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性高的机器人零件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3488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性高的机器人零件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滑轨处活动连接有防尘罩,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缓震装置,所述缓震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夹具装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升降架的卡槽处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升降架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升降杆远离升降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底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满足零件加工的精确度和起到安全防护的效果,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性高的机器人零件打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防护性高的机器人零件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
(
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
)
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机械零件又称机械元件是构成机械的基本元件,是组成机械和机器的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机械零件既是研究和设计各种设备中机械基础件的一门学科,也是零件和部件的泛称,表面粗糙度是反映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检验零件表面质量的主要依据;它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使用寿命和生产成本

在通常情况下,机械零件尺寸公差要求越小,机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也越小,但是它们之间又不存在固定的函数关系;在机器人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对零件进行加工;而市面上的机器人零件打磨机不能很好的满足加工的精确度和起不到安全防护的效果,实用性差

因此,设计实用性强的一种防护性高的机器人零件打磨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性高的机器人零件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滑轨处活动连接有防尘罩,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缓震装置,所述缓震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夹具装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升降架的卡槽处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升降架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升降杆远离升降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底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片

[000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缓震装置的内腔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夹具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缓冲装置内腔开设的卡槽处,所述缓震装置包括缓震装置外壳,所述缓震装置外壳内腔底面设置有缓震柱,缓震柱包括缓震弯板,所述缓震弯板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倒
L
型挤压板,所述
L
型挤压板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非牛顿流体包,通过设置缓震装置,当打磨装置启动以后,转动电机开始转动,在对零件打磨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如果不去减少震动的幅度,会大大减少零件打磨的精准度,设置了缓震装置可以大大减少震动带来的影响,缓震柱之中设置了非牛顿流体包,当机器产生小幅度震动的时候非牛顿流体包呈现液体的状态,会消除震动的产生,当打磨过程中产生大幅度震动,非牛顿流体包在力的作用下会变成固定,这时装置中的震动效果就需要环形橡胶板的来减轻

[000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缓震装置外壳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橡胶板,所述环形橡胶板的内腔处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柱,所述缓震装置外壳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波浪形弹片,所述波浪形弹片与环形橡胶板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挤压板,通过设置环
形橡胶板,可以减轻装置产生的大幅度震动,当非牛顿流体包变硬时,装置产生的震动就会被环形橡胶板消除,环形橡胶板内腔处设置了弹性橡胶柱和波浪形弹片,能进一步减轻装置的震动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夹具装置包括夹具装置底座,所述夹具装置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底部限位箱,所述底部限位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中部限位装置,底部限位箱包括底部限位箱外壳,所述底部限位箱外壳的内腔处设置有底部充气气囊,所述底部充气气囊的表面设置有底部限位挤压柱,所述底部限位挤压柱远离底部充气气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部适配柱,所述底部适配柱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力带,所述弧形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部限位块,通过设置夹具装置,可以保证零件在打磨过程之中保持稳定,提高了装置的精准度,底部限位箱外壳的内腔处设置了底部充气气囊,当零件放入夹具装置以后,底部充气气囊开始充气,气囊体积增大使得底部限位挤压柱向圆心处产生移动,从而达到对零件的限位效果,而采用气囊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形状零件的限位效果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部限位装置包括中部限位装置外壳,所述中部限位装置外壳的内腔处套设有
L
型挤压板,所述
L
型挤压板与中部限位装置外壳内腔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弓形弹片,所述
L
型挤压板与中部限位装置外壳外表面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弹簧,中部限位装置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外壳,所述气囊外壳的内腔处套设有顶部充气气囊,所述顶部充气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贯穿气囊外壳的内腔并延伸至气囊外壳的外表面,通过设置中部限位装置,可以满足零件中部的限位效果,工作时,
L
型挤压板与零件向挤压,又通过在
L
型挤压板与中部限位装置外壳内腔的相对面之间设置弓形弹片,使得不再局限于对规整形状的零件进行限位,顶部充气气囊的设置进一步的保证了零件在打磨过程中的稳定效果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09]1、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缓震装置,当打磨装置启动以后,转动电机开始转动,在对零件打磨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如果不去减少震动的幅度,会大大减少零件打磨的精准度,设置了缓震装置可以大大减少震动带来的影响,缓震柱之中设置了非牛顿流体包,当机器产生小幅度震动的时候非牛顿流体包呈现液体的状态,会消除震动的产生,当打磨过程中产生大幅度震动,非牛顿流体包在力的作用下会变成固定,这时装置中的震动效果就需要环形橡胶板的来减轻

[0010]2、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环形橡胶板,可以减轻装置产生的大幅度震动,当非牛顿流体包变硬时,装置产生的震动就会被环形橡胶板消除,环形橡胶板内腔处设置了弹性橡胶柱和波浪形弹片,能进一步减轻装置的震动

[0011]3、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具装置,可以保证零件在打磨过程之中保持稳定,提高了装置的精准度,底部限位箱外壳的内腔处设置了底部充气气囊,当零件放入夹具装置以后,底部充气气囊开始充气,气囊体积增大使得底部限位挤压柱向圆心处产生移动,从而达到对零件的限位效果,而采用气囊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形状零件的限位效果

[0012]4、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中部限位装置,可以满足零件中部的限位效果,工作时,
L
型挤压板与零件向挤压,又通过在
L
型挤压板与中部限位装置外壳内腔的相对面之间设置弓形弹片,使得不再局限于对规整形状的零件进行限位,顶部充气气囊的设置进一步的保证了
零件在打磨过程中的稳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护性高的机器人零件打磨装置,包括底座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1)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
(2)
,所述底座
(1)
上表面的滑轨
(2)
处活动连接有防尘罩
(3)
,所述底座
(1)
的上表面设置有缓震装置
(4)
,所述缓震装置
(4)
的上表面设置有夹具装置
(5)
,所述底座
(1)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架
(6)
,所述升降架
(6)
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升降架
(6)
的卡槽处活动连接有升降杆
(7)
,所述升降杆
(7)
与升降架
(6)
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限位杆
(8)
,所述升降杆
(7)
远离升降架
(6)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
(9)
,所述转动电机
(9)
的底面设置有转动轴
(10)
,所述转动轴
(10)
与转动电机
(9)
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转动轴
(10)
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片
(1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性高的机器人零件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装置
(4)
的内腔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夹具装置
(5)
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缓冲装置
(4)
内腔开设的卡槽处,所述缓震装置
(4)
包括缓震装置外壳
(41)
,所述缓震装置外壳
(41)
内腔底面设置有缓震柱
(4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性高的机器人零件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柱
(42)
包括缓震弯板
(421)
,所述缓震弯板
(421)
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422)
,所述支撑板
(422)
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倒
L
型挤压板
(423)
,所述倒
L
型挤压板
(423)
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非牛顿流体包
(424)。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性高的机器人零件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装置外壳
(41)
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橡胶板
(43)
,所述环形橡胶板
(43)
的内腔处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柱
(44)
,所述缓震装置外壳
(41)
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波浪形弹片
(45)
,所述波浪形弹片
(45)
与环形橡胶板
(4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井平徐爱秋袁健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聚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