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实现矿井、地下军事设施、人防隧道等地下设施在常用通信方式无法使用的条件下,通过信息发送装置 的机械方式或人工方式敲击地下已有的(或专门预置的)刚性管道、通风管道、运输铁轨等 刚性介质,产生声脉冲信号,声脉冲信号通过刚性介质传输到地面,地面使用专用的信息接 收装置检测分析声脉冲信号并还原出发送方发送的信息,以建立地下到地面的通信。地下 也有地面的信息接收装置,地面也有地下的信息发送装置,将地下和地面的通信方式互换, 能够实现地上与地下之间的双向通信。本专利技术可以为地下设施发生灾难实施营救时的通信 保障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设施中地下与地面之间的最低限度通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 矿井、地下军事设施、人防隧道等地下设施的地下深度能够达到几百米,例如我国大型煤 矿、朝鲜和伊朗的核设施都在地下400多米。以矿井为例,国家发改委对国内煤矿开采深度 的统计显示,大中型煤矿平均开采深度456米。矿井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工作环境恶劣, 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有爆炸危险的一氧化碳、瓦斯及煤尘等空气混合体,事故隐患极大,严 重威胁井下人员的生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地下营救时地下与地面进行声通信的方法,其特征是:发信端通过键控便携式发信机(或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控制铁锤按编码规则敲击地下设施已有的(或专用的)刚性管道、通风管道、运输铁轨等刚性介质以产生声脉冲信号;根据声脉冲的个数和声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表示的不同的敲击方式表示数字信息“0”、“1”,不同位数的“0”“1”组合,表示大量不同的编码信息;敲击所产生的声脉冲信号以地下设施已有(或专用)的刚性管道、通风管道、运输铁轨等刚性介质为信道传输,收信端通过带封闭罩的高灵敏度拾音器获取声脉冲信号,并对该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中央处理单元对采样得到的数字信号采用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声脉冲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