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化污染水质河流的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泥沙大流速水体的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生态浮床,又称为人工生物浮床、无土栽培浮床、生物浮岛等,是指将植物种植于 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利用植物根系吸收水体中污染物质,同时植物根系附着的微生物降解 水体中污染物,从而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截至目前,生 态浮床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项重要的水质修复技术,并已成功地应用在许多湖泊、 河流的生态修复、生态整治工程中。生态浮床技术已成为河湖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与净化 处理中常用的原位处理技术。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南水北调”,“引江济太”等大型工程需要从长江,黄河等高 泥沙含量的河流中调水。例如引江济太工程中,太湖水体本身氮磷的含量就较高,尤其无锡 段水质恶化严重,曾多次发生“水华”,蓝藻爆发等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而长江水中本身氮 磷含量也较高,且连接长江和太湖的主要河流如望虞河,其某些支流的氮磷含量甚至严重 超标,如此这样的水流入太湖,反而会加重太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而长江水中的高含量泥沙 也会对太湖带来新的生态问题,加重太湖治理的难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高泥沙大流速水体的生态浮床,由两个浮床单元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单元(1)包括浮床固定杆(5)、空心PVC管(19)、消浪排(20)和纱网(22),所述浮床固定杆(5)将若干根空心PVC管(19)水平排列固定形成浮排,浮排两端下方分别设有消浪排(20),浮排下方悬挂设有内部包裹含有短管填料(12)的纱网(22),所述纱网(22)位于消浪排(20)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侯俊,彭志诚,王沛芳,钱进,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