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传输装置及其校核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5189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传输装置及其校核方法,适用于陡峭山地,包括轨道机构和运输机构,运输机构架设在轨道机构上方并沿着轨道机构双向行驶;轨道机构包括平行轨道和若干支撑座,平行轨道铺设在陡峭山地上供运输机构行驶,若干支撑座用于减缓平行轨道的坡度;运输机构包括动力总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传输装置及其校核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传输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传输装置及其校核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较为平坦的地方可以使用普通的运输机进行果蔬的传送,但是如果遇到一些坡度较大的山地,则很难进行有效的果蔬运输

尤其到了收获季节,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果蔬的运输,尤其是将果蔬搬运下山的这个过程

所以提高山地形的果园运输机的机械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开发出来的果园运输机构比较少,适应性也比较差,投资比较高,磨损比较大,并且结构较为复杂,适用面比较窄,没有做到大面积的推广

因此,在充分考虑果园运输机械巨大的需求之下,研发出合适的山地型的果园运输机就显得特别重要

[000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传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传输装置及其校核方法,旨在解决山地型的果园道路复杂导致的运输难

运输效率低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轨道传输装置,适用于陡峭山地,包括轨道机构和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架设在所述轨道机构上方并沿着所述轨道机构双向行驶;
[0008]轨道机构,包括平行轨道和若干支撑座,所述平行轨道铺设在陡峭山地上供所述运输机构行驶,若干所述支撑座用于减缓所述平行轨道的坡度,所述支撑座一端与所述平行轨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陡峭山地固定连接;
[0009]所述运输机构包括动力总成

换向系统

绳轮组件和车架本体,所述动力总成

换向系统和绳轮组件均与所述车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换向系统传动连接,所述换向系统与所述绳轮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动力总成通过所述换向系统和绳轮组件带动所述车架本体在所述平行轨道上双向行驶;
[0010]所述绳轮组件包括牵拉件

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牵拉件两端分别与所述轨道机构两端末的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牵拉件在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上呈现8字形缠绕,从而拉动牵拉件,通过摩擦力的作用带动所述绳轮组件移动

[0011]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绳轮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支撑架,所述第一驱动支撑架一端与所述车架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连接

[0012]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绳轮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支撑架

下压轮和导向轮,所述第二驱动支撑架沿着牵拉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支撑架前后两端,所述第二驱动支撑架一端与所述车架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压轮和导向轮转动连接,所述牵拉件依次通过所述下压轮

导向轮

驱动轮

从动轮

下压轮和导向轮

[0013]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运输机构还包括行走组件

传动组件

制动组件和货厢,所述行走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本体下方,所述传动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动力总成

换向系统和绳轮组件,所述货厢与所述车架本体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行走组件架设的所述平行轨道上方,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若干第一车轮组,所述第一车轮组与所述平行轨道滚动连接,所述第一车轮组包括上下设置的承重轮和防上跳轮,所述平行轨道设置在所述承重轮和防上跳轮之间,所述承重轮和防上跳轮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平行轨道放置的间隙

[0015]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刹车手阀

刹车线

碟刹盘和刹车钳,所述刹车手阀位于所述车架本体上方,所述刹车线连接所述刹车手阀和刹车钳,所述刹车钳套设在所述碟刹盘上

[0016]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换向系统包括变速箱,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所述动力总成和变速箱,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所述变速箱和绳轮组件

[0017]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货厢包括载货区和移动区,所述移动区位于所述载货区下方并与所述平行轨道滚动连接;
[0018]所述移动区包括若干与所述第一车轮组相同的第二车轮组

[0019]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车架本体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远离所述动力总成的一端与所述载货区可拆卸式地连接

[0020]一种轨道传输装置的校核方法,适用于上述的轨道传输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
轨道机构的设计:根据山地的坡度设计平行轨道和若干支撑座;
[0022]S2、
运输机构的整体布局设计:动力总成

换向系统

绳轮组件和车架本体;
[0023]S3、
根据运输重量对动力总成进行选型:通过设定重量为
nkg
时,计算运行时所需的功率和输出的输出功率计算出动力总成的实际功率,确保选取的动力总成的额定功率大于计算出的动力总成的实际功率;
[0024]S4、
根据动力总成对换向系统进行选型:第一传动件选型:通过设定每天运行的时间
t≤10h

Pca

K
A
P
,由
Pca

n
查表可以确定第一传动件的型号,计算第一传动件的速度确定第一传动件的数量第二传动件的选型:通过设定第二传动件节距为
p

25.4
,抗拉极限载荷为
Fmax

55.6KN
,两个链轮的齿数均为
Z

Z1+Z2

25
,中心距
a0=
40p
,计算得知第二传动件的节数第二传动件的长度第二传动件的中心距此时中心距的较小量

a

(0.002

0.004)a
,选取符合条件的第二传动件;
[0025]S5、
根据换向系统对绳轮组件进行选型:驱动轮选型:根据步骤
S4
中选取的第二传动件,通过驱动轮的转速驱动轮的线速度计算得出驱动轮直径
D
q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轨道传输装置,设置轨道机构和运输机构,将运输机构架设在轨道
机构上方并沿着轨道机构双向行驶,避免了运输机构需要掉头的问题;通过在陡峭的山地型果园道路铺设平行轨道,在平行轨道的下方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轨道传输装置,适用于陡峭山地,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机构和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架设在所述轨道机构上方并沿着所述轨道机构双向行驶;轨道机构,包括平行轨道和若干支撑座,所述平行轨道铺设在陡峭山地上供所述运输机构行驶,若干所述支撑座用于减缓所述平行轨道的坡度,所述支撑座一端与所述平行轨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陡峭山地固定连接;所述运输机构包括动力总成

换向系统

绳轮组件和车架本体,所述动力总成

换向系统和绳轮组件均与所述车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换向系统传动连接,所述换向系统与所述绳轮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动力总成通过所述换向系统和绳轮组件带动所述车架本体在所述平行轨道上双向行驶;所述绳轮组件包括牵拉件

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牵拉件两端分别与所述轨道机构两端末的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牵拉件在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上呈现8字形缠绕,从而拉动牵拉件,通过摩擦力的作用带动所述绳轮组件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支撑架,所述第一驱动支撑架一端与所述车架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支撑架

下压轮和导向轮,所述第二驱动支撑架沿着牵拉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支撑架前后两端,所述第二驱动支撑架一端与所述车架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压轮和导向轮转动连接,所述牵拉件依次通过所述下压轮

导向轮

驱动轮

从动轮

下压轮和导向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还包括行走组件

传动组件

制动组件和货厢,所述行走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本体下方,所述传动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动力总成

换向系统和绳轮组件,所述货厢与所述车架本体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架设的所述平行轨道上方,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若干第一车轮组,所述第一车轮组与所述平行轨道滚动连接,所述第一车轮组包括上下设置的承重轮和防上跳轮,所述平行轨道设置在所述承重轮和防上跳轮之间,所述承重轮和防上跳轮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平行轨道放置的间隙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刹车手阀

刹车线

碟刹盘和刹车钳,所述刹车手阀位于所述车架本体上方,所述刹车线连接所述刹车手阀和刹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艳郑立伟陈余刚梁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