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炉底管的吹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091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炉底管的吹灰装置,炉底管布置在锅炉的水平烟道中并位于锅炉受热面的下方,水平烟道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炉底管在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弯曲形成弯管让管孔,所述吹灰装置包括喷汽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炉底管的吹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吹灰
,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炉底管的吹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图1是现有的炉底管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站燃煤锅炉中的炉底管1布置设置在锅炉的水平烟道2中且位于锅炉受热面的下方,用于输运介质水,炉底管1之间采用连接件4进行固定,炉底管1之间的距离为
20mm

50mm。
锅炉运行时炉底管1区域会堆积大量灰,容易导致该区域堆积过度灰坍塌影响锅炉正常燃烧运行,同时也影响炉底管1区域的换热

现有的解决方式为采用高压蒸汽垂直吹向炉底管1,在水平烟道2中从下往上垂直吹炉底管1的底部,利用高压蒸汽的高速射流将附着在炉底管1上的灰颗粒吹走,该吹扫方法中高压蒸汽往往一直喷射在炉底管1的同一个位置,会吹损炉底管
1。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炉炉底管的吹灰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锅炉炉底管在吹灰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炉炉底管的吹灰装置,所述炉底管布置在锅炉的水平烟道中并位于锅炉受热面的下方,所述水平烟道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炉底管在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弯曲形成弯管让管孔,所述吹灰装置包括喷汽管道

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

[0005]所述喷汽管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弯管让管孔延伸至所述炉底管的上部区域与所述锅炉受热面之间,所述喷汽管道的第一端设置有沿平行于所述炉底管的轴向开口的喷嘴;所述喷汽管道的第二端在所述水平烟道的外部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并通过蒸汽阀门连通至高压蒸汽源,所述驱动组件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喷汽管道
360
°
旋转

[0006]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蒸汽阀门电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的旋转驱动以及所述蒸汽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0007]优选地,所述吹灰装置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水平烟道的外壁上,用于密封所述喷汽管道和所述通孔的装配间隙

[0008]优选地,所述喷汽管道为刚性喷汽管道

[0009]优选地,所述喷嘴在沿平行于所述炉底管的轴向方向上喷射高压蒸汽的最大喷射角度为
30
°

45
°

[0010]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所述喷汽管道连接至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控制组件之间通过控制线缆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炉底管的吹灰装置,所述吹灰装置包括喷汽管道

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先在炉底管所在的水平烟道的侧壁上开设通孔,在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将该部分的炉底管弯曲形成弯管让管孔,喷汽管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弯管让管孔延伸至炉底管的上部区域与锅炉受热面之间使得连接在喷汽管道上的喷嘴能够沿平行于
炉底管的轴向方向吹扫,且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能够使得喷嘴
360
°
旋转吹扫,对于炉底管的底部,喷嘴可在炉底管的底部沿着炉底管的轴向方向喷射高压蒸汽,以吹扫炉底管的底部上的微量积灰

[0012]相比于现有的吹扫方式,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吹灰装置进行吹扫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喷嘴喷射的高压蒸汽沿着所述炉底管的的轴向方向散开吹扫且所述喷嘴能够
360
°
旋转吹扫,增加吹扫面积的同时避免了所述喷嘴喷射的高压蒸汽集中喷射炉底管上的同一个位置,既能够对炉底管进行吹扫,又能够减少高压蒸汽对炉底管的冲击力,减少炉底管出现损坏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的炉底管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底管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吹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

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0017]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
/
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底管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吹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和图3,所述炉底管1布置在锅炉的水平烟道2中并位于锅炉受热面3的下方,所述水平烟道2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
21
,所述炉底管1在对应所述通孔
21
的位置弯曲形成弯管让管孔
11
,所述吹灰装置5包括喷汽管道
51、
驱动组件
52
和控制组件
53。
[0019]所述喷汽管道
51
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
21
和所述弯管让管孔
11
延伸至所述炉底管1的上部区域与所述锅炉受热面3之间,所述喷汽管道
51
的第一端设置有沿平行于所述炉底管1的轴向开口的喷嘴
54
;所述喷汽管道
51
的第二端在所述水平烟道2的外部与所述驱动组件
52
连接并通过蒸汽阀门连通至高压蒸汽源,所述驱动组件
52
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喷汽管道
51360
°
旋转

[0020]所述控制组件
53
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
52
和所述蒸汽阀门电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
52
的旋转驱动以及所述蒸汽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0021]具体地,参阅图2和图3,先在炉底管1所在的水平烟道2的侧壁上开设通孔
21
,在对应所述通孔
21
的位置将该部分的炉底管1弯曲形成弯管让管孔
11
,喷汽管道
51
穿过通孔
21
和弯管让管孔
11
延伸至炉底管1的上部区域与锅炉受热面3之间使得连接在喷汽管道
51
上的喷嘴
54
能够沿平行于炉底管1的轴向方向吹扫,且驱动组件
52
和控制组件
53
能够使得喷嘴
54
实现
360
°
旋转吹扫

对于炉底管1的底部,喷嘴
54
可在炉底管1的底部沿着炉底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锅炉炉底管的吹灰装置,所述炉底管
(1)
布置在锅炉的水平烟道
(2)
中并位于锅炉受热面
(3)
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烟道
(2)
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
(21)
,所述炉底管
(1)
在对应所述通孔
(21)
的位置弯曲形成弯管让管孔
(11)
,所述吹灰装置
(5)
包括喷汽管道
(51)、
驱动组件
(52)
和控制组件
(53)
;所述喷汽管道
(51)
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
(21)
和所述弯管让管孔
(11)
延伸至所述炉底管
(1)
的上部区域与所述锅炉受热面
(3)
之间,所述喷汽管道
(51)
的第一端设置有沿平行于所述炉底管
(1)
的轴向开口的喷嘴
(54)
;所述喷汽管道
(51)
的第二端在所述水平烟道
(2)
的外部与所述驱动组件
(52)
连接并通过蒸汽阀门连通至高压蒸汽源,所述驱动组件
(52)
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喷汽管道
(51)3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绍秋周洪罗伟王增慧肖卫东刘军孙端凯黄建曾兴文付强蓝苹瑕唐黎蔡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习水鼎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