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驾驶室制热控制方法、装置、制热系统和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
,特别是一种驾驶室制热控制方法
、
装置
、
制热系统和存储介质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排放标准的不断提升,降低燃油消耗,进而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是企业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0003]随着电池能量密度
、
电控技术
、
机电匹配传动技术的不断成熟,绿色环保
、
节能减排
、
质量可靠
、
维护简易的电驱动工程机械更加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发展电驱动工程机械对能源动力转化
、
国际化竞争
、
产品转型升级以及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0004]在电动汽车技术的支撑下,电动化工程机械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然而,工程机械在结构形式
、
工况类型以及作业环境等方面与汽车存在显著差异,且电动工程机械同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驾驶室制热系统,包括:电制热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电加热为驾驶室制热;冷却液制热单元,被配置为利用车辆冷却液吸收的废热为所述驾驶室制热;和液压油制热单元,被配置为利用液压油吸收的废热为所述驾驶室制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驾驶室的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电制热单元
、
所述冷却液制热单元和所述液压油制热单元的温度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温度信息,基于预定策略确定对所述驾驶室的制热模式,所述制热模式包括电制热模式
、
废热制热模式
、
以及电与废热混合制热模式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液压油制热单元包括液压油输送机构,和液压油散热芯体,其中,所述液压油传输机构位于液压系统与所述液压油散热芯体之间,被配置为将所述液压系统的液压油输送至所述液压油散热芯体,并将经所述液压油散热芯体换热后的所述液压油输送回所述液压系统;所述液压油散热芯体位于所述驾驶室区域,被配置为利用所述液压油的热量为所述驾驶室制热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液压油制热单元还包括液压油开关电磁阀,位于所述液压油传输机构的将液压系统的液压油输送至所述液压油散热芯体的线路上,被配置为控制液压油输送至所述液压油散热芯体的线路的通断
。6.
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冷却液制热单元包括冷却液输送机构,和冷却液散热芯体,其中,所述冷却液传输机构位于电驱动冷却系统与所述冷却液散热芯体之间,被配置为将电驱动冷却系统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冷却液散热芯体,并将经所述冷却液散热芯体换热后的所述冷却液输送回所述电驱动冷却系统;所述冷却液散热芯体位于所述驾驶室区域,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冷却液的热量为所述驾驶室制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冷却液制热单元还包括冷却液开关电磁阀,位于所述冷却液传输机构的将电驱动冷却系统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冷却液散热芯体的线路上,被配置为控制冷却液输送至所述冷却液散热芯体的线路的通断
。8.
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液压油制热单元
、
冷却液制热单元和所述电制热单元的换热设备沿所述驾驶室的出风线路依次设置,其中,所述电制热单元的换热设备与所述驾驶室的出风口的距离,小于所述冷却液制热单元的换热设备与所述驾驶室的出风口的距离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液压油制热单元的液压油散热芯体的第一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液压油制热单元连接的液压系统的第二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冷却液制热单元的冷却液散热芯体的第三温度;第四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冷却液制热单元连接的电动冷却系统的第四温
度;第五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电制热单元的第五温度;和第六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驾驶室内的第六温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一温度或所述第四温度中至少一项大于所述第五温度,且所述第二温度或所述第三温度中至少一项大于等于所述第六温度,且所述第六温度处于上升状态的情况下,确定采用所述废热制热模式;在所述第二温度或第三温度中至少一项大于所述第六温度,且所述第六温度处于不变或下降状态的情况下,确定采用所述电与废热混合制热模式;在驾驶员触发取暖需求的情况下,确定采用所述电制热模式,其中,所述废热制热模式
、
所述电与废热混合制热模式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电制热模式;在所述废热制热模式下,若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小于所述第六温度
、
且所述第四温度小于所述第六温度
、
且所述第六温度处于下降状态,则切换至所述电与废热混合制热模式;或在所述电与废热混合制热模式下,若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或所述第四温度中的至少一项大于等于所述第六温度,且所述第六温度小于等于预定制热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切换至所述废热制热模式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确定从电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废热制热模式的情况下,若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六温度,且所述第二温度处于上升状态,则触发所述液压油制热单元运行,否则确定所述液压油制热单元处于关闭状态;若确定所述第三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六温度,且所述第三温度处于上升状态,则触发所述冷却液制热单元运行,否则确定所述冷却液制热单元处于关闭状态;在所述液压油制热单元或所述冷却液制热单元中的至少一项开启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电制热单元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电制热模式下,监测所述第六温度;若确定所述第六温度在预定第一时间长度内温度增加小于预定第一阈值,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亮,董玉忠,何广凯,王馨宇,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