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带三角腔的跨频段双频双极化复用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带三角腔的跨频段双频双极化复用天线
。
技术介绍
[0002]在无线通讯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常常会面临复杂多样的电磁环境
。
通讯信号在空间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被植物
、
楼房以及车辆等物体遮挡的现象,经过多次反射折射后会产生多径效应,导致信号衰落
。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抗衰落能力,可以采用多种分集技术来降低误码率,其中常用的分集方法之一是极化分集技术,同时利用极化正交信号进行传输可以实现多个独立信道,从而减少多径效应造成的损耗,最大限度地恢复初始信号,确保通信系统的有效性
。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双极化天线往往要能够同时工作在多个不同的频带,具有双频双极化特性的天线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
。
[0003]为实现双频带特性,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不同的布置方式将微波天线和毫米波天线组合在一起,例如将工作在不同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微带三角腔的跨频段双频双极化复用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介质板
、
粘合层
、
金属地板和第一介质板,第一介质板的上表面印刷有四个共辐射体结构,第二介质板的下表面印刷有若干条毫米波馈电线和微波馈电线;所述四个共辐射体结构分别为第一共辐射体结构
、
第二共辐射体结构
、
第三共辐射体结构和第四共辐射体结构;其中,第一共辐射体结构设置于第一介质板中心的正
X
轴和正
Y
轴方向;第一共辐射体结构包括沿
Y
轴方向延伸且平行并排设置的两个矩形金属贴片,以及沿
X
轴方向延伸且连接于两个矩形金属贴片之间的两个连接微带线;所述第二共辐射体结构
、
第三共辐射体和第四共辐射体分别由第一共辐射体结构绕第一介质板的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
、180
°
和
270
°
得到;在每个共辐射体结构中,两个矩形金属贴片靠近第一介质板中心的一端分别通过多个短路柱与金属地板连接,两个矩形金属贴片远离第一介质板中心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馈电探针连接至第二介质板下表面的毫米波馈电线,使得每个矩形金属贴片上形成一个三角腔体子阵列;每个三角腔体子阵列边缘的其中两个最小电场处分别连接一个连接微带线,每个连接微带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三角腔体子阵列的相对侧边的最小电场处,两个连接微带线之间间隔一个完整的三角腔,其中,靠近第一介质板中心的连接微带线的中部通过第二馈电探针连接至第二介质板下表面的微波馈电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带三角腔的跨频段双频双极化复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板的下表面印刷有八条毫米波馈电线;所述八条毫米波馈电线与四个共辐射体结构中的八个矩形金属贴片一一对应,每条毫米波馈电线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馈电探针与对应的矩形金属贴片连接,用于在毫米波段向矩形金属贴片馈电;其中,连接于同一个共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治红,陈书樵,聂娜,陈明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