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静压桩的封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503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基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静压桩的封桩结构,包含套管;所述套管设置于静压桩桩孔的顶面;所述套管的高度与承台的高度匹配;所述套管截面尺寸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套管的内径均大于静压桩桩孔的直径;所述套管能阻隔所述承台的混凝土粗骨料;所述套管内浇筑有填充混凝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静压桩的封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地基施工
,特别是一种用于静压桩的封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静压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结构,一般为设置于地基对应的桩孔内的钢制圆柱体,并通过后浇混凝土结构与承台连接,从而实现对地基基础的加固;该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因而广泛应用于地基基础建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先开设地基上的桩孔,再浇筑地基上方的承台,且承台上预留与桩孔对应的空腔;随后向桩孔中插入静压桩,最后再向承台上预留的空腔中浇筑混凝土形成封桩结构,从而通过封桩结构将静压桩和承台连接为一个整体

[0003]现有的封桩结构往往是与桩孔同轴设置的圆柱形,当静压桩所承受的载荷较大时,需要对应的大直径封桩结构以增大封桩结构侧壁与承台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封桩结构与承台的连接强度;但封桩结构直径过大,一方面会占用大量承台的可用面积,从而对承台上方其它结构的布置造成干扰;另一方面还会导致浇筑封桩结构前,静压桩与封桩结构的空腔内壁间隙过大,从而导致静压桩的安装偏差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封桩结构为了增大其与承台的连接强度,需要增大封桩结构的直径,进而会导致静压桩安装误差增大,并占用大量承台可用面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静压桩的封桩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于静压桩的封桩结构,包含套管;所述套管设置于静压桩桩孔的顶面;所述套管的高度与承台的高度匹配;所述套管截面尺寸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套管的内径均大于静压桩桩孔的直径;所述套管能阻隔所述承台的混凝土粗骨料;所述套管内浇筑有填充混凝土

[0007]套管的断面形状可以是各种形状,如圆柱形或多边形;套管沿其轴线可以是恒定截面,也可以是变截面;套管的具体高度与待浇筑的承台厚度匹配以在浇筑承台时防止混凝土的粗骨料流入其内部;套管两端开口的具体尺寸视实际需求和载荷情况而定

[0008]套管的截面是指套管在垂直于其轴线的平面上的截面;套管的截面尺寸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可以是套管截面的所有尺寸均逐渐增大,也可以只有部分尺寸逐渐增大;如若套管断面为矩形,则既可以使矩形的长边和短边从一端到另一端均逐渐增大,也可以只使长边或只使短边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

[0009]套管可以是板材,也可以是包含孔洞的结构,如滤网,只要能阻隔混凝土的粗骨料即可,在此基础上也可制作为能完全阻隔混凝土的结构

[0010]本方案限制套管截面尺寸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则向套管内浇筑填充混凝土后形成的封桩结构的截面尺寸也是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当布置套管时使套管截面尺
寸较大的一端朝向地基,则向套管内浇筑填充混凝土后形成的封桩结构截面尺寸较大的一端也朝向地基;相比于现有方案,在占用承台相同可用面积,即靠近承台上表面的一端开口尺寸相同的情况下,本方案的封桩结构具有更大的侧面积,从而与承台具有更高的连接强度,可以适配承载能力更强的静压桩;同时本方案的封桩结构将截面尺寸较大的一端朝向地基,还能增大封桩结构与地基的接触面积,进而与地基的接触部分的压强,从而进一步提高本方案的封桩结构的承载力

[0011]同时,当需要增大封桩结构的承载力时,本方案可以通过主要增加套管远离承台上表面的一端的截面尺寸,从而增大封桩结构的侧面积实现,而套管靠近承台上表面的一端的截面尺寸根据静压桩的外径和配合公差决定,从而避免为了增大封桩结构的承载力而导致套管内壁与静压桩的外壁间隙过大,从而大致静压桩的安装误差过大的情形

[0012]且本方案在浇筑承台前,可先将套管同轴设置与桩孔上方,且套管的一端连接于桩孔孔口所在的平面;套管的连接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使用承台钢筋绑扎套管,或将套管焊接于承台钢筋;则浇筑承台时,混凝土被套管阻拦从而无法进入套管内部的空间,进而能够避免混凝土进入桩孔导致桩孔堵塞的情况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套管截面尺寸较小的一端的端部开口宽度为
Dts
;所述套管截面尺寸较大的一端的端部开口宽度为
Dbs
;所述静压桩的直径为
D

D≤Dts≤1.15D

Dbs≥1.5D。
[0014]本方案限制了套管的具体形状,其中,本方案套管截面尺寸较小的端部开口宽度较小,最大仅为静压桩直径的
1.15
倍,能够减少静压桩轴线相对套管轴线的偏移量,进而有益于保证静压桩良好的垂直度;本方案套管截面尺寸较大的端部开口宽度较大,至少为静压桩直径的
1.5
倍,一方面使本方案的套管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增加后浇混凝土与承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后浇混凝土和承台混凝土交界处的应力

增大安全系数;另一方面使本方案与地基之间具有较大接触面积,能够降低套管内部的后浇混凝土与地基的接触部分的压强

增大安全系数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套管的断面形状为矩形

[0016]矩形形状简单,一方面能降低套管的制作难度,另一方面其各内角均为
90
°
,不会形成混凝土浇筑死角,从而能避免在封桩时导致静压桩和承台之间的后浇混凝土结构产生脱空;同时对于承台需要设置多个套管的情况,将各套管平行设置即可避免相邻的两个套管之间产生浇筑死角,进而避免承台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脱空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套管包含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用于阻隔混凝土的粗骨料

[0018]钢丝网用于阻隔混凝土的粗骨料,即防止混凝土进入套管内部,可以采用如钢丝网的孔径小于浇筑承台所用的混凝土的粗骨料的粒径的方式实现

[0019]本方案采用钢丝网阻隔混凝土,结构简单,能降低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套管还包含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用于支撑所述钢丝网;所述钢筋笼包含沿所述套管轴线间隔布置的纬筋和沿所述套管纵向布置的纵筋;相邻的两个所述纬筋间距为
D
φ

80mm≤D
φ
≤120mm。
[0021]本方案为钢丝网增加了支撑用的钢筋笼,适用于承台尺寸较大或所选用的钢丝网强度不足的情形,能避免钢丝网在承台的浇筑过程中变形

[002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填充混凝土内还设有锚固钢筋;所述锚固钢筋的轴线沿所述套管的轴向布置;所述锚固钢筋一端伸出所述填充混凝土用于连接所述静压桩

[0023]本方案为用于静压桩的封桩结构追加了用于连接静压桩的锚固钢筋,能够确保向套管内部浇筑混凝土后,静压桩和套管内部混凝土通过锚固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静压桩的封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套管;所述套管设置于静压桩
(2)
桩孔的顶面;所述套管的高度与承台
(1)
的高度匹配;所述套管截面尺寸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套管的内径均大于所述静压桩
(2)
桩孔的直径;所述套管能阻隔所述承台
(1)
的混凝土粗骨料;所述套管内浇筑有填充混凝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静压桩的封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截面尺寸较小的一端的端部开口宽度为
Dts
;所述套管截面尺寸较大的一端的端部开口宽度为
Dbs
;所述静压桩
(2)
的直径为
D

D≤Dts≤1.15D

Dbs≥1.5D。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静压桩的封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断面形状为矩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静压桩的封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含钢丝网
(3)
;所述钢丝网
(3)
用于阻隔混凝土的粗骨料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静压桩的封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还包含钢筋笼
(4)
;所述钢筋笼
(4)
用于支撑所述钢丝网
(3)
;所述钢筋笼
(4)
包含沿所述套管轴线间隔布置的纬筋
(42)
和沿所述套管纵向布置的纵筋
(41)
;相邻的两个所述纬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禹魏康林陈正进严晓周王振超梁云刚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