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及其发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0847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发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及其发泡方法,包括:发泡箱,呈矩形结构,在箱底连通有进料管,朝发泡箱内输送聚氨酯发泡料液;分隔板,呈矩形板状结构,底部固定连接在发泡箱内底面,在发泡箱内分隔板竖立的等间距布置有若干个,均分发泡箱内部形成若干个发泡型腔,每个发泡型腔的底部均设置有进料管;加热结构;快取结构;均流孔,开设在每一个所述分隔板的底部边沿,均流孔连通各个发泡型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及其发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发泡
,具体为一种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及其发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泡沫是以异氰酸酯和聚醚为主要原料,在发泡剂

催化剂

阻燃剂等多种助剂的作用下,通过专用设备混合,发泡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其中的聚氨酯硬泡是一种具有保温与防水功能的新型合成材料,其导热系数低,相当于挤塑板的一半,是所有保温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

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板主要应用在建筑物外墙保温,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

冷库保温隔热

管道保温材料

建筑板材

冷藏车及冷库隔热材等

[0003]在聚氨酯发泡保温板生产过程中,一般先大块发泡,然后对整块发泡板进行表面切割修整,然后分割制作成一块块需要尺寸的片板

过程中需要使用多个设备,需要经过转运物料等流程,人力物力操作过程多,效率低下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及其发泡方法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包括:发泡箱,呈矩形结构,在箱底连通有进料管,朝发泡箱内输送聚氨酯发泡料液;分隔板,呈矩形板状结构,底部固定连接在发泡箱内底面,在发泡箱内分隔板竖立的等间距布置有若干个,均分发泡箱内部形成若干个发泡型腔,每个发泡型腔的底部均设置有进料管;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分隔板内的加热板,加热板内布置加热电阻丝,在加热板外部套接不锈钢制的接触壳,接触壳内部间隔加热板,形成加热腔,加热腔内填充形成水液层,在加热腔内壁还通过胶木阻隔热量外导,让接触壳表面具有
35℃

45℃
的温度,加热让发泡型腔内聚氨酯发泡料液的进行膨胀成型;快取结构,在水液层内活动有浮球,在加热水流中碰撞分隔板内部,振击板体来降低聚氨酯发泡保温板表面与接触壳表面的粘连;均流孔,开设在每一个所述分隔板的底部边沿,所述均流孔连通各个发泡型腔,让发泡型腔内的聚氨酯发泡料液在重力下均等布置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水液层内的水液为蒸馏水,水液最高面不接触分隔板内顶部面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接触壳的顶部可拆式铰接安装有密封盖,在密封盖的底部中心胶接有第一隔热橡胶垫,所述接触壳内底部中心对称第一隔热橡胶垫固定镶嵌有第二隔热橡胶垫,所述第一隔热橡胶垫和第二隔
热橡胶垫均设置为匚型结构,且匚型口相对布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板上下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隔热橡胶垫和第二隔热橡胶垫的匚型口内,镶嵌卡接固定在接触壳中部位置,所述加热电阻丝底部的电源线穿过第二隔热橡胶垫中部开设的线孔,延伸向外接电,加热板两侧间隔接触壳内壁,且加热板的上下两端隔热接触密封盖和接触壳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胶木分别胶接在密封盖和接触壳的内壁上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胶木和加热板之间的间距不超过浮球的球直径两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浮球设置为中空的不锈钢球,在内部形成球形空腔,且在空腔上开设至少两个直径小于空腔内直径的通孔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均流孔设置在接触壳的边沿上,均流孔的直径不超过
5cm
;所述发泡箱的一侧铰接有密封门,各个所述均流孔均一侧开口朝向密封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料管的管体不突出发泡箱的内底部板面,且在进料管的管口处安装有电动截止阀

[0015]10.
一种聚氨酯保温板的发泡方法,该发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进料,外部的发泡机通过进料管朝向发泡箱进行聚氨酯发泡料液的喷输,各个发泡型腔通过均流孔均匀填充同等质量的聚氨酯发泡料液在腔内;
S2、
加热发泡,分隔板内加热电阻丝工作,热量依次通过水液层

胶木来导热在接触壳上,让接触壳表面具有
35℃

45℃
的温度,稳定让腔内的聚氨酯发泡料液进行膨胀成型;
S3、
振击,水液层在加热下沸腾,让开水内的浮球无序活动,各个浮球在开水内浮动碰撞振击胶木,振击板体来降低聚氨酯发泡保温板表面与接触壳表面的粘连,改善表面之间粘连接触问题;
S4、
取出,打开发泡箱的密封门,取出箱内发泡好的产品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
该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在发泡箱内布置分隔板,均分发泡箱内部形成若干个发泡型腔,在多个发泡型腔内能够连续同步的制成生产所需要的聚氨酯发泡保温板若干个,节省现有生产的一些操作流程,高效加工出聚氨酯发泡保温板;
2、
该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在分隔板内进行设置稳定加热的结构,让外表面稳定在
35℃

45℃
的适宜温度,加热让发泡型腔内聚氨酯发泡料液的进行膨胀成型;同时,内部无序运动在开水内的不锈钢浮球在分隔板内形成振击,降低了聚氨酯发泡保温板表面的粘连,改善发泡表面之间粘连接触问题,便于聚氨酯发泡保温板表面后续的取出,以及发泡箱内发泡残渣的清理;
3、
该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分隔板底部边沿上设置均流孔,让发泡型腔内的聚氨酯发泡料液在重力下均等布置,避免产品发泡后参差不齐,且密封门朝向均流孔,打开密封门能够取出箱内发泡好的产品,且可以直接清理掉均流孔内的残渣,用于下次的发泡工
作进行均流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开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分隔板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分隔板的侧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
A
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
B
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浮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浮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1、
发泡箱;
2、
进料管;
3、
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泡箱(1),呈矩形结构,在箱底连通有进料管(2),朝发泡箱(1)内输送聚氨酯发泡料液;分隔板(4),呈矩形板状结构,底部固定连接在发泡箱(1)内底面,在发泡箱(1)内分隔板(4)竖立的等间距布置有若干个,均分发泡箱(1)内部形成若干个发泡型腔(5),每个发泡型腔(5)的底部均设置有进料管(2);加热结构(7),包括设置在分隔板(4)内的加热板(
701
),加热板(
701
)内布置加热电阻丝(
702
),在加热板(
701
)外部套接不锈钢制的接触壳(
703
),接触壳(
703
)内部间隔加热板(
701
),形成加热腔(
705
),加热腔(
705
)内填充形成水液层(
709
),在加热腔(
705
)内壁还通过胶木(
7010
)阻隔热量外导,让接触壳(
703
)表面具有
35℃

45℃
的温度,加热让发泡型腔(5)内聚氨酯发泡料液的进行膨胀成型;快取结构(8),在水液层(
709
)内活动有浮球(
801
),在加热水流中碰撞分隔板(4)内部,振击板体来降低聚氨酯发泡保温板表面与接触壳(
703
)表面的粘连;均流孔(6),开设在每一个所述分隔板(4)的底部边沿,所述均流孔(6)连通各个发泡型腔(5),让发泡型腔(5)内的聚氨酯发泡料液在重力下均等布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液层(
709
)内的水液为蒸馏水,水液最高面不接触分隔板(4)内顶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壳(
703
)的顶部可拆式铰接安装有密封盖(
704
),在密封盖(
704
)的底部中心胶接有第一隔热橡胶垫(
706
),所述接触壳(
703
)内底部中心对称第一隔热橡胶垫(
706
)固定镶嵌有第二隔热橡胶垫(
707
),所述第一隔热橡胶垫(
706
)和第二隔热橡胶垫(
707
)均设置为匚型结构,且匚型口相对布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保温板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
701
)上下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隔热橡胶垫(
706
)和第二隔热橡胶垫(
707
)的匚型口内,镶嵌卡接固定在接触壳(
703
)中部位置,所述加热电阻丝(
702
)底部的电源线穿过第二隔热橡胶垫(
707
)中部开设的线孔(
7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宏王黎林楚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中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