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崇贤专利>正文

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4808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包括复数个散热片、一个以上的热管及一底座,各散热片系结合于底座,热管为分别贯穿嵌合于散热片与底座,其特征在于各散热片的上端面系开设一个以上的凹孔槽,且凹孔槽的底部系延伸形成一不同于热管管身形状的异形孔,利用复数相邻的凹孔槽串连构成一可容许冲压模具通过的长槽沟,将热管对应置入凹孔槽底部的异形孔内,因此配合治具及冲压模具通过该长槽沟,针对热管的管身进行冲压,使热管的管身受到异形孔的匹配压挤,进而相对变形产生异形边壁形态,使散热片与热管获得紧配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主要是利用散热片的异形孔(如多边形孔)配合冲压模具针对热管管身进行冲压,使热管管身受到异形孔的匹配压 挤,相对变形产生异形边壁形态,使散热片与热管呈紧配结合。
技术介绍
习知散热器,主要构件系包含散热片、热管及底座,其中针对散热片与热管的结 合,最常见是采用焊接方式,为利用电镀、锡膏或黏接剂等制造工序或加工媒介物,而将散 热片与热管焊接结合,但并不符合环保要求。已知关于散热片与热管的结合技术,亦有人在散热片表面设通孔及连通通孔的穿 槽,利用头端呈连续凹凸冲头的模压件穿入穿槽,再冲压成型可压迫热管与通孔紧结的凹 部,达到紧结一体的效果;但上述习知技术,主要是在热管的管身冲压形成复数个点状间隔 的凹部,因此当然也会在热管的管内造成复数个间隔的相对凸部,故仍会缩小改变热管的 内径,依旧还是会造成热管内液体流通的阻力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系包 括复数个散热片、一个以上的热管及一底座,各散热片系与底座结合,热管为分别贯穿嵌合 于散热片与底座,其中,各散热片的上端面系开设一个以上的凹孔槽,且凹孔槽底部系延伸 形成一不同于热管管身形状的异形孔,乃利用复数相邻的凹孔槽串连构成一可容许冲压模 具通过的长槽沟,并将热管对应置入凹孔槽底部的异形孔内,因此配合治具再藉冲压模具 通过长槽沟,以针对热管的管身进行冲压,使热管的管身受到异形孔的匹配压挤,进而相对 变形产生异形边壁形态,使散热片与热管获得紧配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之次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所述 散热片凹孔槽底部的异形孔,其系可为一多边形孔,或可为其它呈规则或不规则的任意几 近形状孔,使热管的管身受到该异形孔的匹配压挤后,可依异形孔的形状而相对变形为各 种匹配的边壁形态。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所述 散热片的上端面系可开设二个以上的凹孔槽,以供配合二个以上的热管形成相反方向的紧 配组合。本专利技术之再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所述 散热片的异形孔系从侧面方向延伸具有相同异形的托持部,因此可前后相邻并衔接构成一 可容纳热管的管形空间,使散热片与热管紧配组合时,能产生更佳紧配的包置结合。本专利技术之又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所述 的散热片并在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扣接片,以使前后相邻的各散热片可藉此形 成紧密的扣接连结。本专利技术之又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所述 散热片与底座的结合,系可在底座设有一鸠尾凸部,而在散热片底部相对设有一鸠尾凹部, 且可在底座鸠尾凸部的两侧增设复数道的倒勾齿,使散热片嵌入底座时,能获得更稳固的 紧配结合而不会脱离,亦确保散热片、热管与底座各构件的组合更紧密扎实。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片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片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尚未置入热管时组合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于组装前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于冲压模具冲压前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于冲压模具冲压前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于冲压模具冲压时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散热片异形孔设为其它几近形状孔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散热片异形孔设为六边形孔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热管呈不同方向嵌合的实施例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结合一风扇组的实施例图;图14为图13的底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散热片1热管2底座3凹孔槽11异形孔111冲压模具4长槽沟110异形边壁21托持部112扣接片12风扇组5鸠尾凸部31鸠尾凹部13倒勾齿311开槽 1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为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包括复数个散热片1、一个以上的热管2及一底座3,其中复数个散热片1,如图3、图4所示,各散热片1的上端面均开设一个以上的凹孔槽 11,且凹孔槽11的底部皆延伸形成一不同于热管管身形状的异形孔111 (如图的八边形孔, 或各种多边形孔,或亦可为其它呈规则或不规则的任意几近形状孔),乃利用复数相邻的凹 孔槽前后串连而构成一可容许冲压模具4通过的长槽沟110 (如图5、图7)。一个以上的热管2,为分别贯穿嵌合于散热片1与底座3,与底座3的结合端为吸 热端,而与散热片1的结合端则为散热端,所述热管2是习知构件,系一封闭的热导管体,且 管体内部已预先填装工作液。—底座3,系一铝质或铜质等金属座体,其底端面系可贴触于热源(如CPU),上端 面系供结合散热片1。如图6及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系通过上述复数相邻的凹孔槽11串连构成一可容许冲 压模具4通过的长槽沟110,并将热管2对应置入凹孔槽11底部的异形孔111内,再配合 治具(未显示)及冲压模具4通过长槽沟110,以针对热管2的管身进行冲压(如图8所 示),使热管2的管身受到异形孔111的匹配压挤(如图9所示),进而使热管2相对变形 产生异形边壁21 (如呈多边形边壁或呈相对匹配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几近形状边壁),以达 到散热片1与热管2可获紧配组合的目的。如图中的实施例所示,其系于各散热片1的上端面开设四个(二个以上)凹孔槽 11,以供配合四个(二个以上)热管2形成同一方向的紧配组合(如图1所示)。如图10及图11所示,系分别显示本专利技术散热片凹孔槽11底部的异形孔111,进一 步可设为其它几近形状孔(如图10),或亦可设为六边形孔(如图11),惟此仅只是系例示 的代表图,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申请范围或技术特征。同理可知,如图12的另一种实施例所示,亦是于散热片1的上端面开设四个(二 个以上)凹孔槽11,但可配合四个(二个以上)热管2形成相反方向的紧配组合,因此,本 专利技术热管2贯穿嵌合于散热片1与底座3的形态,其系可实施为同一方向的紧配嵌合,当然 亦可实施为不同方向的相错紧配嵌合。依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中各散热片1的异形孔111系可从侧面方向延伸具有相同异 形的托持部112,因此可利前后相邻的托持部112而衔接构成一可容纳热管2的管形空间, 使散热片1与热管2于紧配组合时,能产生更佳紧配的包置结合。其次,本专利技术的散热片1,并可在散热片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扣接片 12(如图3),使前后相邻的各散热片1可借着前后匹配的扣接片12而形成紧密的扣接连结。如图13、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依上述图12组成的散热器,所述的热管2吸热端均是 集中嵌插于底座3的中央,且热管2的散热端系分散嵌插于散热片1的两侧,如此组成,于 散热片1表面再锁设结合一风扇组5,因风扇组5最强风力系集中在扇叶周边(扇叶中心风 力为最微弱),故能迅速带走两侧热管散热端的热气,使热源(如CPU)快速获的降温效果。如图实施例显示,本专利技术中热管2与底座3的嵌合组成,热管2系贯穿嵌入迫合于 底座3,并呈贴底露出而与底座1的底面形成切齐压平面;但前述的热管2,于必要时亦可实 施为不贴底、不露出的组合形态。此外,依图12至图14所示,有关本专利技术散热片1与底座3的结合,其亦可在底座3设有一鸠尾凸部31,而在散热片1底部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系包括复数个散热片、一个以上的热管及一底座,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散热片,各散热片的上端面均开设一个以上的凹孔槽,且凹孔槽的底部皆延伸形成一不同于热管管身形状的异形孔,并利用复数相邻的凹孔槽串连构成一可容许冲压模具通过的长槽沟;一个以上的热管,为分别贯穿嵌合于散热片与底座;一底座,系一金属座体,其上端面系供结合散热片;通过上述复数相邻的凹孔槽串连构成一可容许冲压模具通过的长槽沟,并将热管对应置入凹孔槽底部的异形孔内,再配合治具及冲压模具通过长槽沟,针对热管的管身进行冲压,使热管的管身受到异形孔的匹配压挤,进而使热管相对变形产生异形边壁,以达到散热片与热管紧配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崇贤
申请(专利权)人:黄崇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