)
和供电装置
(200)
,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
(200)
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出气孔
(2211)
和第二出气孔
(2212)
,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孔
(2211)
分别与所述供电装置
(200)
的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孔
(2212)
与所述供电装置
(200)
的负压通道连通;所述雾化装置
(100)
上形成有入气孔
(1211)
和遮挡部
(1212)
,所述入气孔
(1211)
与所述雾化装置
(100)
的吸气通道连通,所述遮挡部
(1212)
阻断除一所述第一出气孔
(2211)
之外的其余所述第一出气孔
(2211)
的气体流经,使所述入气孔
(1211)
仅与一所述第一出气孔
(2211)
和所述第二出气孔
(2212)
连通;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孔
(2211)
的孔径各不相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
(200)
包括:外壳
(210)
,具有相对的第一插接孔
(211)
和第二插接孔
(212)
;安装支架
(220)
,其至少部分经所述第二插接孔
(212)
嵌设在所述外壳
(210)
内,所述安装支架
(220)
具有面向所述第一插接孔
(211)
的支撑面
(221)
,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孔
(2211)
和所述第二出气孔
(2212)
开设在所述支撑面
(221)
上;所述雾化装置
(100)
包括:吸嘴部
(110)
;插接部
(120)
,与所述吸嘴部
(110)
连接,所述插接部
(120)
的至少部分经所述第一插接孔
(211)
嵌设在所述外壳
(210)
内,所述插接部
(120)
具有面向所述第二插接孔
(212)
的连接面
(121)
,所述入气孔
(1211)
和所述遮挡部
(1212)
形成在所述连接面
(12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
(221)
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凹槽
(2213)
和第二凹槽
(2214)
,多个所述第一凹槽
(2213)
与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孔
(2211)
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出气孔
(2211)
开设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
(2213)
的槽底上,所述第二出气孔
(2212)
开设在所述第二凹槽
(2214)
的槽底上;安装支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万鹏李兴焦志渠董申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斯科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