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捕防治茶尺蠖成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4540 阅读:3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诱捕防治茶尺蠖成虫的方法,是一种组合使用薄荷信息素与色彩诱捕防治茶尺蠖成虫的方法。通过定性定量地鉴定了薄荷气味中的18中主要组分,经风洞仪进行生物测定,筛选薄荷醇、薄荷酮、芳樟醇3种诱效最强的组分配成剂量为10-6g/ml~10-1g/ml的味源物,按1∶0.1-15∶0.1-15的比例配制成诱捕剂,载于诱芯;在茶尺蠖成虫羽化盛期,从10种色彩中筛选出诱效最强的土黄色;将诱芯与土黄色粘板组成诱捕器,在茶尺蠖成虫羽化始盛期诱捕成虫,显著减少下代卵量以减免化学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无污染,符合病虫绿色防控原则,符合标准生态茶园的建设要求。操作便捷,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涉及一种组合使用植物信息物和有色粘板诱捕防治茶尺蠖成虫的方法
技术介绍
植物挥发物引导植食性昆虫取食、产卵、觅偶、躲避敌害和找寻适宜栖境等,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寄主植物共存时,植食性昆虫倾向于选择嗜好物种的气味。比如,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取食多种寄主植物,在没有嗜好寄主植物气味的前提下,可识别原寄主气味;如果有嗜好树种气味存在,光肩星天牛就不再趋向原来寄主树种的气味。云斑天牛Batocerahorsfieldi(Hope)也有类似的趋向行为。植物挥发物在B型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偏好时具有重要的行为导向作用。在对于数种蔬菜的选择过程中,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对萝卜和大白菜的趋性最强,对芥菜和包菜趋性次之,对莴苣趋性最弱。近10多年来,斯里兰卡在茶园中种植诱虫植物诱捕主要害虫以减轻对茶树的为害,成效明显,但未见揭示诱虫机制。英国洛桑实验站近20年来研讨基于寄主和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吸引-排斥治虫策略”,借植物挥发物以排斥害虫或吸引天敌制约害虫。而国内鲜见大面积种植植物,利用植物气味诱捕或驱避害虫、或者引诱天敌的报道。 本课题组以茶树气味中主要组分研制了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成、若虫和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成虫诱捕剂,在全国茶区示范应用,效果显著。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Prout)在浙苏皖茶区常发,2008年6-9月第3-5代大发生,浙江省武义县就有1500公顷茶园被茶尺蠖幼虫吃成光杆。几十年来主要依靠施用化学农药防治茶尺蠖幼虫,每年防治5-10余次。未见使用植物气味诱捕或者驱避该害虫的报道。有研究发现其幼虫有趋色习性。幼虫是由成虫产下的卵孵化生成的,如能查明茶园环境中主要寄主植物、非寄主植物挥发性信息物质对茶尺蠖成虫的引诱或排斥效应,研制信息物质驱避剂或者引诱剂;或叠加利用信息物质与色彩的诱虫效应,将会探讨出控制茶尺蠖成虫而减免施药的治虫措施。因此选茶园群落中常见6种植物为味源,以茶叶为参比植物,先在室内进行生物测定,评判7种植物的引诱性或驱避性,再与粘胶色板结合起来,于田间进一步测试,探讨出了利用植物气味色板诱捕茶尺蠖成虫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是组合使用薄荷植株化学信息素和土黄色粘板诱捕防治茶尺蠖成虫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选用新鲜薄荷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动态吸附法从新鲜薄荷植株气味中分离鉴定出薄荷醇(menthol)、薄荷酮(menthone)、芳樟醇(linalool)、丁香酚(eugenol)、α-蒎烯(α-pinene)、月桂烯(mytcene)、反-罗勒烯(E-ocimene)、胡椒酮(piperitone)、3-辛醇(3-octanol)、β-波旁醇(β-bourbonol)等18种主要挥发物; 2.采用风洞法测定,选定对茶尺蠖成虫引诱活性最强的薄荷醇、薄荷酮、芳樟醇,分别配成浓度为10-6g/ml~10-1g/ml的味源物,按1∶0.1-15∶0.1-15的比例组配,调制成诱捕剂,载于诱芯; 3.选择土黄色粘板; 4.将诱芯与土黄色粘板组成诱捕器; 5.在茶尺蠖羽化始盛期将诱捕器放入田间诱捕雌雄成虫。 所述的动态吸附法为用Teflol塑料膜包裹薄荷植株,从进气口通入洁净空气,带走薄荷气味,流过接于出气口的Super Q柱,以有机溶剂淋洗Super Q柱吸附的气味,在氮气流下缓缓浓缩洗脱液,浓缩至20μl左右,取1μl,经GC-MS分析,并配合标准样品。 所述的风洞法为风洞为90×30×30厘米的长方形飞行舱,在气味产生处距风洞底板15厘米悬挂一个容有1ml味源的小瓶,直径1cm,高度3cm,风速40cm/s,用纱网罩住小瓶以除去视觉的影响,在其下风40cm处有一15cm高的释放台,将容有茶尺蠖成虫的两头开口的玻管放于台上,玻管与风向平行,使其中的茶尺蠖成虫感受到味源气味,逐头释放。味源分别为薄荷醇、薄荷酮和芳樟醇等18种挥发性化合物,剂量都是100μg/μl,溶剂是液体石蜡。每种味源测雌、雄成虫各10头,一种味源测试之后用纯乙醇擦洗风洞内壁,吹干之后再测另一种气味。于20.00-24.00进行生物测定实验,室温25℃,相对湿度75%±5%。风洞上方1.0m悬挂红色灯泡作为光源,光照3600lux,每头试虫只用1次,发现成虫显著地趋向于薄荷醇、薄荷酮和芳樟醇气味。 采用茶园诱捕试验,从10种色彩中确定对茶尺蠖成虫诱效最强的土黄色彩选用土黄、桔黄、芽绿、纯白、素馨黄、桃红、果绿、墨绿、天蓝和湖蓝等10种色板,色板质地为塑料,均匀覆盖无色无味昆虫胶,长30cm×宽30cm。每种色板10块,在茶尺蠖发蛾盛期放于茶园中诱捕茶尺蠖成虫,经方差分析发现土黄色诱捕的成虫最多。 测定这种土黄色彩的参数用香港美能达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R-331C的色彩色差计,色空间选用绝对测量方式(L*a*b*色差系统),测得土黄色板的亮度L、色度坐标a、色度坐标b分别为76~81、-0.21~0.31、65~72。其中,对于数值a,“+”表示红成份,“-”表示绿成份;对于数值b,“+”表示黄成份,“-”表示蓝成份。 所述的将诱捕器放置于茶园中,诱捕器下底边与茶梢平齐,诱捕器之间的距离为5~10米,诱捕时间为整个羽化期,从茶尺蠖成虫羽化始盛期(16%~20%的蛹羽化)至羽化期结束,当色板上诱捕的蛾子较多时,更换诱芯或者色板。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在茶尺蠖成虫羽化始盛期诱捕成虫,显著减少下代卵量以减免化学防治。具有无污染,符合病虫绿色防控原则,符合标准生态茶园的建设要求,操作便捷,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选择植物或空气的茶尺蠖成虫的数量。 图2为茶尺蠖成虫诱捕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专利技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为探讨茶园生态系中植物气味对茶尺蠖成虫行为的影响,遂以茶园群落中7种常见植物新鲜嫩梢为味源,设1.5、5.0、7.5、10.0、15.0、20.0和30.0g剂量,洁净空气为CK1,用Y型嗅觉仪对茶尺蠖成虫进行的剂量反应结果参见图1。图中■选择植物的成虫数,□选择洁净空气的成虫数,A薄荷,B迷迭香,C茶叶,D吸毒草,E万寿菊,F碰碰香,G薰衣草,*选择植物的成虫数与选择空气的成虫数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 试验结果分析如下①剂量为1.5g时寄主薄荷诱得的成虫数与CK1的差异显著;随着剂量增加,其诱得成虫数呈抛物线式递减;剂量为30.0g时其诱得成虫数显著小于CK1。②随着剂量的加大,寄主迷迭香、茶叶和吸毒草诱得成虫数呈抛物线式递增,剂量分别为7.5g、10.0和15.0g、以及10.0g时,三种寄主分别与CK1引诱成虫数的差异显著;当剂量再加大,三种寄主皆表现驱避效应,当剂量为30.0g时迷迭香诱得成虫数显著小于CK1。③当剂量为1.5g时,寄主万寿菊呈微弱引诱效应,当剂量再增加时则呈微弱驱避效应且驱避效应增强,当剂量为30.0g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尺蠖成虫诱捕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的步骤为:(1)选用新鲜薄荷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动态吸附法从新鲜薄荷植株气味中分离鉴定出薄荷醇、薄荷酮、芳樟醇、丁香酚、α-蒎烯、月桂烯、反-罗勒烯、胡椒酮、3-辛醇和β-波旁醇的挥发性化合物;(2)采用风洞法测定,选定对茶尺蠖成虫引诱活性最强的薄荷醇、薄荷酮、芳樟醇,分别配成浓度为10↑[-6]g/ml~10↑[-1]g/ml的味源物,按1∶0.1-15∶0.1-15的比例组配,调制成诱捕剂,浸泡干净的橡皮头12~36小时,载于诱芯;(3)选择土黄色粘板,将诱芯与土黄色粘板组成诱捕器;(4)在茶尺蠖羽化始盛期将诱捕器放入田间诱捕雌雄成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宝瑜崔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