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218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KOH溶液吸附二氧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
KOH
溶液吸附二氧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直接原因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进步,人类对于化石能源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这直接导致了
CO2过量排放

然而在短期内人类不可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如何降低大气中过量存在的
CO2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CO2的捕集与封存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减排技术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二氧化碳的吸附材料主要包括多孔碳

金属有机骨架和沸石分子筛等

其中多孔碳由于其可调的孔径结构,高比表面积,热稳定性,回收简单,吸附动力学快和低能耗下再生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分离材料

近年来,多孔碳作为一种环保,易再生,合成简单的多孔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多孔碳的优良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丰富的多孔结构,制备条件不同使得多孔活性炭孔道结构具有可调性

[0003]但是常见的吸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当使用时间久了之后,吸附材料的表面就会积累较多的灰尘,极易滋生杂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
KOH
溶液吸附二氧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减少杂菌的滋生;同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实现了节能环保

[0005]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
称取原料:称取玉米秸秆
100

120
重量份
、KOH
固体粉末
10

12
重量份

水溶性维生素粉末
50

70
重量份

抗菌剂5~
10
重量份

粘接剂
40

50
重量份和纯净水
20

30
重量份;
[0007]S2、
配制
KOH
水溶液;
[0008]S3、
将步骤
S1
中称取的玉米秸秆粉碎,加入称取的粘结剂和步骤
S2
中制备得到的
KOH
水溶液,制成初始吸附料条,并烘干备用;
[0009]S4、
对步骤
S3
中制得的初始吸附料条进行高温碳化,得到未活化的吸附二氧化碳料条;
[0010]S5、
制备抗菌溶液;
[0011]S6、
将步骤
S4
中得到的二氧化碳料条用酸性溶液中和,再用水洗涤直至
pH
=6~7,高温干燥后冷却,即得吸附二氧化碳材料;
[0012]S7、
将步骤
S5
中制得的抗菌溶液喷洒在吸附二氧化碳材料的外表面,以制备
KOH
溶液吸附二氧化碳材料

[0013]所述抗菌剂选用海因酸

胍基乙酸内酰胺

乙酸胍或二甲双胍

[0014]所述粘接剂为沥青质量分数
≥50
%的高温煤焦油

[0015]所述水溶性维生素粉末为叶酸和烟酸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0016]所述玉米秸秆粉碎至粒径
100
μ
m
以下,以农业废弃玉米秸秆为原料,原料来源广泛且成本低

[0017]所述
KOH
水溶液的配置方法为:取步骤
S1
中称取的
KOH
固体粉末和水溶性维生素粉末加纯净水配制得到
KOH
水溶液

[0018]所述烘干温度为
50

60℃
,干燥时间为
30min。
[0019]所述高温碳化的温度为
600

900℃
,碳化时间为1~
3h。
[0020]所述抗菌溶液的制备方法为:按照抗菌剂:纯净水=
1:15
的比例配置成抗菌溶液,从而使得制得的吸附二氧化碳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滋生杂菌

[0021]所述酸性溶液采用盐酸

硫酸或乙酸

[0022]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3](1)
本专利技术在制备吸附二氧化碳材料的内部添加了抗菌剂:海因酸

胍基乙酸内酰胺

乙酸胍或二甲双胍,从而使得制得的吸附二氧化碳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滋生杂菌,且时间长了也不会发生腐蚀损坏,从而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吸附二氧化碳材料的整体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杂菌的减少也增加了排放气体中的安全无菌性,从而使得整个制备方法制得的吸附二氧化碳材料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更加绿色环保安全;
[0024](2)
以农业废弃玉米秸秆为原料,原料来源广泛且成本低,由此利用该方法制备吸附二氧化碳的玉米秸秆基多孔碳材料,不仅对生产生活中被认为是废弃物的玉米秸秆进行回收利用,还可以避免通常对玉米秸秆进行焚烧处理而产生的大气污染,同时降低了制备吸附二氧化碳的玉米秸秆基多孔碳材料的成本,提高了本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的经济环保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
称取原料,称取玉米秸秆
100

120
重量份
、KOH
固体粉末
10

12
重量份

水溶性维生素粉末
50

70
重量份

抗菌剂5~
10
重量份

粘接剂
40

50
重量份和纯净水
20

30
重量份;其中,抗菌剂选用海因酸

胍基乙酸内酰胺

乙酸胍或二甲双胍;粘接剂为沥青质量分数
≥50
%的高温煤焦油;水溶性维生素粉末为叶酸和烟酸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0029]S2:
取步骤
S1
中称取的
KOH
固体粉末和水溶性维生素粉末加纯净水配制得到
KOH
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KOH
溶液吸附二氧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称取原料:称取玉米秸秆
100

120
重量份
、KOH
固体粉末
10

12
重量份

水溶性维生素粉末
50

70
重量份

抗菌剂5~
10
重量份

粘接剂
40

50
重量份和纯净水
20

30
重量份;
S2、
配制
KOH
水溶液;
S3、
将步骤
S1
中称取的玉米秸秆粉碎,加入称取的粘结剂和步骤
S2
中制备得到的
KOH
水溶液,制成初始吸附料条,并烘干备用;
S4、
对步骤
S3
中制得的初始吸附料条进行高温碳化,得到未活化的吸附二氧化碳料条;
S5、
制备抗菌溶液;
S6、
将步骤
S4
中得到的二氧化碳料条用酸性溶液中和,再用水洗涤直至
pH
=6~7,高温干燥后冷却,即得吸附二氧化碳材料;
S7、
将步骤
S5
中制得的抗菌溶液喷洒在吸附二氧化碳材料的外表面,以制备
KOH
溶液吸附二氧化碳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KOH
溶液吸附二氧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选用海因酸

胍基乙酸内酰胺

乙酸胍或二甲双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亮杜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