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草鱼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提高草鱼生长、蛋白质沉积率并降低饲料系数、肝体系数和全鱼脂肪的配合饲料。
技术介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部、东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的江河中。自1958年人工催产授精孵化成功后,近几十年来草鱼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地,如日本、东南亚、东欧、美国,成为一种受重视的淡水养殖鱼类。草鱼是世界上产量第二大的鱼类,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2006年产量达396万吨,占淡水鱼虾养殖总产量21%(中国渔业年鉴,2006)。 目前在养殖生产实践中使用配合饲料,常常会出现蛋白转化效率低和饲料系数高,草鱼肠系膜脂肪大量沉积等问题,不仅使养殖草鱼的饲料成本增加,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严重影响草鱼的品质,降低了草鱼的可食用比例。因此,研究开发高效低肠系膜脂肪的草鱼配合饲料已成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草鱼配合饲料中存在的蛋白转化效率低、饲料系数高、草鱼肠系膜脂肪大量沉积等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草鱼生长、蛋白质沉积率并降低饲料系数、肝体系数和全鱼脂肪的配合饲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草鱼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营养成分由如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的组分所示:粗蛋白22~32,粗脂肪3~6,无氮浸出物21~28,淀粉15~22,灰份7~10,水分6~10,总磷1.18~1.34,赖氨酸1.42~1.55,粗纤维5~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坚,田丽霞,阳会军,甘炼,梁键钧,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